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TAINMENTmc愛音樂

專訪|東京人氣潮團 Billyrrom ft.溫蒂漫步:像風一樣,沒有既定方向!

東京「寶藏樂團」Billyrrom 於今年3月第三度來台,舉辦首次海外專場《Billyrrom Oneman Tour 2025 WiND in Taipei》。他們向美麗佳人分享專輯《WiND》背後的故事,而臺灣人氣樂團溫蒂漫步也一同現身,回顧這段以音樂交織出的跨國情誼。

採訪撰文/Lynn 現場口譯/Napiro 圖片提供/Billyrrom

專訪|東京人氣潮團 Billyrrom ft.溫蒂漫步:像風一樣,沒有既定方向!

東京樂團 Billyrrom 去年11月發行新專輯《WiND》,今年第三度來臺出演《Billyrrom Oneman Tour 2025 WiND in Taipei》,這也是他們首次在海外舉辦專場演出。消息一出票券即刻售罄,許多網友在臉書社團上發文徵票,望能一睹他們在舞台上的強大魅力。

由主唱 Mol、吉他手 Rin、貝斯手 Taiseiwatabiki、鼓手 Shunsuke、鍵盤/合成器手 Leno、DJ Yuta Hara 六個出身町田市的同鄉好友組成,挾著爵士鋼琴家 Bill Evans 與遊牧民族「羅姆人」所結合的團名透露著 Billyrrom 對音樂色彩無邊際的奔放想像。

也許是團員間的緊密羈絆,讓 Billyrrom 的作品包羅了各式各樣的碰撞——雜揉現世代的複雜情感,覆著樂團整體內建的老靈魂。Disco、Funk、Soul 、搖滾等樂風,再加上 DJ 刷碟、饒舌等多種元素的並置與融合,乍聽之下,彷彿進入六七〇年代的舞廳,卻又同時身在東京時髦的 urban vibes 中。

演出當晚,六位摩登男子的巨大能量撐滿全場。 Mol 扭著身對拍轉圈,Rin 和 Taiseiwatabiki 分別走向觀眾,在精準高站位獻上 Solo,頻向臺下粉絲傳遞眼神,一流的圈粉功力不在話下。接著以數句中文逗樂粉絲,還向臺下觀眾學習「気持ちがいい」的臺灣在地版本「送(sńg)啦!」引起一陣陣尖叫聲。

一瞬間, The Wall 被轉化成華麗的東京時空。

兩首安可曲後,還有最後的壓箱驚喜。溫蒂漫步走上臺,11個人擠在舞臺上再現〈Nightglow dreamer〉的「一期一會」場景。

回溯表演前日,他們甫下飛機便直抵練團室,行程緊湊,卻顯一派輕鬆。訪談過程中,時不時露出大男孩般的靦腆微笑,上飛機前就喝了兩罐「Morning beer」的 Mol 還開心地說,已迫不及待要回味臺灣啤酒的滋味。

當溫蒂漫步進門,小小的會議室空間立刻昇華成老友重逢的熱鬧場景,兩團終於又「實體」見面,第一個任務便是準備隔日場上的驚喜演出,全體的興奮之情不言而明。


往新的方向走去

為什麼將專輯取名為《WiND》?「 WiND 四個字代表著『 Walk in New Directions』」,除了標誌出想到各地探索演出的憧憬之外,也象徵著他們的音樂理念,持續擁抱著不確定性,前往不同方向探索。

從〈SoulBloom〉可以聽見人聲上運用特別的延音疊聲效果,夢幻又破碎的靈魂式唱腔,Mol 分享道,這是第一次嘗試整首歌寫英文詞, 「沒有任何商業性的考量,只是旋律讓我有了這樣的靈感。」以電話聲響開頭,格外抓耳的〈Call, call〉融合刷碟和饒舌不禁讓人想起千禧年的日本組合 mihimaru GT,低限反覆的電子 hook 不斷刺激耳膜,從 modern funk 展開至精彩的迪斯可,令人意外的是,這以節制撞擊華麗的巧思竟是從溫蒂漫步的歌曲〈愛的陷阱〉得來的靈感。「當初一聽到就覺得好帥!用很少的音,就做出很帥的效果!」Mol 說著便哼出了弦律。 一旁的溫蒂漫步驚喜道,〈Call, call〉也是《WiND》中他們特別喜歡的歌,光是吉他手 Rin 在前段的 Rap 就讓人印象深刻。

