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視野觀察
《器子》:用敏感議題與社會寫實作為包裝,試圖帶來一場又要嚇你又要感動你的娛樂體驗
by 出前一廷-更新
Edit / Ren Photo / 華映娛樂

在類型元素的選擇與融合上,《器子》可說是一部較罕見的台灣電影,表面上是一則再典型不過的復仇故事,但在這之中,卻又同時結合口味被調整到十分清淡的剝削片虐待元素、劫盜電影的犯罪計畫、懸疑劇的追查真相,乃至於強調親情的情感訴求等內容,最後則融匯為一部頗具野心,同時也具有一定娛樂效果的電影。
當然,就主題選擇而言,《器子》的「器官買賣」題材,可說是這部電影最吸睛的部分,但平心而論,《器子》其實並未真正深入這項題材,更像是單純將其作為一種塑造反派罪無可赦、唯利是圖的手法,同時讓張孝全飾演的主角,以及尹昭德飾演的壞人,藉由雙方都有的「父愛」情感,彰顯出衝突的戲劇效果。
因此,比起社會議題的深入與諷刺,《器子》給人的感覺,還是更在乎角色情感與娛樂效果的打造,最後帶來的成果,則是在某些缺點確實叫人難以忽略的情況下,卻也還是足以令觀眾買單,在優缺點方面可說各有所長,任何一邊都無法蓋過另外一方。
就缺點來說,主要還是在於《器子》的情節發展有時實在稍顯凌亂,雖然後面可以讓人理解這樣安排的原因,卻也還是會在前半段時感到混亂,尤其當同場演員的表演,在好壞與演出風格的差異上實在太大的時候,則會進一步地放大這種由於混亂所造成的浮躁感。
除此之外,由於《器子》確實相當重視翻轉連連的娛樂性質,所以有些地方的安排,也能看出就是為了意外感而生,因此雖然乍看之下還算順暢,卻也未必經得起推敲,只要稍微再多思考一點,就會發現某些關鍵情節還是缺乏足夠說服力,只求說得過去,能夠推展劇情就好,至於角色行為的邏輯,則都在戲劇效果的要求下,成為了明顯次要的事。
但就算你難以忽視這些缺點,卻也還是正如前述所說,依舊會買單《器子》的其它優點。
例如一開始提及的元素彙整,就會給人一種雖然多少有點缺憾,但對台灣電影來說,卻也還是一次有趣嘗試的感覺。而作為電影戮力著墨的角色關係描述,也確實在不少時刻提供了一定的動人效果,尤其在電影接近尾聲,真相逐一揭曉之際,則更是足以令人暫時忘記前面的一些缺點。
而就這點來說,當《器子》的重心落在張孝全、李沐、薛仕凌與游安順等人的身上時,在情感與氣氛方面的呈現,也確實會由於他們的演技,帶來比其它地方更為出色的效果,因此從這部份來看,也同樣成為《器子》的優缺點之所以都十分明顯的原因之一。
有趣的是,《器子》就連在整體卡司上,也能看得出想滿足台灣不同年齡層觀眾的企圖心。除了張孝全、李沐與薛仕凌這些近年在影音串流平台上有傑出表現的演員之外,像是尹昭德、謝承均與王中皇這類八點檔老將,也在片中展現出他們慣常的演出風格,因此對八點檔的觀眾來說,自然可以帶來一定程度的親切感。
至於年輕觀眾部分,除了戲份最重的婁峻碩外,由「五堅情」陳零九、賴晏駒、邱鋒澤,以及「頑童MJ116」的小春與大淵組成的團隊,則顯然比較能吸引到年輕一點的台灣觀眾。
有趣的是,雖然除了婁峻碩與小春外,其他人的戲份比較接近於客串演出,但他們給人的感覺,則甚至就像以前《麻辣教師GTO》(ジーティーオー)與《極道鮮師》(ごくせん)這類日劇的黑暗嚴肅版續篇,讓人覺得以他們作為主角,並在日後直接推出另一部風格更為輕鬆的劫盜電影,說不定也意外適合,甚至還能以更加娛樂的姿態,直接發展成系列電影什麼的。
總而言之,《器子》既不是瑕不掩瑜,也並非瑜不掩瑕,而是各自明顯,全都讓人清楚地感受得到,並且就此交織出一次有趣的嘗試,端看你更在乎哪一邊的表現。
而不知道你眼中的《器子》,又將會更偏向哪一邊呢?
延伸閱讀:
- 《器子》電影5看點:器官買賣議題揭開人性黑暗,每個角色內心都有秘密,直到最後一刻仍有未知真相
- 張孝全2025犯罪動作電影《器子》4月上映!五堅情、頑童加盟演出
- 《器子》張孝全以父之名染血雙手再次合作李沐,揭開殺人直播器官買賣的黑暗驚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