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藝術
一場追逐光影的雙城記!周東彥劇場作品《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4D浮空投影夢幻開演
by a 編-更新
採訪撰文/林侑青 攝影/Cheng Chen
深邃的黑裡,傳來陣陣海潮聲,兩個沉睡的旅人,一個來自台北,一個來自哥本哈根,他們相遇,醒來,看見一顆顆星點亮起,開始一段飛行,隨後光點被風吹散,兩個孤寂的靈魂在若有似無的虛空裡滅去。
跨文化的雙城對話
這是周東彥劇場作品《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裡的一幕,那一顆顆斑斕的小星點被暱稱為「光年(light year)」,利用 Kinect 體感器3D掃描技術,會隨著演員的肢體動作在薄膜上變幻流動。
2013年周東彥作品《空的記憶》獲得世界劇場設計展「互動與新媒體大獎」,他在酒吧請朋友喝酒,一位先生來向他道賀,原來他是丹麥一間藝術中心的總監,致力於發展 4D Box 浮空互動影像技術。相談甚歡的雙方決定以長期駐地交換的創作方式,展開團隊跨國合作。
「一開始我們先認識那片膜,根本不懂怎麼用3D的東西,然後我們跑去掃描台灣演員魏雋展基隆的老家,又跑去掃描丹麥演員 Kasper 的老家,掃了很多很多東西,床,沙發,樓梯,那些質感就像是一段記憶,第三次去就知道怎麼投影動畫了。這些程式都是丹麥設計的,他們技術不斷發展,我們的作品也跟著成長。」戴上3D眼鏡,投影憑空浮出圍繞演員身邊,虛實交錯的魔幻空間令人嘆服。
這個追逐光影的故事,原本計畫於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落成時上映,但好事多磨,被孵了一陣子;2017年金曲獎舞台上,結合了林宥嘉迷幻的歌聲,將如夢似幻的浮空投影呈現在觀眾面前。歷經了四階段發展,最終版《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將於八月在台北藝術大學演出,邀請觀眾一起戴上3D眼鏡後,走進虛實漂浮遊走光年的劇場空間。
理性與感性的有機實驗
畢業於北藝大戲劇系的周東彥,從高中畢業擁有第一台相機開始,便格外著迷影像的魅力,隨後又到英國倫敦聖馬丁藝術暨設計學院,取得「劇場與多媒體」碩士。「我是很視覺思考的人,對我來說多媒體跟影像是一個寶盒,可以乘載很多東西,可以被釋放,創造無限的空間。如果沒有這些影像,戲就不成立,沒有這些影像,舞也不成立,如果沒有人,影像也不成立。它們要在一起,才可以完整說一個故事,我一直還在實驗這件事。」
光是一支3D的瓶子,便要在電腦運算25個小時,但對周東彥來說,科技效果儘管重要,他更在乎敘事,「我創作的核心還是人,更進一步是人的孤寂跟存在感,以及記憶的虛實。之前幾個作品都很抽象,這次就很想讓演員說話。」原先文本以丹麥童話〈夜鶯〉切入,想探討何謂「快樂」,但後來改用〈小美人魚〉的故事。
「好像我們必須要透過探觸一些悲傷,才有辦法聊快樂。人魚在海裡是沒有眼淚的,她一直在仰望遠方。就像人人稱羨的丹麥生活,也有可能是跳不出去的童話。這兩個來自不同時空的人,一個想哭,但是哭不出來,最後終於找到自己的眼淚;另外一個人是儲藏太多眼淚,卻不願意倒掉。」
沒有邊界,盡情翻玩
對周東彥來說,只要是以影像說故事,無論什麼領域都可以合作嘗試。他為身邊大齡好友拍攝紀錄片《剩女,真的?》;為兩廳院拍了一支蔡依林與蔡柏璋換位大挑戰的宣傳影片;也跨足流行樂界,與許哲珮和陳鎮川合作「潮派對」,為中國跨界音樂家吳彤及新銳女歌手陳粒拍攝了幾支很有意思的MV,將劇場、古典藝術,甚至3D感測技術等元素融入音樂影像中。
「我很愛劇場,也很愛影像。我喜歡文本,也喜歡舞蹈。我喜歡可以說故事。認真來說,有時這些對我而言沒有分別。即便常常覺得站在一個不知名的地帶,但仍舊想把他們加在一起,不是因為想要跨界,而是因為這樣最像腦中的思緒。」周東彥在《空的記憶》一書裡如此自述。
這便是團隊命名「狠主流」的原因吧。在他心中,所謂主不主流,商業與否,界線隨時都可以被重新定義顛覆,只要能讓更多觀眾接觸藝術,看一場好看的表演,就是有意思的合作。「我真的覺得沒有什麼界限,所謂藝術就是你要夠開放,願意去想像,」周東彥坦承地說。
演出場次:
8/11(六) 20:00
8/12(日) 14:30(演後座談)
8/15(三) 20:00
8/16(四) 20:00
8/17(五) 20:00(攝影場)
8/18(六) 14:30(演後座談)
8/18(六) 20:00
8/19(日) 14:30
演出地點: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廳
注意事項:全長60分鐘,無中場休息,全程需須配戴3D眼鏡觀賞
購票連結:兩廳院售票2018台北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