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視野觀察
《窒友梅根》:不只很瘋,同時還言之有物,讓你驚覺那支魔性之舞其實只是想吸引你的注意
by 出前一廷-更新
Photo / 環球影業
如果你是因為那個席捲網路的魔性之舞,這才想去戲院欣賞《窒友梅根》,感受一下這部片的惡搞魅力,那麼基本上,你確實可以在片中得到不少這類的諷刺樂趣。
不過要說明清楚的是,《窒友梅根》不僅只有這種帶著點惡搞性質的黑色幽默,甚至還將提供給你一些對於現代社會的有趣諷刺,就連在處理角色關係的部分,也可能比你想像得還要細膩認真,可以說是一部相當清楚自己要做什麼,而且也確實達成目標的驚喜之作。
從主要劇情來看,《窒友梅根》很容易會讓人聯想起2019年的重啟版《恰吉》(Child's Play),把像是舊版「恰吉」系列或「安娜貝爾」(Annabelle)系列那類鬼娃恐怖片常見的靈異元素,改為以AI人工智慧失控作為主題的科技驚悚路線。
因此,《窒友梅根》除了具有鬼娃恐怖片的特質以外,同時也融入一些與機器人有關的科幻元素,讓人可以在裡頭看到《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A.I.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異形2》(Aliens)與《鋼鐵擂台》(Real Steel)等片的元素及致敬段落,因此對於熟悉這些電影的影迷來說,自然也會在看到那些橋段時,不禁會心一笑。
除此之外,就連《窒友梅根》的惡搞元素,也同樣是一種經過細心考量的巧妙安排。像是那段梅根的魔性之舞,其實在故事中並沒有什麼必要性或動機可言,感覺更像是編導十分了解如今的網路生態,因此特別安插了這樣的橋段,藉此作為《窒友梅根》在行銷上的武器,是以打從一開始,這個段落也根本就是為了要成為網路迷因而生。
但就算如此,《窒友梅根》也確實還是有其想講述的內在主題,而且還透過各式各樣的細節,提供給觀眾不同方向的聯想與解讀,將一些社會問題,就這麼在這則故事裡巧妙地熔於一爐。
從最表面的部份來看,《窒友梅根》刻意安排了一些家長將手機或平板電腦這類3C用品丟給孩子,便忙著去做自己的事的相關情節,對這個時代常見的3C管教方式,做出了十分直接的諷刺,同時也讓梅根的出現,彷彿成為這種方式演變到最後所會出現的危機,讓人看到孩子可能會因為這些產品所受到的影響,甚至是引發3C成癮的相關症狀。
除了這樣的主題外,那些恐怖片常見的驚悚情節,也在《窒友梅根》裡被轉化為各種與性別及家暴有關的影射。例如某些男性遭到女性拒絕後,便開始以暴力行為強迫對方,或是梅根逐漸不再掩飾自己,用各種手段試圖控制及脅迫他人等行為,都能讓人從中感受到這些驚悚情節與社會問題的結合。
更有趣的是,若是從梅根與小主人之間的關係來看,我們也會發現《窒友梅根》幾乎可以被視為科幻驚悚版的《女魔頭》(Monster),讓愛與保護這些正面價值,就這麼與怒火及殺戮連結在一起,使得本片的處理方式雖說不像《女魔頭》那麼嚴肅,但也同樣能為觀眾帶來一些難以言喻的矛盾感受。
至於在情感主題方面,《窒友梅根》也透過比較直接的方式告訴我們,人生難免會遇到讓人痛苦不已的時刻,倘若我們只是一昧逃避,從不好好地去面對與感受痛苦,自然也不可能從中獲得成長,甚至更會讓那些埋藏在內心的痛苦,就這麼在變成不斷追求快樂的同時,逐漸化為侵蝕我們靈魂的劇毒。
而像是這樣的嚴肅主題,《窒友梅根》竟然也可以在一面講述之際,同時還透過一些惡搞性質濃厚的歌曲,將其化為某些動畫片只會不斷強調歡樂與美好的諷刺情節,其實也就足以讓人看得出來,《窒友梅根》在劇情、主題、娛樂性,甚至是行銷等方面,究竟有多麼懂得整合之道,而且也多麼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些什麼了。
仔細想想,《窒友梅根》的表現,也確實就像是電影裡的那個段落──先用魔性之舞吸引你的目光,然後真正的目的,這才接著殺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