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玩味特搜

曾之喬 低潮能帶來高峰,學習與它共處

曾經,演員曾之喬面臨6年零代言的低潮期,但她慢慢學會與低潮和不快樂和平共處,甚至轉換心態,認為負面情緒也是一份很好的禮物,因為脆弱教會她柔軟,懂得心疼自己,也學會如何心疼別人。
曾之喬 低潮能帶來高峰,學習與它共處

TEXT、PHOTO / CHEERS

我走過一段低潮,曾經有6年時間,沒有接到任何一個廣告代言。當時的我懷疑自己,甚至想放棄、轉行。所以,我很能感受身處在低潮中,與「快樂」失去連結的心情。 我在低潮時,看了很多書,但我認為如果要重新和快樂接上線,《我們最快樂》這本書,最能幫助你走出情緒低谷。透過作者麥克‧威肯(Meik Wiking)提出的理論和練習,真的能再次找回開心的感覺。 可能有人會好奇,我何時走出低潮?老實說,我很難給出一個確切的時間。可能有人會以為,是不是後來有很多工作找上門,所以我就走出來了?其實都不是。

當時的我,工作並不順利,但我體悟到:不紅,也是一個禮物。

 「運氣」不會每天都有,在我這行,很多超紅的人卻一點都不快樂,儘管賺了財富又如何?而在自己走過低潮後,我學會了「不去批判它」。 

我認為,沒有人知道當下是否為低潮,因為一旦沒有這個過程,可能未來的作品和話語便無法感動人。所以,我反而認為它是一份很好的禮物。低潮時,面臨不快樂的情緒,我也懂得不去評斷它,而是和它和平共處。這是很大的學習,現在的我,因此比較不害怕不快樂的感覺。

 我認為,「不快樂」也是一份很神祕的禮物,因為人在脆弱時,反而會變得柔軟,這教會我要學會心疼脆弱的自己,也懂得心疼別人。 如果你知道自己正處在低潮,這是好事,因為你已經意識到。最可怕的,是很多人不敢承認,也避而不談,於是你不曉得這個人會不會突然在某天⋯⋯情緒爆掉。我在6年前有了這個體悟後,就不再著急自己要多紅、要賺多少錢。 人生可以做的事很多,雖然當時的工作不多,但也是個很好的狀態。沒想到,當心態轉換後,工作就開始愈來愈多了。 之後,我去了丹麥,終於了解到以前的自己為什麼不快樂,也親自體驗丹麥人如何貫徹“Hygge”這個生活態度。Hygge代表一種舒適、愜意的感覺,丹麥人非常喜歡點蠟燭,我也照著做,才發現當覺得自己被困住時,燭光能幫助我平靜下來。 後來,我也找到屬於自己的Hygge:聊天、重看舊電影、和植物在一起。看舊電影是從小就有的習慣,和別人聊天能帶給我溫暖,而6年前接觸花藝後,我愛上了植物,甚至會跟路邊的植物說話,稱讚它們長得漂亮。 人活在世上,本來就會遇到很多複雜的事,感到不快樂或陷入低潮時,懂得「不批判」很重要。而我想跟你說,這些過程都很正常,並且會一直發生。人總是不斷經歷黑暗與光明,但你不會是一個人,因為我們是同在的。

 學會靜心,傾聽靈魂深處的需要:《一個人去丹麥,寫一本書》 

10年前的某天,我在自己的房間聽到有個聲音說:「妳可以一個人去丹麥,寫一本書。」那時的我剛經歷過憂鬱期,沒有單獨旅行過、沒去過歐洲,加上工作不固定,所以計畫一直停擺。但我從沒忘記這個聲音,也覺得去丹麥寫本書很酷,3年後,我硬逼著自己,踏上丹麥。

一個人在丹麥很孤單,出外又常迷路,我的個性不喜歡求救,也只得厚著臉皮、用破英文問路,真的很拙。那時沒人能說話,每天哭,但有天,突然覺得人生不就是這樣嗎?後來,我不再害怕了,並學會和自己相處,這是個性上很大的轉變。

 當時寫了很多東西,之後有出版社找我出書,但因無法呈現出我想要的形式,才延宕至今。

 過程中,我常被編輯問:「想表達什麼?」滿挫敗的,所以寫完後就哭了(笑)。這本書重新寫下我現在的體悟和回憶,唯有〈親密愛人〉這篇是7年前所寫,副書名《嘿你為什麼不要快樂》則是當時預定的書名。 

去了丹麥後,我發現,人若靜不下來,不讓感覺一直冒上來,便無法知道靈魂深處最需要什麼。我因此體認到靜心的重要性,也希望大家透過我的經驗,學會靜下來,去做真正想做的事。

【 原文於此,本文由《Cheers快樂工作人》提供,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陶晶瑩:迷惘時,弄清楚自己要當怎樣的大人

路嘉怡:談感情,至少拿出你對工作三分之一的耐性

張鈞甯:看到的是世界,但回到最後的是自己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