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美麗保養

變美也要懂風險:關於醫美手術麻醉,你該知道的6件事

隨著醫美手術越來越普及,許多人在追求外貌提升時,也開始關注療程中不可或缺的「麻醉」。尤其全身麻醉是否安全、會不會有後遺症等問題,更是大家心中的疑慮。這篇 Q&A 將帶你深入了解醫美常見的麻醉方式、潛在風險以及不同族群術前該注意的事,幫助你在療程前做足準備,更安心地變美。

Text/薛博仁 Edit/Rice Photo/Getty

變美也要懂風險:關於醫美手術麻醉,你該知道的6件事

Q:醫美中常見的麻醉風險有哪些?

目前常見的麻醉方式包括口服麻醉、表面敷麻、吸入式麻醉(如笑氣)、靜脈注射麻醉(如「牛奶針」)與插管式麻醉等。

其中幾個主要風險如下:

 • 表面敷麻的風險:在進行雷射或針劑注射前,常會使用含利多卡因等成分的敷麻藥。但若塗抹太厚或敷得過久,會導致皮膚吸收過多麻醉成分,超出人體可耐受範圍,潛在風險與注射型麻醉相當。

 • 過敏反應:部分人可能對麻醉藥物過敏,可能出現紅腫、刺痛等輕微反應,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過敏性休克。若過去曾對麻藥不適,一定要事前告知醫師。

 • 全身性吸收風險: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具有吸收藥物的能力。敷麻藥的範圍越大,吸收的藥量越多,相對風險也越高。若大面積使用,可能導致的全身性吸收風險,與靜脈注射麻醉相當,不可輕忽。

Q:醫美常見的麻醉方式有哪些?

依手術時間長短與侵入程度不同,麻醉方式會有所區分,以下為常見類型:

 1. 面罩式吸入麻醉(如笑氣)

 ● 多用於短時間、侵入性低的小手術,如簡單縫合或導尿管放置。

 ● 風險低,但仍須持續監控呼吸情況。

 2. 靜脈注射麻醉(如牛奶針)

 ● 適合需時較長的手術,所使用的藥物與內視鏡檢查時相同。

 ● 可達到「舒眠麻醉」效果,讓患者在無痛狀態下完成療程。

 3. 插管式麻醉

 ● 多用於超過 2 小時的大型手術,如隆鼻、抽脂、隆乳等。

 ● 必須由麻醉科醫師執行並全程監控,確保患者生命徵象穩定。

無論採用哪種麻醉方式,只要由具資格的麻醉醫師執行,整體安全性通常都能獲得良好控管。

Q:怎麼知道自己的療程需不需要麻醉?又該選哪一種?

評估是否需要麻醉,需根據療程性質與個人狀況:

 • 對疼痛較敏感者:如音波、電波拉皮等非侵入式療程,可搭配敷麻或口服止痛藥。

 • 複合式療程:若同時進行多項療程,如電波加針劑注射,可使用肌肉注射型止痛藥,提升整體舒適度。

 • 大型或時間較長的手術:如抽脂、隆乳、鼻整形等手術時間超過 2 小時,通常建議插管麻醉,以維持穩定性與手術品質。

Q:醫美手術前後有哪些麻醉相關注意事項?

 • 術前注意事項:需禁食至少 8 小時,術前 4 小時內也應避免飲水,以防麻醉中嘔吐與誤吸,降低窒息風險。

 • 術後注意事項:若接受過全身麻醉、牛奶針或吸入式麻醉,術後 24 小時內不宜開車或飲酒,以免反應能力受影響,增加意外風險。

Q:哪些人屬於麻醉高風險族群?

以下族群接受麻醉前,應與醫師詳細討論並擬定個別化麻醉計畫:

  1. 01.  • 高齡者(特別是 75 歲以上)
  2. 02.  •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高血壓、心律不整,依 AHA 分類)
  3. 03.  • 體重過重且 BMI 大於 35(依台灣醫學會定義)
  4. 04.  • 曾有中風病史者
  5. 05.  • 有呼吸道問題(如氣喘或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6. 06.  • 下巴偏短者(可能導致氣道阻塞風險較高)

 

Q:麻醉醫師需要具備什麼資格?是否一定要是麻醉專科?

根據衛福部規定,進行高風險醫美手術(如削骨、拉皮、鼻整形、義乳植入、大範圍抽脂、腹部整形等),需符合以下條件:

 1. 手術醫師:必須具備相對應的醫師執照與資格。

 2. 全身麻醉:須由麻醉專科醫師執行,且需備有完善的設備與緊急處置措施。

 3. 99 床以下的醫院或診所:需擬定轉診後送計畫,確保突發狀況能即時處理。

然而在部分小型診所,法規對於較低風險的療程(如注射、電波拉皮等)尚無強制規範,有可能由非麻醉科醫師執行。這樣的安排雖不違法,但確實可能提高風險。因此,無論手術大小,建議仍選擇設有專業麻醉醫師的合法機構,讓整個療程過程更加安全與安心。

麻醉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視它的風險與專業需求。當您選擇一場醫美手術時,不只是選擇變美的方式,也是在選擇一個保障自身健康與安全的醫療團隊。謹慎選擇具備合法資格與分工完善的機構,是每一位追求美麗者最應該做的第一步。

延伸閱讀:

免責聲明:肌膚保養品使用後狀況會依個人使用方法及肌膚狀況而有所不同,並請配合正確使用方法。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