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視野觀察
追求恐懼的極致 !《租屋》打造社會犯罪臨場感
by 潘怡豪-更新
Photo / 七十六号原子提供
《租屋》是「七十六号原子」以恐怖驚悚為類型推出的首發作品《76号恐怖書店》當中的系列之一,該劇集改編自不帶劍的小說《恐懼罐頭》,將與其他三部短片包含《計程車》、《捉迷藏》、《飢餓》共四部短片所集結,同時訂於3/15起每周日於myVideo推出。而黃瀞怡(小薰)所主演的《租屋》正是描繪出獨自居住的女性,別以為人世間光明和平,沒有陰謀發生,但其實不一小心,就會踏入萬劫不復之地。
小心被罪惡盯上,成為受害者
社會孤立、精神和道德秩序的瓦解等或許存在社會的某一小塊,雖然日常生活觸及不易,但許多驚悚作品正要透過影像來告訴大眾,世界充滿未知,不用處處警惕,但也不可把人間視為伊甸園。
如同《租屋》故事中女主角阿蘋為了償還龐大債務,而在租屋網站找到這間隱匿又便宜的套房,連夜打包搬出。當她隻身北上來到了矗立在城中老舊國宅旁的翻新大樓,雖然幸虧前房客留下所有傢俱,讓阿蘋減少一些負擔。但漸漸地,阿蘋發覺這房子好像有點不對勁,總帶著莫名笑容的房東、隔壁詭異的房客、樓上沉重的腳步聲、半夜垂落的唾液、地上散落的毛髮,好像這房間並不只屬於她。
但支撐阿蘋活下去的力量就是她7歲的兒子,她每天和兒子視訊,騙兒子說媽媽就快回家了,可是事實上,她根本就不曉得何時才能回家。這部短短20多分鐘的短片,除了直接碰撞到居家環境、鄰居關係等課題,也進化人心的深層危機,當主角內心深處迫切尋求答案時,卻更為引發強烈的恐懼,這種恐懼、厭惡同時是身體的自然反應,也象徵當人強烈的排斥抗拒外在的危機時,其實正也引發了內在的威脅。
恐怖戲劇反映了現代人的恐懼與焦慮,甚至是對恐懼經歷的自覺追求
恐怖電影一直以來是最受歡迎,同時也是獲利最多的電影類型之一,鬼魂、鬼怪、魔鬼、殭屍、吸血鬼以各種樣貌描繪人心「恐懼」的想像。影片透過視聽結構與表層故事的發掘,揭示出深層的文化心理結構。從觀眾的角度看,透過觀影經驗引發的快感與愉悅,從而消除現實生活中所累積的負面壓力。
導演莊絢維本身就喜歡黑色類型的電影,他認為這個世界很多時候都有著中間值,不是只有黑跟白,還有灰色地帶。在《租屋》中,他藉由角色在獨居空間中,穿插周遭人物,將現代人可能遭遇的生活壓力打造成社會寫實類型的恐怖短片。這類型劇情令人畏懼的不是鬼物,而是自己隨時可能變成受害者的真實臨場感。
把現代人的恐懼與焦慮表現於恐怖電影中,讓戲劇呈現出本身就是人類心理危機的反映。恐怖類型本身雖是以表現恐怖為目的,但從精神分析所揭示出的深層心理來說,其目的從另一面思考,或許並不在於加深觀眾的恐怖心理,而在於如何將人的負面壓力可從中渲洩。
生活如同是部充滿懸念的超長連續劇,不知道在哪個環節會出現劇情逆轉,讓自己遭遇侵襲,也不會猜透哪個章節中,會被惡人推入絕境。這部片就以一種魔幻寫實的風格把外在氛圍與內心鋪排撲朔迷離,情節環環相扣下,創造出如何戰勝現實中富威脅性的異己恐懼。
每棟房子都有屬於她的秘密
虛構的恐怖片照出人的真實世界,《租屋》光看預告就足以讓人感到極深恐懼,一分鐘嚇出一身冷汗的極佳驚嚇。但就算拍得嚇人,劇中仍暗藏溫情元素,演員小薰就透露拍攝《租屋》之前,看過不少類似的電影揣摩角色,像是「姐姐的守護者」、「血觀音」等片,從中吸取角色堅毅、守護、保護家人的特質與行為,特別是現場播放她在戲中模樣,去年底隨片至新加坡參展時還因畫面驚悚,嚇壞新加坡媒體。
或許我們可以把自己當是危險絕緣體,但這世界的罪惡從來不會停止,人性的惡無法避免。無法讓它們消失,就只有盡我們所能,去防範,去自我保護。在這個惡意叢叢的世界裏,既然它充滿未知,我們也不能放鬆不去警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