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視野觀察
Netflix《人選之人—造浪者》:用熱血與無奈的交錯來激勵人心,一部更關注好人的「非典型爽劇」
by 出前一廷-更新
Photo / Netflix
說真的,我個人認為Netflix的出現,的確對台灣影劇圈帶來了相當程度的助益,透過較為充足的成本,使他們投資的台劇,不管是製作水準或前製作業的準備,都因此有更多餘裕可以追求更佳表現,就連作品可以觸及到的觀眾,也因為Netflix這個平台,得以更輕鬆地拓展到世界各地,使台劇的能見度也因此提高許多,無論對業界或觀眾而言,都是件令人十分開心的事。
如今,繼《誰是被害者》、《華燈初上》與《她和她的她》等作品創下優異表現後,由謝盈萱、黃健瑋、王淨、戴立忍、陳姸霏等人主演,號稱台灣第一部政治職人劇的《人選之人—造浪者》,則更為台劇帶來了一個全新高峰,讓人甚至會在看完《人選之人—造浪者》後感到激動不已,認為台灣也總算能夠拍出一部如此出色,既具有娛樂性,同時更在主題呈現及情感共鳴上,具有高度水準的精采之作。
就劇情來說,《人選之人—造浪者》打從一開始,便利用生動、真實的人物描寫,以及他們所遭遇的各種困境,讓人在第一時間,便樂於與這些角色們站在同一陣線。
他們所遇到的問題,包括了職場性騷擾、自以為對你好的長輩、瞎到不行的扯後腿主管,還有面對這些不公或問題,卻總是得被迫認錯或息事寧人的情況,可以說幾乎全是我們曾在生活或職場中所遭遇過的事,因此也讓我們對這些狀況心生共鳴,感覺簡直就像當我們點開《人選之人—造浪者》並開始收看的那一刻起,便已經正式加入了劇中的公正黨,並成為了他們的黨工一般。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人選之人—造浪者》也確實涉及了一些與環保及同婚相關的社會議題,還有選舉時的網路行銷等攻防內容,但除了這些情節外,本劇最重要的核心,其實還是在於各種女性處境的呈現上頭。
不管是職場性騷擾的受害者、外遇的小三及正宮與家人的心態,乃至於家庭職責的分工問題等等,本劇均以相當程度的描述,折射出女性所可能會在這個社會上遭遇的種種問題,因此讓觀眾由於其真實的程度,忍不住邊看邊厭世,但同時又會因為角色們的反擊作為感到振奮無比,可以說既帶來充分的省思,同時也極具激勵人心的作用。
不過更巧妙的是,《人選之人—造浪者》也並不像許多熱血過頭,過度忽略現實法則的影劇作品那樣,只顧著創造失真的理想及美好,而是在許多地方都充分表現出了現實的無奈,告訴我們這個世界,絕非什麼「有理就能走遍天下」的地方。
畢竟,有太多時候,我們就是得保留相當的轉圜空間,使許多事情得要拐著彎來,甚至是犧牲掉某些程度的正義,才能讓對的事情,在未來更被有效與徹底的實踐,否則要是時機錯誤卻又太過躁進,最終則可能得不償失,反倒落得了一個全面失敗的下場。
《人選之人—造浪者》在這方面的安排,除了與整體社會有關的政治議題以外,甚至也包含了公正黨處理職場性騷擾、主管涉及拿廠商回扣等部分,就這麼自不同的面相中,展現出一種屬於成人世界的苦澀。
當然,平心而論,《人選之人—造浪者》確實還是有一些被塑造得較為理想之處,但綜觀整體而言,本劇也還是相當程度地兼顧了現實的樣貌,並未太過夢想化地去遮掩一切。
而正是因為《人選之人—造浪者》這種讓理想與現實為之交錯的作法,才讓這部劇集比起那些只懂得一昧唱高調的失真作品來說,反倒因為更貼近現實一些,是以還要更能鼓舞觀眾,同時也更能取信於人。
更為有趣的是,只要細心留意《人選之人—造浪者》對於一些重要情節的處理方式,我們甚至還會發現,其實本劇確實是一部「非典型爽劇」的作品,不像那種只追求暢快淋漓的職人劇,除了要讓好人大獲全勝,同時還用力強調那些壞人的下場究竟有多慘,藉此為觀眾帶來宣洩的快感。
相較之下,《人選之人—造浪者》是一部並未如此關注壞人,而是更在乎好人們的作品。它並沒有刻意描述那些壞人們最後到底有多慘,而只是大概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麼事,最後還是將重心給集中在主角他們身上,讓我們看見好人們可以怎樣抬頭挺胸的繼續努力下去,又或者是會因為那些事件,陷入怎樣的困惑與迷惘之中,就這麼強調出本劇並非只想讓大家看爽而已,而是真的有其想要表達的事物,同時也把重心給放在激勵身為觀眾的我們上頭。
從各個角度來看,《人選之人—造浪者》都是一部十足振奮人心的作品,不管是讓人心生共鳴的情節,或是整體演員們的出色表現,都足以讓人在看完後激動不已,甚至是使我們在心中,由於看到台灣也能交出這樣一部絕不輸給其他國家職人劇的精采之作,因此感到與有榮焉,讓人期待「造浪者」不只停留在劇名或戲中的形容,而是也能跨到現實之中,讓台灣接下來也能陸續推出像是本劇那麼優秀的作品,就此掀起浪潮……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