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視野觀察

《腦筋急轉彎2》:你之所以會被打動,不只是青春期的過往回憶,更因為它讓你想到了此刻的自己

皮克斯的《腦筋急轉彎2》(Inside Out 2)在上映後不僅創下優秀的票房成績,就連口碑也同樣出色,既歡樂又感人,成功延續了上一集的特色,將不管什麼年齡都可能會遇到的內心困境,給活靈活現地呈現在我們眼前,並指出一條自我溝通之道……

Photo / 迪士尼影業

《腦筋急轉彎2》:你之所以會被打動,不只是青春期的過往回憶,更因為它讓你想到了此刻的自己

在看2015年的《腦筋急轉彎》時,最催淚的橋段,應該莫過於主角萊莉的兒時幻想朋友小彬彬,在犧牲自己幫助樂樂從遺忘深淵逃脫後,就這麼迎向了被徹底遺忘的消失命運。

我們之所以會對那個情節如此難忘,除了沒想到一部本應闔家歡樂的動畫片,竟然會真的狠得下心讓如此討喜的角色,就這麼接受殘酷的命運以外,一部分也是因為這個一心希望萊莉能想起自己的幻想朋友,其實也相當程度地讓我們想起了可能曾在一段關係中受挫的自己。

不管是愛情、親情或友情全都一樣,就算再怎麼努力地付出與挽回,一段關係終究是兩個人的事,無法只靠其中一人強求得來,所以也讓我們往往難免因此學會了接受與放手。

但就算如此,有時,這樣的狀況,也未必只會為我們帶來怨恨與不甘,甚至還有可能昇華為一絲祝福之意,只有在偶爾再度想起時,才像心又被一根針突然扎了一下,於是被一度喚醒了曾經的情緒,依舊有可能忍不住流下淚來,正如我們在《腦筋急轉彎》裡看到那個橋段的時刻。

除此之外,《腦筋急轉彎》的出色之處,也在於將其中一種心理疾病的成因,透過劇情精巧地呈現出來,藉由樂樂不斷拒絕讓憂憂觸碰萊莉回憶的情節,描述當我們不斷將憂傷的情緒給強壓下去,屢屢置之不理或強顏歡笑一段時間後,內心所可能會就此崩潰,對所有事情都變得彷彿再無感覺的死寂光景。

而到了《腦筋急轉彎2》中,劇情則透過萊莉進入青春期的狀態,進而將主題轉移到焦慮症上頭,藉由萊莉面臨畢業後即將與好友分離,對於接下來中學生活的不安,導致過度渴望獲得認同,因而在急於表現下差點遺忘自我的種種情節,就這麼再度帶來令人深有同感的強烈共鳴。

更重要的是,在《腦筋急轉彎2》裡,其實就連阿焦的行為,也讓人完全可以理解。

因為,對於未來的不安,絕非只是青春期專屬的感受。不管是搬家、結婚、懷孕,或者是進到一間新的公司或部門,也往往會讓我們不免心生一定程度的焦慮之情。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我們還是可以輕鬆跨過這樣的障礙。但要是當一切沒那麼順遂,甚至引發各種生活上的連鎖反應時,則會導致我們有一段時間可能就會跟萊莉一樣,被情緒的浪潮所淹沒。

就這點來說,樂樂的角色也依舊在《腦筋急轉彎2》裡顯得無比重要。從她身上,我們會發現其實她相當程度地重演了上一集的錯誤,雖然已經學會讓萊莉釋放各種情緒,但卻在協助塑造萊莉的「自我意識」時,只顧著將所有正面的回憶置入其中,因而忽略了一些負面的感受與經歷,其實同樣有助於我們理解他人,甚至是了解自己的脆弱,因此也讓萊莉一度失去更加柔軟與堅強,甚至是學會在某些時候懂得釋然與放手的機會。

也因為如此,在劇情的高潮時,樂樂也等於在阿焦身上看見過往的自己,並藉由整起事件察覺到自己再一次的錯誤,進而與萊莉的成長故事展現出更進一步的對映,指出「成長」這件事,原本就不是什麼能夠一次到位的事,而是得要反覆在出錯與學習中,才能逐步往前的狀況。

於是,《腦筋急轉彎2》就與上一集一樣,再度藉由這些生動的情緒角色,讓我們得以透過這樣的想像,彷彿與自己的心也變得更親近一些。因此,本片比起上一集的創新而言,這回所做到的事,則更接近一種再次的提醒,藉由同樣足以打動我們的情節,叮嚀我們都該要繼續關心與認識自己。

而這正是《腦筋急轉彎2》之所以又一次打動我們的原因。因為它確確實實讓我們想到了自己,同時也提供一個我們可以藉由相同的想像,來與自己好好溝通的可能性。

在你的大腦總部裡,是不是有哪個情緒,其實被長期忽視了呢?在看完《腦筋急轉彎2》的某個獨處時刻裡,或許你可以好好地這麼問問自己。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