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TAINMENT名人故事
「思悅姐」減塑裸買大挑戰!愛環保、救地球 曾沛慈 :「養成習慣要花21天,把減塑好習慣,一點也不覺得不便!」
by 派脆克-更新
採訪撰文/廖崇捷 攝影/陳志誠 造型/陳君農 化妝/Elvi Yang (DivaBeauty) 髮型/Lounes (flux reel) 場地提供/Unpackaged U商店
塑膠從製成、使用到最終腐化分解,各位知道需要花久時間嗎?以生活中常使用的塑膠袋來說,其主要成分為 Polyethylene ,並不會被微生物分解,雖然能夠使用「光降解」,但在現有垃圾掩埋場缺乏陽光的條件下,再加上塑膠袋不被分類回收,估計至少要500年至1000年才能完全消失,你能想像嗎?越堆越多的塑膠在千年後,成為這地球上的主要景象,對於後代的子孫來說,我們是否得背上千古罪人的名號呢?
而限塑政策最刻不容緩的地區,根據2017年美國海洋協會的調查報告指出,就是亞洲國家,榜上有名的包含鄰近的印尼、中國、菲律賓等地,而河川便是海洋垃圾的主要來源,更進一步研究,世界上有10條主要製造垃圾的河川,有8條便位於亞洲。縱使焚化廠能夠有效並且多功能使塑膠垃圾逐漸減少,但是也不能將其視為萬靈丹,因為相對帶來的空氣汙染,也是人類需要面對的環境保護問題。看了這麼多的數據,不管過去是否關心環保議題,心中難免感慨,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的使用,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了!
以「減少浪費」的概念出發點,更進一步延伸出綠色意識,位於台北三重的「Unpackaged」裸賣商店,概括來說是一間時與俱進的概念型社區商店,店內琳瑯滿目的商品,從食材到生活用品應有盡有,而來到此店消費的客人必需自備容器,取用需要的食材或是用品量,囊括了所有環保的概念。
平時對於環保便有相當程度關切的曾沛慈,這次要和我們一起認識這樣全新型態的消費模式,並且製作塑膠包裝以及保鮮膜的替代品「蜂蠟布」,邀請各位一起減一份塑膠,對地球多一份愛。
以「我」為中心 有效發揮影響力
首次拜訪「Unpackaged」對於她來說,一切都是相當新鮮的。「過去我從來不知道有這樣形態店家,不只是『裸賣』這樣的概念很吸引人,以陳列商品的模式來看,不會過多不必要的包裝所吸引或是欺騙,你會很清楚自己買了些什麼東西,一切都很透明公開。」「裸賣」的消費模式,事實上並非別出心裁,在歐美已經行之有年,而選在新北市三重區做為「Unpackaged」創始店,老闆黃尚衍在感情面上,有一份難以割捨的情懷,他說:「自己是三重人,從小在這裡長大,對於這區還是比較習慣,甚至是有一份使命感,因此如果要推行這樣的環保行動,我還是想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開始。」不浪費的生活態度,其實是從小受到母親的影響,黃老闆繼續說:「很多老一輩的婆婆媽媽,經常在煮飯的時候怕不夠吃,常常會煮一大堆,但是我媽不會,她總是會算剛剛好的量,絕對不會有過夜食物,這點對我影響很大,也因此某次我在大賣場用餐區,看見食物被大量浪費時,成為我開這間店的動力,用多少,買多少。」母親的觀念深植在心中,在講求減塑環保的浪潮中,黃老闆更進一步藉著「Unpackaged」去影響更多的社區鄰里,更進一步去影響更多的消費者。
養成習慣只需要花21天的時間,把減塑當作新的習慣時,那種覺得不方便的習慣,也就會漸漸遺忘了。
而沛慈在這樣的環保意識中,企圖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家人都說我很像糾察隊,尤其是我妹,如果出去買個早餐回來,讓我看到有塑膠袋的話,就會被我唸個半天,當店家順手提供塑膠袋時,我也會柔性地勸導,雖然短時間內看起來效果不大,但久而久之,就會變成一種生活模式,一種對環境友善的態度。」沛慈半嚴肅半開玩笑地說著。
改變生活模式 養成好習慣
