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風格專題

崩解或轉型?後疫情時代,時裝產業的未來之路又該怎麼走

新冠肺炎COVID-19改變你我的日常,更衝擊全球時裝生態,而時裝產業的未來又將如何發展?

Edit/Kate Text/Clare Press Source/Marie Claire Australia、Instagram

崩解或轉型?後疫情時代,時裝產業的未來之路又該怎麼走

時裝日常逐漸失速

七月向來是造訪巴黎最好月份:溫暖的氣候、充足的日照、土耳其藍一般的天空。每年此時,也應該是全球時尚評論家與買手,前往巴黎並展開日曆上滿滿行程,親炙高級訂製服發表活動的時節。2020年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傳染疾病疫情—新冠肺炎COVID-19,打亂了所有人的步調:旅行與集會不如從前安全,居家隔離政策則影響精品工坊/工匠產量,實體走秀紛紛取消。

延伸閱讀

背心,Bassike;牛仔褲,Claudie Pierlot,圖片來源Marie Claire Austalia
背心,Bassike;牛仔褲,Claudie Pierlot,圖片來源Marie Claire Austalia


致時裝產業的公開信

其實,早先於年初舉辦的秋冬時裝週開始,COVID-19的影響與相關話題就逐漸擴大發酵。時尚道德倡議組織(UN Ethical Fashion Initiative)在二月發表的一篇社論文章(op-ed),就針對時裝週的特殊生態公開寫道:我們需要的是讓人們可以去思考未來的活動,但是目前為止,面對危機的我們正在迅速走向滅絕。五月,比利時設計師Dries Van Noten、美國設計師Tory Burch、英國百貨龍頭Selfridge…聯合簽署 「致時裝產業的公開信」,疾聲呼籲相關人士正視時尚產業的不合理現象並制定積極計畫,如調整女裝與男裝商品的季節性與流通量,減少旅行和不必要的浪費,提倡永續環保以及利用數位技術增加創意互動。

延伸閱讀


全新思維與工作模式

Tory Burch說:時裝行業未來將有怎樣的轉變,現在看來一切還言之過早,然而,勢必要有所改變,我們正在歷經思考的時刻和革變的催化,新冠肺炎促使我們尋求新的思維和工作方式,我一直想到「少即是多」的概念,我們必須更慎重面對眼前的選擇,並且要確保一切的背後都有更深遠的意義。幾個月前我們決定不參加九月份的時裝秀,我們想要回到一種更加謙遜的狀態。發展數位化則是一部分策略,令人驚訝的是,我們所有人都適應得很快。現在,創造力、創新和敏捷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現在的我們還在尋找平衡,實境發表活動是否是必要的?全面轉型數位?一切都還沒有定論,唯一能確定的,是數位技術確實提供了不同的機會,不論是從購物消費到展示新品,甚至有機會成為未來實體時裝秀的關鍵元素。


時裝週的開放式未來

Simon Lock 在25年前創立了澳洲時裝週,他評論道:時裝業必須考慮氣候危機並加速改變。二月份,他與Carbon Trust聯手公布一份四個主要時裝週(紐約、倫敦、巴黎和米蘭)對氣候影響的報告。根據調查發現,在過去12個月裡,來自2697個零售組織和5096名成衣設計師參加活動的碳排放總量達241,000 tCO2e,等同於點亮紐約時代廣場58年。他認為,時裝週舉辦的真正目的在過去幾年之間已經大大淡化了,如今更加注重消費者和社群媒體內容。於是,他提出一個討論題:我們真的需要如此大量的旅行?

延伸閱讀


另外,來自澳洲時裝週協會(Australian Fashion Council)的Leila Naja Hibri表示:我們仍認為召集設計師、媒體、相關人士於一堂慶祝創意是非常重要的,不過我們真的需要在全球各個城市舉辦這麼多時裝週嗎?我不知道,可以全部以數位虛擬模式來取代嗎?大概吧,但這有點像在說:你想在不去劇院的狀態下看戲劇嗎?並非所有品牌都需要展示會,我們更應該為新生代設計師、學生、尚未被發掘的才華人士騰出更多空間。還是,我們為何不創辦時裝版本的奧運會呢?我認為我們都需要reset重新設定,許多人在生產超過所需要的產品,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需求不同步,例如,消費者似乎更傾向購買能長時間配戴的經典款,我們應該要根據季節性、產品系列、折扣方式來改變工作模式與產業系統。



澳洲品牌MacGraw共同創辦人Beth與她的妹妹Tessa,補充說:我們一致認為時裝業的步調長期以來都太快了,當我們被迫遵守這個瘋狂的時間表的同時,我們又該如何設計具有美麗故事性、更有意義且符合道德供應鏈的收藏級作品呢?


警鐘響起

新冠肺炎的出現就像一記警鐘,我們為什麼不重新定調節奏呢?在後疫情時代,時尚從事人員都期待,也需要重建一個更具有責任感的行業,並時時將對地球、環保、產業、社區、客戶端的責任放在心上,最重要的是,帶回對世界有重要影響,關於時裝一切的魔力和創造力。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