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TAINMENTmc愛電影

《器子》電影5看點:器官買賣議題揭開人性黑暗,每個角色內心都有秘密,直到最後一刻仍有未知真相

《器子》4月11日全台上映!以殺人直播和器官買賣的議題結合復仇、懸疑元素,開局到結束層層翻轉,是2025絕不能錯過的強檔國片!影評人愛德華將為你介紹《器子》的五大看點。

photo/ 華映娛樂

《器子》電影5看點:器官買賣議題揭開人性黑暗,每個角色內心都有秘密,直到最後一刻仍有未知真相

《器子》電影好看,愛德華覺得是2025年至今最好看的一部犯罪類型國片!如果你喜歡看復仇、懸疑劇,《器子》從開局到結束,層層翻轉,即使你已知張孝全飾演的父親是復仇角色,在找到仇敵下,到最後一刻仍有未知的真相。

這部電影的演員角色不少,而且都有作用存在性,有巧妙的設計。建議影迷觀看這部電影前,不要知道太多故事內容和演員角色身分,觀影後再來看影評,你會有更多驚喜處!

(以下有劇透)


《器子》張孝全的父親角色,有著悲慘的故事!

看完《器子》,愛德華不太想用復仇「爽劇」來形容,因為這部電影張孝全飾演的父親張其茂人生是相當悲慘,原有圓滿的家庭,女兒在三個月大時失蹤,妻子憂鬱自殺,張其茂莫名捲入殺人案,在刑警刑救逼供下,入監服刑18年後,假釋出獄繼續追查當年女先失蹤的疑點。

最後一步步找到真相,他和真正女兒相認、相處的時間卻所剩不多,故事的主角就像一幕標題寫的「原罪」,主角的人生是悲劇,不幸的遭遇,他用自己的生命拚搏,對抗一群販嬰集團的惡人,保護女兒不再遭到不幸。女兒能繼續活下去,等於是他用自己的生命為女兒換來的。

張孝全雖然和李沐再次在劇中演出父女檔,但父女情和之前《誰是被害者》不同。他詮釋的父愛角度是一種意念,在未知女兒是生是死的情形下,甚至不知誰是她的女兒下,用父愛堅定為妻女復仇。


父愛背後的人性糾結

《器子》在環環相扣的復仇劇情安排裡,「父愛」背後的人性糾結是核心,這個故事可以看到兩個父親的角色,一個是知道「女兒」身分真相,一個是被蒙在鼓裡。而對應著在一案接著一案的復仇中,張其茂的角色是主動,採取進攻的一方,尹昭德飾演的父親角色反而成了被獵殺的對象。兩個父親的舉動,各以「父愛」為名,卻有著人性罪惡的掙扎。


殺人直播到器官買賣的驚悚黑幕

《器子》電影裡有解釋片名「器子」的意思。不少嬰兒被犯罪組織視為物件,成了移植器官賺取暴利的買賣標的,稱為「器子」。電影的劇情的發展即在追查「器子」背後的組織及「器子」的下落。在故事元素上,更有殺人直播、警員收賄、器官買賣等犯罪議題。


每個配角演員,都有功能性

《器子》主要演員有張孝全、李沐、婁峻碩、薛仕凌、黃健瑋及尹昭德。他們的角色都有懸疑性,直到最後隨著真相浮出,才會連結到18年前的販嬰案和殺人案。

觀看《器子》不只要留意主要演員的角色,配角演員的角色身分更是謎團,即使出現的畫面不多,但角色連結起來即是線索。包括「頑童MJ116」小春、大淵,「五堅情」小賴、陳零九、邱鋒澤,以及大鶴、吳承洋、吳翔震、游書庭、潘君侖、梁瀚名等人演出的角色。


導演簡學彬有機會再延續《器子》未完的故事?

導演簡學彬執導的代表作是2020年的《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這部愛情電影是當年暑假檔國片票房冠軍。

從愛情片拍到犯罪驚悚的類型,簡學彬並不容易,此次他參與劇本,映後的訪談得知,為了《器子》構思了近10年,拍片因疫情中斷了兩次再復拍。可想見拍片時間拉長,演員也歷經了近5年的時間變化,要再回到電影中的角色復拍,都需要調整。

《器子》在角色銜接、故事剪接上,有彌補到時間的差距,顯見下了不少功夫。除了故事有內容,在視覺和畫面上,有韓國好評復仇、暴力劇的水準。演員李杏、黃禮豐在幾段受虐劇,有敬業的演出。

至於這部電影有無衍生「棒球隊」的另一章故事,如果票房成功,相信可以支持導演簡學彬團隊續拍下去!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