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TAINMENTmc愛音樂
2025大港開唱直擊|DEW 汪定中:「每個人都能盡情放空享受,不用想太多。」
by Lynn HSU-更新
photo/ DEW

身兼壞特?te 吉他手的 DEW,今年三月參與了SXSW(美國南方音樂節),令他意外的是,「Taiwan Beats」的表演場域不只吸引許多業界人士、策展人,還出現了許多住在美國的臺灣觀眾。「好像全德州的臺灣人都來了!」DEW 笑著說。
回臺灣後,他便首次以個人身份登上大港開唱。
曾在音樂祭舞台下作為瘋狂樂迷唱著 TRASH〈世界盡頭〉的他,這次站上舞台成為表演者,感受到的是截然不同的風景。
「出頭天」位於頂樓天臺,是整個大港開唱最靠近天空的舞台,沒有建物阻擋,可以鳥瞰樓下的市集和瘋狂的人群,傍晚微涼的好天氣正襯著 DEW 慵懶愜意的 Neo-soul 曲風,他和樂手們演到一半,夕陽斜射過來,突然有道光來為舞台增色,一切都來的剛好。不管站著坐著,每個人都進入了他輕鬆調皮的 Groove,跟著微風,在裡頭搖擺著。
對每個演出者來說,出現在大港的演出名單上,象徵著在音樂路上又前進了一步。而回望過去,DEW 的音樂生涯其實早在很久以前就開始了。
美國出生,三歲回到台灣。國中時期,正好是 Youtube 剛竄起的年代,他也架起麥克風,豎起腳架,成了初代 Youtuber。甚至,英文不只是一般優秀的他那時還成了「國中生考多益980」的新聞主角。他把外語能力也發揮到音樂上,將「情非得已」改編成英文翻唱,才子形象收穫了大票粉絲。十幾歲的青澀年紀,他便以「汪定中 Dean」這個名字嚐到了走紅的滋味。
但對現在的他來說,那時的能力根本還差得遠。「現在很常跟20初頭歲的音樂人合作,讓我有點感慨,他們的音樂能力都超強的!懂超多,我在他們這年紀時根本超菜!」那覺得有什麼超越他們的?「經歷過風風雨雨吧。(笑)」
滿載天賦的他本來如魚得水,學生時代就成名,大學就讀柏克萊大學(UC Berkeley)音樂系,看似游得順,卻沒想到畢業後回到臺灣卻落進人生低潮。2017年,他在臉書發出聲明,將過去流量飽滿的翻唱影片全數下架。本想以創作歌手的全新身份出道,簽了約卻遲遲未能發片,幾年過去,「Dean」像是蒸發了。
但他並沒有離開過音樂,而是在幕後默默累積著能量。三四年間,他參與過老王樂隊、Crispy 脆樂團的編曲,還為許光漢寫歌,以另一種步伐走在音樂道路上,而與各式各樣的人合作打磨出的經驗,讓他成為一個彈性絕佳的創作者、樂手、製作人。回顧這段偏離夢想藍圖的經歷,他笑著以「社會磨練」作結。
「DEW 其實是在這樣的狀態中誕生的,像是毀滅後的重生吧?」從 Dean 到 DEW,似乎有個難以言說的分野。骨子還是 Chill,但換上新身份後,發出的兩張 EP 便暗示著那些年來不得不的成長,彷彿白天與黑夜同時並存在他的音樂中,《NIGHTFALL》講的是失去,而《DAYLIGHT》則是迎來一個救贖,一個希望。
也許 DEW 就像迎接春天冒出的一顆露水,飽受黑夜的養分,發著初生的折射亮光。以往都是一個人獨立製作的他,也開始和許多美妙的緣分有了連結。
去年發行的新單曲〈Akirameyou〉是和攝影師好友介紹的東京吉他手 Sora Satoh 一起完成的。最酷的是,創作到製作過程間,兩人關係就像神秘的筆友,60幾封Email 來回,歌發了之後,兩人才在日本見到面。「真的就是見網友的感覺!」
近距離的默契也有,讓他印象深刻的是露波合唱團的合作。「很奇妙。」DEW 這麼形容。先是和 Jerry(李權哲)很快就找到了編曲的方向,沒想到後來第一次到工作室拜訪,對方已經把鼓錄好了。進了練團室也是直接來,很多有機的想法就自然而然迸發出來,幾個人圍著一支麥克風錄和音,〈nobody cares〉便在快樂的即興狀態下完成,順到不行。
「我覺得怎樣的過程,就會決定那首歌長什麼樣子。」
不管和什麼樣的人碰撞所產出來的,DEW 的音樂始終離不開一種天然的鬆弛感,「但又想要在裡頭說著一些什麼,make you feel something」,那些沒有明確說出來的情緒,聽眾自然會有共鳴。
而最新發行的單曲〈LaLaLa〉便是在講「每個人都能盡情放空享受,不用想太多。」其實他不是天生挾著這份鬆弛感,身為金牛座,其實很在意事情有沒有走在規劃上,一直都是效率派。DEW 坦言,自己其實很躁,「因為現在的資訊太多太雜亂了。」所以總要提醒自己要鬆、要慢下來,而他也期盼他的音樂可以讓聽眾沈浸在當下,感受自由。
We gonna turn it up tonight
Nobody goin’home tonight
We gonna live it up tonight
Let it fl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