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TAINMENT名人故事
Social-Cover封面人物|劉以豪,我的 Chill 快樂學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by 花漾543-更新
採訪撰文/Birdy 造型&企劃/Quenti Lu 攝影/Huan Kao Kuo 化妝/Bella 髮型/Driven/Yun 造型助理/Poga Lin、ZZJ

一月的北海岸,和煦陽光和東北季風正在進行一場拉鋸戰。劉以豪像個乾淨的逗號,在海邊的巨岩和樹林間自在穿梭,輕快俐落地擺出各種對著鏡頭「傳遞某些內蘊情緒」的姿勢,但他實際上的話並不多,只有在進行訪談時,誠懇仔細地處理那些朝他迎頭而來,關於演藝工作或人生的各種問題。
這個笑起來眼睛瞇成一條線,渾身散發萌感的大男孩,以男模之姿踏入演藝圈其實已經是十八年前的事了。細數他這些年的作品,從《我可能不會愛你》《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我們不能是朋友》,甚至還和李昇基一起出演 Netflix 綜藝節目《Twogether》,成為女生心中最可靠「白富帥」的螢幕代表,用「金童」來形容他理應十分貼切。
其實不然。「我剛入行的時候,提款卡是不敢交給媽媽的!」為什麼?「因為沒錢啊,我很怕底被媽媽看穿了。」他笑說。
努力很重要,但機緣和幸運也一樣重要,只是它們是不可控的。
演員這行得靠天吃飯
回憶起初入行那時的生活,幾乎每天就是試鏡、試秀、跑通告的反覆日程。「我身高180、體重68、興趣是游泳、畫畫、彈吉他。」他重新演繹著,像機器人一樣唸出當時的自介,像在回頭窺看另一個人的人生。天生帶著一張好看的臉,讓他很快成為廣告寵兒,但一年下來平均月收入只有兩萬出頭,他說想請媽媽吃一頓大餐,媽媽還反倒擔心起他錢不夠用,叫他省著先。
也許不是金童,但劉以豪還是認為自己是幸運的人,一直都有新的事情讓他保持忙碌。「都會順利地慢慢前進,不會有停滯到讓我感到絕望的狀況。」他認為不論是模特兒或演員,其實都是偏向「被選擇的一方」,不是說付出多少努力就能換來多少關注,「我們是靠老天吃飯的一行。」他說:「努力很重要,但機緣和幸運也一樣重要,只是它們是不可控的。」
他繼續打個比喻,就像,今天要拍哭戲,是要努力準備一個情緒才能哭得好嗎?有時候不是用力就能成真,它真正需要的是放鬆,那到底什麼是放鬆?答案沒人知道,一切都是抽象且未知。他說他很早就看透這一行,語氣帶著長者的睿智說出「我都要三十八歲了。」但其實沒人知道,三十八歲男人該長成什麼模樣,洞悉事理或是幼稚放縱。但是劉以豪對於心中那個自己,始終有一個不太偏離軌道的輪廓。
「人們常常想著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他冷不妨地丟出這個大哉問:「我覺得是為了快樂。要找到快樂不容易,但你必須要快樂。因為一旦你快樂,狀態就會好,可以進而影響到很多人,這超越了『我圖個快樂就好』這樣的概念。當你好,你就會散發出好的能量──以活得透徹的目標去進行,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然會很容易頹敗破爛,與其這樣,何不試著抓取某種可認定的正能量,讓自己過得比較舒服呢?」
新戲演媽寶卻好自在
他與柯佳嬿首度合作的 Netflix 新戲《童話故事下集》,最近成為許多人的討論熱點,導演李念修在訪談中開宗明義說了:「我想要看王子和公主過著永遠幸福快樂的日子『之後』會發生什麼事,那才是最刺激的。」這故事聽起來,就展現出令人期待的各種不妙。
於是劉以豪這次拋去以往深情多金小狗眼的男主角人設,演活了全天下妻子心中的大忌「媽寶」──曾學友。從事著工程師的職業,生活習慣很欠叮嚀,什麼大小事都要問過媽媽⋯⋯的角色設定,可說是他史無前例的破格喜劇演出。導演給了演員們很大的創作空間,可以根據現場狀況修改台詞和調整表演方式。「我記得第一天彩排時,導演一開始還因為覺得我們跟他想像中的角色不太一樣,而有點緊張,我跟柯佳嬿就說:『這只是第一天而已,相信我們。』」後來導演決定放手讓他們用自己的性格和理解去發揮。
他盡可能以自己的經驗和血肉去塑造友友這個角色,當然有時候不小心笑得太燦爛,會被導演提醒:「欸,那個劉以豪跑出來了。」但劉以豪說,他在這個《童話世界下集》中活得非常自在,畢竟能遇到能讓每個人都自在舒坦,遇到問題困難能一起想辦法解決的劇組,其實很少,也讓他從中獲得了很多成就與樂趣。
「我真的好像跟友友活了一次的感覺。」和這個角色一起邁入婚姻、考慮生子,提早體驗了各種他在現實中還未能體驗的人生里程碑。「開始的確覺得此男太廢、太沒主見,怎麼可能都沒有自己的想法?本來是很抗拒的,但越演就越能夠理解他的內心世界在想些什麼,他的價值觀就是想讓大家都過得好好的,才把自己的聲音壓到最低。」至於現實生活中的自己,則是屬於跟媽媽會互相討論商量的兩個個體,「我媽很好笑,以前交女友的時候,我媽都說:『一山不容二虎。』意思是孩子長大了,能有自己的空間並且彼此尊重,才是最好的事。」
被植物和咖啡圍繞的生活
最近愛上植物的劉以豪,喜歡自己挑、自己種,像秋海棠、火鶴、龜背芋這樣的觀葉植物,尤其讓他感到療癒,日常也愛去逛植物園或溫室,或許大家還可能在如植物界嘉年華會的假日建國花市中巧遇他。另外,原本每日都會喝手沖咖啡的習慣,在朋友建議他考 CQI 咖啡品質鑒定師的證照後,花了一個星期狂喝咖啡上課補充知識準備應考,抵達考試現場才發現是屬於門檻偏高的咖啡考試,身邊充斥著各大公司派來進修的專業咖啡人員,只有自己是跨了很大的圈子來參與,他說:「在填寫報名表中的職業別和職位時,我填寫了娛樂業和國際業務,當下想著,如果考試是高階專業程度,那我應該就不會參加。」話雖這麼說,但認真的他依然成功拿到了認證。
也許日後會因為擁有 CQI 咖啡品質鑒定師的證照資格,尋覓一個舒適場域來開設咖啡館,又或者只是純粹享受品味咖啡的樂趣⋯⋯都影響不了他開啟生活的儀式:每天起床先喝杯水,接著燒開水、選豆、磨豆,然後去照料一下植物,跟它們說說話、澆澆水⋯⋯令人想像起來充滿了如廣告般的生活碎片畫面感,那些紓壓、療癒、純粹就能離他要的快樂很近。就算生活偶有不如意,想放下的焦慮不時跑出來攪局,劉以豪笑說:「讓自己盡量朝 Chill 靠近一點,也是一個讓情緒平衡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