好奇著,這一張沒有設定界線,拋去任何定調的作品,以怎樣的邏輯安排出歌曲順序?被溫蒂漫步奉為「天才」的吉他手 Rin 有點害羞地說道,歌序是以 Cinderella(仙度瑞拉) 的故事為啟發,〈Once Upon a Night〉如童話故事的開頭,揭開了生命中只會出現一次的冒險。也許,「玩樂團」這件事對他們來說,就像坐上南瓜馬車,一路上充滿著如夢似幻的瞬間吧?

專輯第七首無人聲的間奏曲〈Devenir〉來自 Leno 從法國哲學家德勒茲的理論中得到的啟發。「devenir」(成為)並不只是成為某個固定的存在,而是一個持續且動態的進程,象徵著無止境的變化與轉化,貫穿了整張作品的核心概念。

結尾,鐘響響起,一切回到初始狀態。〈Clock hands〉的設定便是故事「番外」,是完成了十首歌曲後全體的感想總結。像風一樣,既然每個當下都在變化,便大膽接受碰撞。一趟充滿未知的精彩旅程的最後,「脫去光芒,什麼都沒有的時候,你會怎麼想?」


臺日之緣不只一期一會

究竟哪一陣風將 Billyrrom 帶來臺灣?是在「浮現祭日本篇」看了溫蒂漫步的演出後的一見鍾情?抑或是在音樂串流顯示出龐大比例的臺灣聽眾?一再出現的強烈呼喚,終讓這個熱情島嶼成為 Billyrrom 海外的第一個插旗地。

回想2024年第一次臺灣行,將海外首唱獻給台中赤聲躁動音樂祭,臺灣觀眾的源源不絕的熱情一下子就打動了他們。彼時,也再續和溫蒂漫步在日本的相遇之緣,吃鍋、喝酒、寫歌,MV 也邊玩邊拍,真建立起一段跨越海峽的友誼。

與溫蒂漫步的合作,彷彿命中註定。兩團的風格間有不需言明的默契,以聲音構成的連結,突破語言找到彼此,單曲〈Nightglow dreamer〉便在這樣的化學效應中誕生。

聽來極具挑戰的跨國製作,卻比想像中順利。起初他們擠在溫蒂漫步的練團室即興創作時,整首歌的架構便已成型。接著,Mol 和江楊兩位主唱在深夜視訊通話,數個訊息小框來來回回,將東京臺北兩地的夜晚融在想像之中。


中、日、英三種語言融匯在一首歌裡,除了情緒的轉換,還有語言本身的美感差異,初次嘗試這樣的融合,是個有趣的挑戰。溫蒂漫步的曾妮說:「只能說,中文真的是很難寫很難唱的語言!」比起日文英文,中文本身就帶有四個聲調,填詞時可能會和弦律中的高低起伏產生衝突,要設法避雷。 Mol 表示,中文歌曲讓他聽見獨特的音韻,那是截然不同的美感。

「台日友好」在兩團之間已不再只是外交口號,除了從友誼中孵育出的各種實驗與冒險以外,也見證了,音樂本身就是超越語言的存在,將他們帶往彼此。

期待再次合作嗎?他們異口同聲說:「來吧!」



Q&A with Billyrrom

Q:若要用三個詞代表「Billyrrom」?
友情(ともだち)⋯⋯菸(タバコ)⋯⋯和 Alcohol。(笑)

Q:在臺灣表演,感受上和在日本有什麼差異嗎?
和日本聽眾比起來,臺灣的聽眾顯得更自由。很多人會在台下跳舞,這個景象讓我們更能放開去演出。也觀察到,臺灣歌迷在音樂祭不只聚焦在單一演出者,而是享受在整個音樂祭的氣氛之中。日本觀眾就比較害羞,很多人看 live 時很冷靜,但回家後會在社群上面發表長篇感想!

Q:Billyrrom 的下一步是?
明年要舉行亞洲巡迴了!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