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視野觀察
《蝙蝠俠》影評:從英雄到反派,各式各樣的角色細節,為羅伯.派汀森的黑暗騎士之路創造了一個迷人的開始
by 出前一廷-更新
Photo / 華納兄弟
就算片長將近三小時,而且動作場面的比例明顯較少,但羅伯.派汀森主演的《蝙蝠俠》在上片後,依舊獲得了許多觀眾的好評,以懸疑驚悚的獨特面貌,帶出與過往幾個版本不同的黑暗質地,同時也藉由這種在原著漫畫裡,其實一直都算是主流路線之一的故事風格,讓我們總算在電影裡看到了蝙蝠俠這個角色的冷硬偵探面相,甚至更從這樣的出發點,在討論人性陰暗面的同時,也講述了其中的光明面,並在超級英雄片這樣的類別中,描繪了主角如何成為英雄,同時也為何會是英雄的過程與心境轉折。
延伸閱讀
至於使《蝙蝠俠》能在這方面擁有出色演繹的主要元素,則是來自「復仇」這個關鍵字。
基本上,蝙蝠俠布魯斯.韋恩(Bruce Wayne)是由於父母之死,才使他踏上了懲奸除惡的道路。但在過去的幾個電影版裡,至少就人物塑造而言,他則更像是個具有英雄天性的角色。
例如在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蝙蝠俠:開戰時刻》裡,雖然由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飾演的蝙蝠俠,曾經一度想槍殺黑幫老大為父母報仇,但當他得知自己的師父忍者大師(Ra's al Ghul)打算毀滅整個高譚市(Gotham City)時,則在第一時間便選擇阻止他們,並未展現出太多的內心糾葛,因此包括後來的《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與《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在內,主要描繪的情節,也是他在這條英雄之路上的艱辛與犧牲。
延伸閱讀
但在這回的《蝙蝠俠》裡,則透過不同角色對於「復仇」這回事所抱持的心態及作為,就這麼強調出布魯斯.韋恩在心境上如何真正成為我們所熟知的那個蝙蝠俠的歷程。
在《蝙蝠俠》中,韋恩同樣是為了父母之死,選擇向所有罪惡復仇。只是,當他面對犯罪者時,卻明顯比過去幾個版本的蝙蝠俠還要更具凶殘特質,打起人來總像是試圖宣洩心中的無盡怒火,感覺他給自己的界線,彷彿只要別失手殺死對方就好似的。
這種燃燒著復仇之火的心態,也使他與管家阿福(Alfred Pennyworth)之間的關係較為不同,由於認為阿福並未試圖尋找殺害他父母的真兇,因此在與他相處時總有著明顯隔閡,交談時更不時語帶諷刺,不願展露出內心對阿福抱持的情感與依賴。
至於柔伊.克拉維茲飾演的貓女(Catwoman),則是對自己身為黑幫老大的生父心懷恨意,並在確定自己的朋友被生父害死之後,打算不惜手刃對方,也要為自己重視的人報仇雪恨,因此讓她與蝙蝠俠就此展現出了相當程度的對比。
但真正最為核心的對照,還是來自主要反派的謎語人(Riddler)。他的犯罪動機,是為了自己不幸的命運,選擇向隱藏在體制下的黑手們復仇,並將這股恨意給延伸到整個社會上頭。
而在電影末段,我們甚至還會得知他的這些犯罪行為,其實正是受到蝙蝠俠以私刑制裁罪犯的行動所啟發,因此也讓兩人之間的關係不僅是一種善惡之間的對比,同時更讓謎語人也回過頭成為了蝙蝠俠蛻變的原因之一,讓韋恩在心境方面,就此真正朝著那條屬於英雄的道路而去。
要是我們在看完全片後回頭審視,還會發現謎語人對蝙蝠俠的看法,其實早在他留下的第一張卡片裡便能窺見線索。
那張卡片的封面上,寫著「來自你的祕密朋友」的字樣,然後再加上謎語人後面的作為,則會讓我們發現其實他從頭到尾都不是在挑戰蝙蝠俠,而是將這個啟發他的黑暗騎士視為盟友,試圖引導對方一步步地了解真相,然後加入到他清洗社會體制的陣容之中。
