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視野觀察
《讓子彈飛》進Netflix熱門排行榜!姜文妻子飾演花姐、劇情有政治隱喻...5大必看亮點
by 愛德華-更新
Text/ 愛德華
《讓子彈飛》這部電影確實有些意思,相隔10多年再看,劇情隱喻的解釋,也可有反共的解釋?但試想,如果電影的故事立場是暗批中共,那當年怎不被禁播?竟還是賀歲片的票房冠軍,至今是豆瓣評分高達9分的電影。到底《讓子彈飛》的故事,真的要表達的思想是什麼?
姜文執導的這部電影,改編自四川作家馬識途的長篇小說《夜譚十記》中〈盜官記〉一節,從原著我們了解故事的原意,或許也能知道姜文改編時,想要的故事核心是什麼?接著愛德華為你介紹電影原著小說的背景、姜文的角度及《讓子彈飛》的核心命題,或許讓你再次觀影,或是對這部電影有更多元的思考解析。
1、《讓子彈飛》原著〈盜官記〉,諷刺的是國民政府時期的國民黨
《夜譚十記》的作者馬識途出生於1915年的四川(他現在107歲,在105歲時才宣布封筆),大學時就參與共產黨的地下活動,1949年,新中國成立,即擔任川西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夜譚十記》是他在國民政府時期及文化大革命後,歷經40年,於1982年完稿的作品。故事以1940年代,四川某個偏僻縣城,10個小公務員,夜談自己的官場奇遇,揭露當時政權的黑暗與不公。
而〈盜官記〉則是諷刺當時的國民黨「買官賣官」文化、官匪一家與土地不公等問題。故事中的主角盜匪張麻子,年少時家人被當地大地主迫害致死,長大自立山頭,而後冒充縣長,殺了仇人。
2、姜文執導評價最高和被禁的電影是《鬼子來了》
姜文是中國80年代後期至今,相當有才華的演員、導演及編劇,他的妻子周韻即是《讓子彈飛》飾演花姐的演員,曾參與過不少姜文執導的電影,台灣觀眾比較有印象的應是她在2015年參與侯孝賢導演的《刺客聶隱娘》,她飾演田元氏,並拿到第10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配角。另外姜文的弟弟也是知名演員姜武,在《讓子彈飛》飾演武智沖教頭。
他執導的電影以2000年的《鬼子來了》評價最高,這部電影描述抗日戰爭,人性的一面,並得到第53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大獎肯定,不過電影並未通過中國國家廣電總局審查,認為該電影立場誇大中國百姓愚昧、麻木及奴性的一面,當時有不少電影圈人士為電影叫屈,認為看不懂其意涵是在討論戰爭與人,以及姜文的反戰思維。而姜文父親參與過抗美援朝戰爭,他在1993至2008年期間,是中國政協委員,他的個性極強,很有脾氣,立場比較像是改革推動者。
3、《讓子彈飛》比喻共產黨革命背景?
《讓子彈飛》在2010年年底上映後,拿下7億人民幣的票房,當年不少中國媒體、網評都認為故事中的政治隱喻,能與時事切合。有不少評論認為張麻子與黃四郎的對決,即有共產黨革命歷程的比擬。張麻子的英雄形象是對抗地主惡霸,鼓舞人民,勇敢與地主鬥爭,而結局一段,發槍打黃四郎,更有毛澤東「槍桿子裡出政權」的革命味。至於最後擊垮黃四郎,剩餘的兄弟準備前往上海浦東,則暗示著改革開放後的中國。
4、「反共」意識的劇情解釋也行?
《讓子彈飛》如果以「反中」、「反共」的政治角度來嘲諷解釋,似乎也行,因為這是觀影者的權利,但牽連的影射,不一定真的就是導演編劇原先的設定。有一派影評解釋,劇中的角色各有指涉,像張麻子是民主英雄化身,鵝城是中國,黃四郎暗指中共,馬邦德則是被黨思想所害的人民,不得已的虛與委蛇求生存。
從電影開頭的馬拉車,即暗諷著馬列主義,之後張麻子開槍打斷韁繩,白馬脫離奔跑,即表明中國人民要脫離馬列主義的韁鎖,張麻子的義子六弟,就是「六四」的暗喻,結局子彈飛一會後,即代表人民終將推翻暴政。愛德華覺得這些政治意識的解釋,就由看官自己決定和想像吧,姜文和編劇團隊,當初真有這些陰謀?那回到故事的核心,《讓子彈飛》真的想要說些什麼?
5、讓子彈飛一會兒
《讓子彈飛》中所引出的政治聯想,以所處的政治意識型態去解釋,相信各有其擁護者 ,不知當時張麻子叫湯師爺的台詞,「你給我翻譯翻譯,什麼叫做『驚喜』?」是否就有此弦外之意了。
其實《讓子彈飛》的故事,不管放在民主和共產國家,都是給當權者的警惕,不管是現在的台灣政局,甚至美國的政治,世界的紛局,人民都希望安居樂業,人民也許畏懼權勢,被動參與政治,但只要一再出現不公不義的事,一再惹起民怨,讓子彈飛一會兒,政權總會有倒台的一天,只是時間早晚。
而在民主國家的我們,選票就是我們的武器,可以用選票制裁不被信任的政權,讓違法亂紀的政客下台。「我來鵝城只辦三件事: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劇中張麻子這句台詞就是《讓子彈飛》的核心思想,我們要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