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TAINMENTmc愛追劇
《俗女養成記》給40歲女人的人生哲學:「只要心態正確,任何選擇都沒有好壞!」
by Bee-更新
撰文/奶媽Naima 圖片提供/華視
由謝盈萱主演台劇《俗女養成記》昨(1日)播出完結篇,該劇講述39歲上班族陳嘉玲歷經愛情、家庭和事業的種種衝擊,如何在傳統社會價值觀的擠壓下,與一事無成的自己握手言和。由於劇情寫實卻又不失詼諧,開播後收視率節節攀升,首週收視甚至超越《我們與惡的距離》,順勢捧紅一眾演員。
《俗女養成記》之所以紅,在於女主角陳嘉玲的遭遇並非象徵個人,而是整個大環境下、年過40歲女人們的共同處境。雖然現在講述女性力量崛起的作品何其多,但從《俗女養成記》的劇情中,我們依舊見到在整個華人社會裡,女性還是被許多條條框框限制,從身體到心理無一不包。
延伸閱讀
這麼多規範下,40歲的女人還能做什麼?也許從陳嘉玲的故事,我們能夠找到答案。(以下劇名簡稱《俗女》)
《俗女養成記》學會的事
40歲的我,學習與自己和解
《俗女》最被網友津津樂道的鏡頭,就是女主角陳嘉玲在回家途中上演的「悲傷五階段」。眼見自己39歲還在當特助,沒車沒房就算了,連感情都沒有著落,陳嘉玲忍不住悲從中來,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說:「我已經40歲了,沒有公司會栽培我,我也沒有辦法轉行了,我能夠做什麼?」、「我年紀大了,沒有力氣談戀愛了,要花多長的時間去遇到一個人,然後進入一段關係。」
無論男人女人,到了40歲都會希望自己能有所成就,就像陳嘉玲當初北漂打拼,無非是嚮往能變身為精明幹練的女強人,但20年過去卻發覺想像與現實落差太大、難掩失落。
很多人其實從學生時代開始,都不太知道自己夢想是什麼,畢業後就是找了份工作做下去,一生就這麼過了。坦白說這沒什麼不好,但人們之所以會失落,就是因為對未來多少有些期待,但實力或運氣有限,無法達到心中期望,再加上與同齡人的比較心態,失落感被加倍放大。
筆者認為,很多事情就是盡力就好,如果有想追求的目標,那就放膽去做,沒有的話就活在當下。若是兩條道路的結果仍不如預期,溫柔告訴自己:「沒有關係,你已經做得很好了!」接納那個很努力、有點缺陷的你,你永遠是最獨特的。
40歲的我,勇敢離開不適合的感情
陳嘉玲原本有個交往多年、論及婚嫁的男友,卻因為準婆婆干涉太多,男友都擺爛不管,讓陳嘉玲感到不自在,最後提出分手。雖然分手後的陳嘉玲把自己灌得醉醺醺,被朋友們認為「很可憐」,不過筆者覺得她放飛自我、離開一段不適合自己的愛情是件很勇敢的事。
看過許多身旁女性好友的例子,一但過了30歲、身旁有交往多年的男友,她們都不敢輕易提分手,也會把對方當成是結婚的「準對象」,便刻意忽略另一半的缺點、勉強自己去接受,只因擔心分手後找不到更好的,又或許是找不到下一個。
曾看過一句話「只有想結婚的人,沒有想結婚的年紀」,40歲的我們不該被年齡禁錮,框住我們對於理想愛情的需求。明知不適合硬要踏進婚姻,到頭來苦得只是自己,單身反而更好!
無論20歲、30歲還是40歲,我們總會經歷成長的迷惘。只是40歲的人,總是被外界(還有自己)認為沒有籌碼去改變,可是那只是一種假象,所有問題都是出在心態轉換,只要放下一些不必要的自尊,別太過在意他人眼光,堅持自己認為對的、舒服的選擇,無論結果好壞,親愛的,那都是對妳最好的選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