BEAUTY潮流髮型
從髮髻到女神風,穿越一百年的台灣髮型演變史
by Chiao Hung-更新

Edit/Chiao Photo/卓冠髮品
羽毛剪、離子燙都是紅極一時的髮型,也許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會覺得不夠流行,但時尚本來就是隨著當下的文化演變,回顧過去的台灣的百年髮型史,跟著感受當時的社會氛圍。
1910日治時期-婉約髮髻
1910年代的日據時期受日本殖民影響,台灣女性禁止纏足,
髮型也以髮髻為主流,呈現樸實婉約氣質。
1920年代-瀏海短髮
台灣茶葉經濟蓬勃,社會漸漸受西化風氣影響。
上流社會女性流行不梳髮髻剪短髮,並留有弧度瀏海造型,呈現清純摩登風格。
1930年代-捲俏短髮
引進西方熱燙技術,開始流行波紋顯著的S型捲度及小捲度的紋理,
可從台灣女性髮型上看到手推波捲度造型,呈現時髦捲俏風情。
1940年代-波浪大捲
抗戰結束後,開始受到美國文化影響,
在髮型上流行有層次的剪裁,搭配大波浪捲度的燙髮,呈現女性魅力特質。
1950年代-圓澎造型
進入戒嚴時期,民風轉為保守,
髮型多為中長髮搭配中捲度紋理的圓蓬型,這時也悄悄流行起影歌星文化。
1960年代-阿哥哥風
髮型造型上出現逆刮技巧,時髦女性會將髮型逆刮梳澎呈現阿哥哥風潮與獅子頭,
開始流行不對稱剪裁,透過左右兩邊不等長營造不平衡美感,並與高層次創造柔美線條,
而且此時電視開播,讓時尚資訊取得更便利快速。
1970年代-玉女髮型
開始出現黑人頭捲度、香菇頭、羽毛剪,
但在此時最受歡迎的是「玉女髮型」,
訴求無論短髮、長髮均以無瀏海與層次,以自然鬆度造型呈現女性特質。
1980年代-半屏山瀏海
出現高層次性感長捲髮的法拉頭、龐克頭與各式花式燙髮技術,
而台灣開始出現高角度半屏山瀏海。
1990年代-羽毛剪
台灣歌手開始席捲華語流行樂壇,女性造型受歌手造型影響開始羽毛剪,
流行高層次剪裁並在髮尾處打薄,創造如同羽毛般的視覺及觸感。
2000年-離子燙
台灣新一代歌手開始發展,偶像崇拜風氣盛行,
千禧年開始流行離子燙,是台灣時尚界整體造型的重要話題。
2010年至今-女神風
受日韓與西方文化影響深遠,台灣女性在短髮、長髮造型上選擇更為多元,
而主流時尚髮型多為浪漫唯美是很多女藝人與名媛的首選。
2分鐘看完台灣百年髮型演變:
免責聲明:肌膚保養品使用後狀況會依個人使用方法及肌膚狀況而有所不同,並請配合正確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