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風格專題

【時髦CEO】時尚與奢侈品產業成長放緩,品牌集團祭出「轉生術」挺進2025年

精品市場成長放緩,不僅是經濟環境波動的短期現象,更多是結構性的改變。就連精品帝國LVMH也積極調整策略,以求穩健應對動盪局勢,各大品牌如何在挑戰中尋找轉機,是2025年時尚產業的關鍵議題。

Text / Shu Yin Kuo Photo / DR

【時髦CEO】時尚與奢侈品產業成長放緩,品牌集團祭出「轉生術」挺進2025年

無論勢頭起落,必定都在榜上者,Bernard Arnault必是其一。還記得6月份讀見Arnault登上《彭博商業周刊》封面故事,題約「The House of Arnault」,難得這位精品業鉅子接受媒體深度剖析的專訪,並願意談及家庭成員,「我有五名家庭成員在集團內工作。且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他們當中是否出現一位有能力的人,接管整個集團。」大張旗鼓之勢,其實是為緊接其後(集團傾金襄贊)的巴黎奧運鋪陳。

Bernard Jean Étienne Arnault,LVMH集團的董事長和CEO並持有51%的股份。
Bernard Jean Étienne Arnault,LVMH集團的董事長和CEO並持有51%的股份。

奧運煙花燦爛後不過數月,Arnault仍是產業面話題人物,只是隨著市場環境變化,他的財富版圖也迎來新的挑戰與調整。2024年對於精品和奢侈品產業是相對低迷的一年,相較於歷經大疫年間與疫後的快速成長,漲幅明顯放緩。《彭博社》去年底總結LVMH、L’Oreal、Kering三大鉅子約700億美元(約新台幣2.2兆)損失,Bernard Arnault在「億萬富豪指數(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從曾經的首富降至第五,於去年500位世界首富身價縮水最明顯。除了Miu Miu、Prada、Hermès等少數營收熱市之外,絕大部分品牌皆面臨挑戰,也因銷售額、股價下跌備受討論。2024年精品業面臨衝擊,《彭博社》、《The Business of Fashion》、《富比世》等關注產業脈動的媒體皆陸續發表總評,歸咎原因,除了全球局勢牽連泛洲際市場,品牌和集團面對新興消費世代的方針和觸角,也是牽動之因。


奢逸產業成長放緩的「結構性」因素

《富比世》主筆、現任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教授Stéphane JG Girod在專文〈Why The 2024 Luxury Downturn is More Structural Than Cyclical〉分析,指出低迷現象並非週期性,而是「結構性」,被譽為「精品業績推進器」的中國市場去年面臨房地產泡沫問題,進而影響消費行為;又經濟消費放緩,消費者目標從高奢品轉向其他選擇,擠壓國際品牌生存空間。另外,精品巨頭展店速度驚人,LVMH旗下展店數在2023年增長7%(6,000多間),相較2016年3,948間增長54%,聲勢浩大,卻與奢逸品之所以投人所好,在於其「珍罕性」的本質相悖。又疫年後精品品牌大幅漲價的現象也多有討論,根據《BoF》統計,Dior同類品項在2019至2024年間最高漲幅70%,而Chanel則近60%。

置產、收併、融資  

《The Business of Fashion》與麥肯錫顧問公司合作發表的〈2025年時尚產業報告(The State of Fashion 2025: Challenges at Every Turn)〉,斷定2025年奢侈品產業增長依然放緩,預估2026年底才有復甦之象。然而,經營者不願也不可如止水,去年底便陸續看見品牌和集團紛紛透過新購、融資尋覓轉生之術。


2024年12月底《彭博社》報導LVMH購下坎城一處莊園宅邸古蹟,內有12間客房配置,成交價4.65億歐元(約新台幣15.8億),未來將作為品牌活動如坎城影展盛事、貴賓招待、新品發表等用途,為當地不動產交易寫下有史以來最高價紀錄。不動產交易,已是近年精品集團熱衷投資的產業之一,將精品、奢侈品的售後服務,提升到「實際體驗」層次。路威酩軒集團於2023年投資不動產交易共計24.5億歐元(約新台幣834億)。而在頂奢酒店版圖,繼白馬莊園、貝夢德之後,去年底購入法國一小眾精品酒店Les Domains de Fontenillle 20%股權,成為最大股東。Les Domaines de Fontenille旗下共有11家酒店,創於2016年,創始店式位於普羅旺斯一座建於16世紀莊園宅邸,內有酒莊,因此定下日後品牌走向——饒富深厚歷史底蘊的宅邸,營造私人住居體驗。