但他最主要的失敗點之一,就是他完全沒有想到蝙蝠俠其實就是布魯斯.韋恩,而且還有可能將對方視為與自己同樣出身自貧苦環境的人。也因為如此,故事末段那個「挫刀」線索的安排,其實也突顯出了他們兩人之間的歧異,既暗示了謎語人認為蝙蝠俠應該可以由於這點而得知計畫的最後一步,同時也展現出韋恩由於家世優渥,因此不知道挫刀還有不同用途之分,是以還得要從別人口中得到線索,這才想通一切的過程,進而使他們的歧異不僅在於心態方面,就連社會階級差異所導致的矛盾與仇視,也同樣透過像是這樣的細節,成為了本片的內在主題之一。
除此之外,《蝙蝠俠》懸疑驚悚的黑暗緝凶路線,也讓本片足以令我們聯想到不少相關作品。例如謎語人的角色,便顯然受到實際存在的黃道十二宮殺手影響而成,因此對於有看過《索命黃道帶》(Zodiac)的觀眾而言,自然也會直覺地將兩者給聯繫到一起。
還有眾多的黑色電影與小說,同樣也是我們在看《蝙蝠俠》時會想到的作品。例如改編自詹姆士.艾洛伊(James Ellroy)小說的《黑色大理花懸案》(The Black Dahlia)便是其中之一。主角與相信自己父母全然無辜的韋恩一樣,有著一名無比信賴的警察同事,並在對方失蹤並疑似遭到殺害後,一心找尋真相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最後才得知,原來他深信光明磊落的對方,其實是個長期與幫派勾結的黑警,最終則導致他的信念為之崩塌,使得所有的一切也變得再也讓人難以相信。
至於最多人提及的《火線追緝令》(Seven),除了《蝙蝠俠》全片的緝凶情節與劇情結構外,兇手試圖邀請主角成為案件中的一份子,藉此完成心目中的犯罪計畫這一點,其實則是這兩部片最為重要的共通之處。
事實上,也正是本片與《黑色大理花》和《火線追緝令》在主角抉擇上的歧異,才是這些電影最後各屬不同類型的重要關鍵,進而也成為了本片之所以能強調出蝙蝠俠為何會是英雄,又在哪個時刻才「真正」成為蝙蝠俠的相關原因。
有趣的是,除了上述提到的部份以外,《蝙蝠俠》片中仍有許多並未言明,因此頗具討論空間的有趣細節。舉例來說,貓女為何願意為朋友甘心犯險到了這種地步?就飾演這個角色的柔伊.克拉維茲個人的解讀認為,這個版本的貓女應該是雙性戀,所以對方其實是她的戀人,這才足以使角色動機變得更加合理。
此外,像是企鵝人(Penguin)最後指責老大的舉動,究竟是把握機會趁機奪勢,還是他其實有著自己信仰的江湖道義,同樣也是件讓人難以確定的事。更有甚者的是,就連阿福說出的那些關於韋恩父母的真相,也終究只是出自他的角度與認知,真正的事實究竟是怎麼回事,卻也早已成為再也無法獲得解答,只能讓人選擇自己想相信什麼的無奈結果。
像是上述的這些未解之謎,其實都在《蝙蝠俠》裡強調出世上並沒有純粹的善良與邪惡,而當布魯斯.韋恩理解到這點,並發現自己的復仇之舉看似正義,卻也同樣使邪惡可能就此誕生之際,才使得蝙蝠俠真正成為了蝙蝠俠,因此讓他在電影高潮躍向斷裂電線的那一刻,不再只是個復仇使者而已了。
從好人到反派,自復仇使者到英雄,各式各樣的角色細節,正是《蝙蝠俠》出色的地方,也確實為羅伯.派汀森的黑暗騎士之路創造了一個迷人的開始,就此宣告了全新蝙蝠俠的時代,便從此刻到來。
延伸閱讀
- 《蝙蝠俠》:懸疑驚悚的黑色緝凶故事──羅伯.派汀森是一個更偏執、陰鬱,也更帶著刺的全新黑暗騎士
- 《蝙蝠俠》反派謎語人、企鵝人登場!羅伯派汀森暗黑版獲爛番茄90%新鮮高分
- 炎亞綸 IconiA 網路節目專訪《蝙蝠俠》導演,想挑戰好萊塢?Matt Reeves:「先來試鏡!」
- 《蝙蝠俠》《黑亞當》《閃電俠》《水行俠2》聯合預告!DC英雄電影上映日期一次看
- 羅伯派汀森最帥的新一代蝙蝠俠,也是最浪漫性感的電影怪咖
- 新版《蝙蝠俠》由「暮光男」羅伯派汀森接演!中文官方預告、上映時間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