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視野觀察
一場被剝削的發財夢!Netflix《毒梟聖徒》看見韓國影視給予卑微人性的靜默重拳
by 潘怡豪-更新
Photo / Netflix
《魷魚游戲》和《殭屍校園》等人性劇,讓韓國電影視一再受到全球觀眾的重視,其中人物的寫實性也在受到壓抑與未經修飾的情感下衍生出社會孤立、精神和道德秩序的瓦解提問。所帶出社會底層的深層危機,是紛亂、迷失方向或是無能為力後,探討出當代世界對未知所產出生活無望的恐懼感受,也是在社會規則界線在旁敲側擊裡顯露自我危機。
近期全球熱議韓劇《毒梟聖徒》,劇情從一個平民被位於南美洲國家蘇里南的毒梟教父陷害,進而接受了國家情報局的秘密任務所展開。
故事光看見演員名單河正宇、黃晸珉、朴海秀、柳演錫、趙祐鎮、張震就足以令人駐留開追,但開播至今已超過兩周,除了迅速進榜拿下冠軍,奪得全球影視關注外,改編下的真實人物也不斷被翻出背景故事。劇集看見的更是曾在黑暗裡,亟欲被翻湧的人性考驗。
是越富有考驗人性?還是越貧窮逼迫人性!
劇集靈感來自轟動一時韓籍國際毒梟大王趙奉行,他原是1名漁船冷凍的空調技師,曾被公司派駐蘇里南長達8年,對當地的人文及政治狀況非常瞭解,在回國後他利用一次詐騙的機會,獲取了10億韓元後潛逃至蘇里南,並靠著這些錢打通關節,取得了當地國籍並於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經營著一個大型販毒組織,被稱為「毒王」。
他與南美最大的販毒集團卡利卡特爾(Kali Cartel)有密切的毒品生意外,更招募了韓國人,例如家庭主婦和大學生,從人性弱點中誘騙他們協助運輸毒品,於貧窮下失去了自我的牽制,並被進行一次次暴力的夢靨。
《毒梟聖徒》翻拍後,角色緊湊且驚險十足的諜對諜引入整部劇的氣勢感,但也正是在人性的墮落中,看見無能為力的困頓產生了沉淪,以為發現了富有的渠道,卻其實是被現實利益控制。無法意識原始的自尊與夢想下,已難以衡量良善的真偽。
處於困境下,找不回人性良知
黃晸珉劇中另呈現牧師面相時,說出「上帝說過,錢是萬惡根源,貪財之人,會讓自己受到許多愁苦穿身,會嘗到地獄的滋味」。這段話充分展現出其中的矛盾和諷刺,但他們確實是邪教運作下偽善的產物。
而故事雖集合了黑幫火拼、官商勾結與販毒題材,充斥著打打殺殺,危險四伏的情節,與我們的社會寫實並不相近,但從人物性格上看去,那些販毒「惡化」自我的因素,皆是出自於「金錢」的利誘,片名更從「毒」衍生至「邪教」那正是人性最脆弱不堪時,最大的誘因與墮落!
委身黑暗,用一生寫下黑色傳奇?
《毒梟聖徒》的時代的大背景下,瀰漫當時越是困頓不安的環境,往往會湧現出一批把握著社會潮流脈搏的黑暗力量,用一生寫就了一個個黑色的傳奇。好比日本有山口組、義大利是黑手黨、台灣竹聯四海幫等等。
這些真實事件及人物最常被拿來翻拍,除了具有一種傳奇性,劇中黑幫團體組織、組織中領導者與其跟隨者的互動、團體的信念、伴隨著如幫派械鬥、暴力等即是危害秩序的既定形象外,另一面更能反映社會動蕩期中的傷感情緒,對上小人物的無措是一再表達出對夢想遙望的失望與憤怒,而發財夢的遙望,即被看見了那樣的情緒堆疊。
無底洞般的慾望對照下,如一面魔鏡
劇情也層層展現出其中的矛盾和諷刺,但他們確實也是社會運作下的產物。包括河正宇的角色在童年到現在的一切,那些瑣碎造就了成長後極大的不安。為了致富,早先在環境中其實已發覺對人類的本性充滿致命的危害,只是想蒙蔽雙眼繼續掙錢甩開貧窮。
黃晸珉劇裡雖本來就是詐騙份子,但為了生存他只能在往惡的底層裡鑽,越貪婪越是包裝更多謊言,無良無德下去尋找自認的生命意義,除了不得不成立一個更具有選擇性和彈性的犯罪組織,更以宗教教派來鞏固人心。
組織的成立相對也是呈現社會價值的崩解、對於如無底洞般的慾望產生追求自我都難以駕馭的迷思,加上社會上各種規範、制度下所產生墮落誘因,更壓迫他人的權利和生命。
兩者角色讓《毒梟聖徒》就如一面魔鏡,令觀眾可以從故事真相中,映照如今疫情造就金融秩序瓦解、市場變動不定下,若出現了反覆循環利慾誘惑的人性選項時,是能產生真知灼見的勇氣!還是欲被架空的人生裡,反而寧願拋棄本性,將自我活在深層恐懼中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