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美麗保養

為什麼會長肉芽?醫分析粟粒腫、扁平疣、皮贅的不同,如何消除這樣做

一般所謂的肉芽,就是突起的小瘜肉。而在臉上與身上的肉芽診斷不同,治療方式也有差異,需要先一步釐清。看看你是粟粒腫、扁平疣、皮贅或是屬於皮腺增生。

Edit/Rice text/陳建名 PHOTO/unsplash.com

為什麼會長肉芽?醫分析粟粒腫、扁平疣、皮贅的不同,如何消除這樣做

臉上的「肉芽」到底是什麼?

陳建名:較常見的病灶,依其部位、外觀等可概分成:

■汗管瘤:最常見,多在眼睛下呈現一顆顆約1-3mm白色突起物,女性比男性多,有家族遺傳的傾向,從青春期後甚至成年後才出現。

■皮脂腺增生:一般有家族遺傳傾向,特別合併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人更多見,隨著年紀增長會緩慢增加,呈黃白色如白頭粉刺的外觀,大小約1-3mm不等。

■粟粒腫:大約1mm左右的白色圓狀突起物,我都會戲稱其為較大顆的白頭粉刺,主要是因為毛囊角質異常堆積而產生,常見於T字部由於過度使用乳液或油膏保養所致毛孔堵塞。

■扁平疣:主要因人類乳突狀病毒於皮膚的感染所導致,任何年紀與臉部甚至身體任何部位都可出現,早期為肉色,後期可能變黑棕色。

■皮贅:常見,軟垂疣或纖維上皮瘜肉,通常位於腋下、頸部等皮膚皺摺處,懷孕、肥胖、糖尿病、服用身心科用藥等都是可能的誘發原因。

■黑色丘疹症:約1mm左右的小圓凸起物,常見於臉頰側面,與日曬、老化有關,常與病毒疣不可區分。

其他較少見的皮膚突起就不在此次介紹的範疇。

延伸閱讀


頸部、腋下、眼皮周圍,長出的小肉芽不理會,對健康有影響嗎?

陳建名:一般常見的小肉芽對健康不會有危害,除非肉芽在3-6個月內快速變大,同時較易輕微外傷後就流血,此時就需要到皮膚科門診進一步診治,甚至施行病灶切除以確定是否為惡性的問題。

另,這邊也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與病毒疣之間的區分,與小肉芽、黑色丘疹症不易分別。由於病毒疣具有傳染性,甚至傳給小孩或感染至自身其他部位,也建議需及早處理。

該如何避免長出肉芽?

陳建名:基本上很難避免,以病毒疣而言,由於其途徑為接觸傳染,建議需養成勤洗手的習慣以免到處摸到處傳染,不僅只傳給自己其他身體部位,甚至傳給他人。

栗粒腫的成因,就需要減少油膩或粘稠性高的保養品使用。

皮贅雖與體質有關,然而其最有可能預防的原因就是肥胖,注意飲食控制與養成良好運動習慣生活作息或許都是能夠預防的方法。

黑色丘疹症,則是建議減少日光曝曬,因此,防曬乳與撐傘、寬邊帽、太陽眼鏡都是不可少的日常防護。

延伸閱讀

有沒有什麼消除肉芽方式?還會再長嗎?

陳建名:不論成因為何,除肉芽方法就是用物理熱傷害,或化學燒灼的方式來破壞病灶。物理方式就是大家較常聽到的電燒、雷射,不外乎是以熱能產生氣化病灶的破壞。

而由於雷射能十分精準的控制病灶傷口的大小,同時達到減少出血凝結的優點,恢復期短而成為處理任何皮膚突起物或俗稱的肉芽最佳的治療方式。

此外,低溫的液態氮,即俗稱的冷凍治療,其好處是在健保門診即可施行,然而,疼痛與病灶可能起水泡以似術後產生極高機會的色素沉澱期,都是其可能併隨的副作用。

化學燒灼就是在皮膚科門診常用的三氯醋酸,以酸腐蝕的方式,予以病灶點抹,病灶約1-3天會有黑痂的出現後就會自行掉落,其缺點主要是無法控制深度,甚至反黑的機會都是不可控制的因素。

會不會再復發,主要還是要看其病灶,如軟性纖維瘤,一般雷射治療後,原病灶處不易再長,但未治療處還是有機會再發。而病毒疣本身較為棘手,處理過的地方易再發之外,未處理過肉眼正常的地方也可能已被病毒感染而隨時會再犯。

延伸閱讀

免責聲明:肌膚保養品使用後狀況會依個人使用方法及肌膚狀況而有所不同,並請配合正確使用方法。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