不動產之外,美妝研發部門LVMH Recherche與生物技術公司Integrated Biosciences建立夥伴關係,欲以「合成生物學」和「人工智能」為主力研發方向。鐘錶領域大件事,莫過於耗費巨資,讓旗下鐘錶品牌泰格豪雅(TAG Heuer)自2025年起取代勞力士成為F1一級方程式官方贊助商,全新廣告宣傳更鋪天蓋地以We Are Back 重述泰格豪雅與賽道歷史過往,繼往開來。斡旋其中關鍵人物之一是Arnault三子Frédéric Arnault,現任鐘錶部門總裁;他在初出茅廬,2017年起踏入父親精品帝國任職,隔年擔任TAG Heuer策略與數位科技總監,後晉升為執行長,去年初走馬上任鐘錶事業部們總裁。TAG Heuer在他執掌期間,陸續簽下網球明星大坂直美、萊恩.葛斯林為代言人,2023年攜手保時捷推出聯名腕錶,戮力打造泰格豪雅在價位和形象上的提升。

TAG Heuer曾在1971年成為第一個贊助F1大賽車隊的鐘錶品牌。誌慶一級方程式大賽慶祝75週年,TAG Heuer將取代勞力士,2025年再次成為官方計時合作夥伴。
TAG Heuer曾在1971年成為第一個贊助F1大賽車隊的鐘錶品牌。誌慶一級方程式大賽慶祝75週年,TAG Heuer將取代勞力士,2025年再次成為官方計時合作夥伴。

時尚版圖最新收購案則是日本Kapital證實為LVMH集團跨國私募股權公司L Catterton併購。Kapital出日本以丹寧牛仔褲重鎮岡山縣倉敷市兒島區,以精湛丹寧工藝、岡山牛Blue Blood美譽、取材日本民間製服工藝、轉化時下潮流美學符號塑造品牌形象。收併後的Kapital或將隨集團方針步入全球性展店模式,如何維持適度量產、以保有工藝重在珍罕難得的平衡,值得關注。

Kapital
Kapital

Prada集團去年營運表現成績亮眼,上半年淨營收25.49億歐元(約新台幣868億),零售達22.63億歐元(約新台幣771億),增長18%。旗下品牌Prada在第三季零售較去年同期增長2%,Miu Miu增長逾一倍(105%),在整體表現遲緩的局勢格外令人欣羨。1月中更傳出集團考慮收購Versace的消息,Versace母公司Capri Holdings近期面臨銷售下滑,去年11月Coach母公司Tapestry宣布終止85億美元收購Capri的交易,始傳出Capri未排除出售旗下品牌包括Versace和Jimmy Choo在內的可能性。

Miu Miu 2025春夏系列形象廣告。
Miu Miu 2025春夏系列形象廣告。
Miu Miu 2025春夏系列形象廣告。
Miu Miu 2025春夏系列形象廣告。

2024年股價自年初下跌逾40%的開雲集團,正積極轉生。據《彭博社》去年底至1月中報導,開雲集團將在2025年初透過房地產交易減輕財務負擔,該筆交易包括集團於米蘭、紐約、巴黎等處的地產物業,總價預估42億美元(約新台幣1,375億)。最新消息是透過與私募基金Ardian組成合資公司,已出售巴黎三個物業的部分股權,預估收益8.37億歐元(約新台幣285億),集團僅保留上述物業40%股份,與Ardian採共同持有,既能持續保有獲利,同時減輕集團財務負擔。

Cartier母公司Richemont逢耶誕假期後豐收,1月16日宣布上季銷售額攀升10%。
Cartier母公司Richemont逢耶誕假期後豐收,1月16日宣布上季銷售額攀升10%。

Richemont耶誕假期後大獲豐收,因假期期間買勢強勁,1月16日宣布上季銷售額攀升10%(62億歐元,約新台幣2,110億),締造單季新高,除了亞太地區以外,其他地區皆呈現兩位數成長,倒是為2025年點亮一絲曙光。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