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風格專題
時裝週是什麼?一年到底有幾個?跟上四大時裝週期常識解析,一次搞懂Fashion Week是什麼!
by Kris Lin-更新
圖片來源 / DR、Instagram

時裝週(Fashion Week),全球時尚產業重要盛事,每年定期於世界各大城市舉辦、發布,是設計師、品牌、買家、媒體與時髦精最重要的市場與平台。時裝週的核心意義在於展示品牌的最新系列設計,以及設計師所預測下一季的潮流趨勢,這會直接影響全球市場的消費導向。而隨著時間演變與推進,時裝週的運作方式、規模與影響力亦隨之變遷,最終形成今日享譽全球的四大時裝週——巴黎、米蘭、倫敦與紐約。
四大時裝週的誕生與演變
1. 巴黎時裝週(Paris Fashion Week)
首屆:1973年(但可追溯至19世紀的高級訂製服傳統)。巴黎一直都是時尚之都,擁有悠久的時尚歷史。早於19世紀,彼時由英國設計師查爾斯.弗雷德里克.沃斯(Charles Frederick Worth)開創了高級訂製服(Haute Couture)的概念,而至20世紀初,時裝展示則改以沙龍形式進行分享。1973年,法國高級時裝公會(Fédération de la Haute Couture et de la Mode)正式創立巴黎時裝週,將高級訂製服、成衣時尚與男裝系列納入規範。巴黎時裝週是四大時裝週中最具指標性與前瞻性的,以突破性設計影響全球,耳熟能響的包含知名百年時裝屋香奈兒(Chanel)、迪奧(Dior)、聖羅蘭(Saint Laurent)、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等。近年來,巴黎時裝週擴展至更多元化,納入環保時尚與數位時尚元素。

2. 米蘭時裝週(Milan Fashion Week)
首屆:1958年。米蘭以精湛工藝和高品質製作聞名,特別擅長皮革、剪裁與高端布料。1958年,由義大利國家時裝商會(Camera Nazionale della Moda Italiana)發起,米蘭時裝週正式誕生,成為義大利品牌展示其精湛工藝與奢華風格的重要平台。米蘭時裝週以「義式優雅」與「精湛剪裁」著稱,尤其近年來強調可持續時尚。代表品牌包括普拉達(Prada)、古馳(Gucci)、凡迪(Fendi)等。
3. 倫敦時裝週(London Fashion Week)
首屆:1984年。倫敦時裝週由英國時尚協會(British Fashion Council)創立,以創新、大膽前衛著稱。相較於其他時裝週的商業導向,倫敦時裝週更強調實驗性與青年文化,倫敦是街頭風格與次文化的發源地,特別影響青年時尚與設計趨勢,因此也培育許多新銳設計師,一如彼時的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薇薇安.魏斯伍德(Vivienne Westwood)與2008年由Jonathan Anderson創立的 JW Anderson。
4. 紐約時裝週(New York Fashion Week)
首屆:1943年(當時稱為Press Week)。紐約時裝週其實是四大時裝週中最早正式成立的,起源於二戰期間由時尚公關艾莉諾.蘭伯特(Eleanor Lambert)所創辦,當年目的是想讓美國設計師不再依賴巴黎時尚。到了1960-1970年代,羅夫.勞倫(Ralph Lauren)、卡爾文.克萊(Calvin Klein)等品牌創立後自此奠定美式簡約風格。近年來,紐約時裝週強調多樣性與包容性,推動社會議題與永續發展。
春夏時裝週與秋冬時裝週系列
時裝週一場接著一場,到底怎麼區分?首先,讓我們從大家所熟知、一年兩次的春夏與秋冬時裝週開始說起吧!分別於每年2-3月、9-10月舉行的春夏與秋冬系列,正是俗稱的「四大國際時裝週」,而這四大則分別是擁有許多新生設計師的商業城市—紐約、偏重前衛風的先鋒領者—倫敦、世界著名的精湛傳統工藝—米蘭、和集結各大奢華百年時裝屋—巴黎。
設計師們皆擁有六個月的時間準備及發表下一季的流行趨勢,包含服裝、配飾、妝髮,而通常在時裝週過後的六個月就能在店裡購買到當季最新的商品(如於去年九、十月於春夏時裝秀上發布的新品,在今年春夏季節就可以在店裡買到 )。
但自2016後,部分品牌跳脫原訂框架,推出“即看即買(see-now, buy-now)”,像是Burberry、Max Mara、Alexander Wang、Tommy Hilfiger(Tommy Hilfiger近期考慮工匠的時程與布料及手工製品的製作期,告別即看即買時裝秀)等都陸續跟上這波走向,而顧名思義的,消費者無需等上近半年的時間,便可立即在秀後短時間內、甚至隔日就能於官網和門市買到熱騰騰的新品,對業績的成長確實提升,但相對的,仍然有不少品牌認爲這項作法減少了消費者對商品的等待期望值,之間包含的無法預測也是拒絕採用的原因。
早春(渡假系列)時裝週與早秋時裝週系列
然而在“即看即買”效應崛起之前,為了填補春夏與秋冬時裝週間的空白期,於每年5-6月發布的早春系列、和12-1月發布的早秋系列正式誕生了,而最早啟發這項模式的正是大家心中的經典時尚人物—Coco Chanel。西元1920年時,Coco Chanel為了讓那些在冬日裡去熱帶島嶼度假的巴黎貴婦們能帶上新衣裳去旅遊,特別推出早春系列服裝,此舉不僅填補了等待空窗期,也成功地帶來額外的商機,因此早春系列又稱作早春度假系列(又稱Resort或者Cruise系列)。
和先前提及的四大國際時裝周相比,除了服裝上的設計因民航的普及,越來越多貴婦們選擇出國度假,而為了因應氣候的變化,服裝款式上相較實穿許多。
而最大的不同就是早春及早秋系列並沒有固定的發表城市,通常皆以設計師當季的靈感來源,抑或和品牌歷史故事有關聯性的,像是老佛爺Karl Lagerfeld下的Chanel早春大秀,至今已遍及凡爾賽、杜拜、首爾、洛杉磯、德國、南法等城市。
但也不是所有品牌皆選擇舉辦秀場,而是以Look Book的方式呈現設計作品。
春夏與秋冬高級訂製系列
最後要介紹的是時尚設計中的夢幻奢華逸品—高級訂製服,誕生於19世紀中葉的高級時裝定製(Haute Couture),一直以來都是極高標準的象徵,除了符合資格需要是巴黎高級訂製服工會(Chambre Syndicale de la Haute Couture)的一員,還必須在巴黎設有工坊、15名以上的工坊專業人士、每季發表數量至少35 套,且每半年皆會重審一次,所以說能成為正式名單中的一員無疑是最高榮耀,而幾個大家耳熟能詳、受到認可的品牌只有Chanel、Christian Dior、Givenchy、Jean Paul Gaultier...等不到15個的稀少數。發表日期通常都在每年的一月和七月時。
最後再透過 Chanel 2024/25秋冬高訂系列的影片,一窺其精緻美學和精湛的工藝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