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視野觀察
《幻幻之交》:其實那些能夠安慰你,為你帶來安全感的幻想朋友,始終都是你自己
by 穆光光-更新
Photo / 派拉蒙影片
《幻幻之交》的情節,以國外小朋友較為常見,但在台灣往往因為習俗上的誤解,而被家長或長輩抑止的「幻想朋友」作為主題,描述一名12歲女孩由於母親先前已因病去世,而父親此刻又要住院開刀的內心壓力,因此突然出現了可以看到其他人「幻想朋友」的能力。
在一名住在她外婆家樓上,與她同樣可以看得到幻想朋友的神祕人幫助下,她才得知原來有許多幻想朋友,早已被創造出他們的人類所遺忘,因此一心想找新的人類朋友,或是回到原本的人類身邊,於是讓同樣感到孤獨無助的她,決定幫這些幻想朋友們達成心願……
由於在美國,這種兒童擁有幻想朋友的情況十分常見,因此從以前到現在,也有不少電影以此作為題材。像1991年,由偶像女星菲比.凱絲(Phoebe Cates)主演的《搗蛋鬼弗瑞德》(Drop Dead Fred),便是一部描述主角在長大成人後,小時候的幻想朋友卻又突然出現,結果造成她生活大亂,卻也進一步讓她對現有生活好好省思一番的溫馨喜劇。
至於不久後將要推出續集的皮克斯動畫《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裡頭由大象、貓咪與棉花糖組合而成的小彬彬一角,則更是以遭到遺忘的幻想朋友之姿,讓無數觀眾在欣賞這部片時,不知道掉下多少眼淚,堪稱是《腦筋急轉彎》最讓人心碎的角色。
而在《幻幻之交》裡,劇情則透過那些幻想朋友的特色,以及兩名主角對他們做出的分析,讓觀眾進一步了解,其實這些幻想朋友全都其來有自,不僅是源自孩子們的想像力,其實也反映出他們當下的內心需求,讓那些幻想朋友的誕生緣由也因此具有各種原因,像是心理上的寂寞與恐懼,或是對於未來的夢想及憧憬,甚至是生理上的食慾等等,都有可能成為關鍵因素。
而這樣的設定,再加上那些幻想朋友遭到遺忘的情節,也讓《幻幻之交》的主題進一步彰顯出來,就像是在詢問我們這些觀眾,是否也曾在長大的過程中,逐漸因為成長過程中的變化,開始越來越集中在外界對我們的影響上頭,進而忽略了與自己內心的溝通。
所以,從這樣的角度來說,《幻幻之交》裡的那些幻想朋友,也因此不僅是逗趣可愛的玩伴,更是一種我們曾好好關注自己內心需求或渴望的象徵,既對我們帶來相當程度的慰藉,也能讓我們更有安全感,協助我們在自我溝通上達成一定的平衡,形成一種自給自足的狀態。
而這樣的內心力量,真的會因為我們長大成人,就這樣從此離開而去了?《幻幻之交》想提醒我們的,正是那些力量其實一直都存在於我們的心裡,只是我們必須記得要好好地關心自我,然後才能由內而外,找到面對外部世界的勇氣,甚至是持續探索的力量。
有時,我們可能還會在眼前的難關度過以後,便又輕易忘記自己曾擁有這樣的力量,而且在下次遭遇困難時,還未必能想得起來。所以,就連這點,《幻幻之交》也一併在劇情中做出相關安排,告訴大家,其實有各式各樣的方式,讓我們可以不斷地提醒自己。
簡單地說,那可能是畫畫、跳舞之類的事情,又或者是吃你最喜歡的食物,做你最能放鬆的事情,都有可能發揮一定程度的作用,使一切就這麼成為協助你內心獲得平靜的平衡之道。
說穿了,最能幫助到你的幻想朋友,其實就是你自己。你的心情、需求與渴望,在內心的角落裡,永遠都只有你自己最懂。所以,你就是自己最不可或缺的「幻幻之交」,就算名為「幻想」,但在你自己的心裡,那確確實實,就是再真實不過的存在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