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視野觀察

【周慕姿療心室】可以勉強自己辛苦,但不要勉強自己委屈

勉強自己做到別人想要的,我卻在那之中,感受到自己的無奈與委屈。

文 / 周慕姿 圖 /unsplash

【周慕姿療心室】可以勉強自己辛苦,但不要勉強自己委屈

以前的我很在乎別人需求,時常在別人的需求與自我感受中拉扯,最後,贏的常常是別人的需求。勉強自己做到別人想要的,我卻在那之中,感受到自己的無奈與委屈。

當我開始重視自己需求,在別人勉強我滿足他們需求、而我決定照顧與保護自己時,我曾經也想過:

「可以這麼順著自己感受嗎?這樣會不會被覺得大頭症?難相處?」

「會不會對自己太好?成為一個吃不了苦的人,這樣好嗎?」

把力氣花在做自己想做的事

但後來我才發現,我可以「勉強自己辛苦」:學著把自己的力氣花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或是當前往自己目標的路上遇到挫折時,可以「勉強」、鼓勵自己撐下去,;但不用「勉強自己委屈」:也就是不需要把力氣都用在滿足別人需求上。當對方並不在意你的委屈時,或許,你需要多在意自己一點。

而當我願意為對方做些什麼時,那就不是委屈,而是基於愛與互相,是我自己的選擇。那麼,我就不覺得委屈。或許,在過往的經驗中,你沒有什麼機會「重視自己的感受」,沒有什麼機會「知道自己喜歡/不喜歡什麼」。可能在長期必須壓抑自我感受以配合別人的生活中,你已經習慣把自己縮得好小、好小,已經習慣忽略、淡化自己的所有感受與需求。

在我的多本著作中,談到「練習重視自己的感受」,正是要你開始練習「把自己找回來」。如果你無法感受,你就不曉得你喜歡、不喜歡什麼;你不會曉得,什麼會讓你不舒服、讓你生氣、或會讓你難過受傷…當然,你也就不可能會知道,什麼會讓你快樂。「重視自己的感受」之後,你可以像重新了解一個「老友」一樣,開始了解自己。

或許,一直以來,面對別人的侵犯界限、或當你出現負面感受時,你已經很習慣自動化的壓抑、淡化、甚至忽略那些不舒服的感受;在過往經驗中,那是讓你可以繼續生存下去的「生存策略」,但是,這個生存策略,或許已經造成你現在生活的困擾:你可能越來越沒有感覺,也感覺不到快樂與生存的意義。

像孩子般的認識自己

因此,調整你的生存策略,重新像孩子般的認識自己、認識這個世界,對於現在的你,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當你出現不舒服的感覺時,你已經知道你會有一些自動化的反應,我們會將此稱為「防衛機轉」:壓抑、忽略、淡化、合理化、逃避……如果你開始意識到你有這樣的習慣,當你出現不舒服的感覺時,你可以這麼做:

先練習停在這個感覺,感受不舒服,感受自己的生氣、沮喪或難過受傷……那是不舒服的,但當你想要「逃走」時,請你跟自己說:「雖然這讓我不舒服,但我想我還是可以忍受。」

從日常的小事開始,練習感受會讓你覺得舒服、或是不舒服的感覺;而遇到不舒服的感覺時,請嘗試停留,或是試著書寫下來,問問自己:「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是什麼?我怎麼會覺得不舒服呢?」讓自己在這樣的過程中,好好體驗自己的感受與情緒,進一步瞭解自己。

如此,你的情緒覺察會越來越快速、深入,當你越尊重自己的感受、不再壓抑與忽略時,你也將越了解自己,感覺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連結越來越深,也會讓你感覺到自己存在於這世界的意義。當我們碰觸自己內心的感受,我們才更能夠「站在自己這一邊」。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