一次塑膠製品的產生與使用,不外乎就是人們為了方便而生產出的非生活必需品,塑膠袋、吸管或是免洗餐具等,在便捷的前提下,造就了人們的惰性,久而久之方便到了人類,卻苦了這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以及生態環境,而這些因果循環,最終還是得回到人類身上,沛慈說:「我常常會和身邊的朋友說,你們知道那些海洋生物因為塑膠垃圾多可憐嗎?還有海龜甚至因為吸管插住鼻子不能呼吸!我一直覺得這就是習慣問題,如果這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塑膠袋、塑膠吸管,你出門的時候準備重複使用的生活必需品,你可能一點也不會覺得麻煩,因為這就是你生活的一部份,跟呼吸一樣,沒有人會覺得呼吸很麻煩吧!」
黃老闆接著說:「開店至今兩年時間,是很辛苦的沒錯,因為環保概念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但是這一路走來,不管從消費年齡層下降,或是當更多人願意自備容器來購物的時候,這代表著消費者的習慣漸漸被改變,從被動轉變成主動,自己的理念同時也獲得更實際的認同,你就會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沛慈補充道:「我看過一篇報導,養成習慣只需要花21天的時間,換句話說,把減塑當作新的習慣時,那種覺得不方便的習慣,也就會漸漸遺忘了。」
從被動到主動 環保其實很簡單
拍攝當天是7月天難得無雨的午後,非假日週間的客人三三兩兩,看來都是年輕面孔,大約25至30出頭,縱使黃老闆說店內女性消費者要比男性客人比例較高,但是在拍攝期間,上門的都是男性消費者居多,他們帶著自己的容器或是食用級布袋來買乾果、白米還有洗滌用品,有一樣相當特別的「容器」,也是現在減塑生活中相當風行的一樣自製型產品,黃老闆說那叫做「蜂蠟布」,蜂蠟布顧名思義,便是一種以蜂蠟蠟封的布料,它在加熱塑形後,使布料產生硬度,就可以拿來包裹食物,如飯糰、三明治等等,更能代替保鮮膜,防止食物腐敗。
製作蜂蠟布事先需要準備蜂蠟、有機荷荷芭油、有機棉布以及平底鍋,作法也相當簡單,先把平底鍋小火加熱後,加進三滴荷荷芭油,然後將蜂蠟放進鍋中溶解,等到出現蜂蠟汁液後,將棉布放入鍋中,並將蜂蠟平均塗抹在布料上,完成後將蜂蠟布取出風乾3分鐘,輕輕鬆鬆便能完成一塊。黃老闆說:「自製蜂蠟布的使用期限大約是3個月,可以用水洗沒有問題,然後還能再次重新製作使用。」沛慈說:「這樣以後買早餐就不需要紙袋裝了,直接請老闆幫我把火腿蛋或是漢堡用這個包就可以啦!(笑)」
蜂蠟布材料:蜂蠟、有機荷荷芭油
1.將蜂蠟與荷荷苞油加熱融化
2.將蜂蠟汁液平均塗抹在棉布上
3.將沾有蜂蠟的棉布風乾3分鐘
4.蜂蠟可捏塑成需要的形狀
持續做對的事
「Unpackaged」雖然位在三重,但對於台北市區的消費者來說,距離並不會太遠,相隔不遠的對街上,便有一間連鎖型大賣場,在某種意義的程度上,似乎有種新舊消費習慣以及環保意識拉鋸的概念,說是宣戰不符合黃老闆親和的性格,他說:「希望有更多的人來接受、或是實行這樣的消費模式,儘管人數或是營業額數字上升非常緩慢,可是我們都不能放棄機會,只要是知道自己在做對的事情,就不會對未來感到灰心,環保絕對會為我們帶來更好的生存契機。」連動社區的環保意識推動,減塑不只是黃老闆對於地球的關懷,更是對家的愛。
只要是知道自己在做對的事情,就不會對未來感到灰心,環保絕對會為我們帶來更好的生存契機。
而在《我們與惡的距離》後,沛慈即將在8月份推出全新專輯《謎之音》,沛慈逗趣地說:「這張全新專輯更能看到我的內心深處,完全無添加的曾沛慈,希望大家看見更真實的自己。」就跟環保一樣,持續做自己喜歡的音樂,自己覺得對的事,相信這個世界因為有這樣的努力,也會越來越好的。
◎減塑裸買 支持度大調查◎
綠色和平組織委託調查結果,82%的民眾支持賣場主動減少使用塑膠包裝,77%的民眾願意購買裸裝的生鮮蔬果。而零售業積極搶攻的30歲以下年輕族群,也分別有82%希望賣場減少使用塑膠包裝,73%的人願意買裸裝蔬果。最後,也有多達77%的民眾支持政府立法減少塑膠包裝的使用。
資料來源:綠色和平組織
◎台灣「減塑政策」推行日程表◎
2019~2020
禁止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所有餐廳禁止提供塑膠吸管、自備飲料杯實施優惠
2025
全面限用塑膠袋、塑膠吸管,民眾須自費購買
2030
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商家不得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