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藝術
《布列松在中國》北美館重量級特展,紀實攝影大師的中國「決定性瞬間」
by JheSyue Liu-更新
photos/台北市立美術館、Instagram @fondationhcb
1948年末,共產黨包圍北平(北京舊稱),國民黨就要退守這個隨時可能淪陷的城市,舊中國已然暮氣沉沉。
法國攝影師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此時受《生活》雜誌之託,從緬甸前赴中國,紀錄下新舊秩序的建置與推毀,以及夾於其中的百姓生活。
布列松:紀實攝影大師
「對我來說,照片是在那一瞬間重新認識一個事件,同時也透過視覺感知形式的嚴謹組織,來彰顯這個事件並賦予它意義。」布列松於1930年代投入攝影,受到早年的繪畫訓練和當時超現實主義的興起影響,攝影作品藉由人物神情和構圖建立起強烈的個人風格。而他記錄過的重要時刻,包括了1930年代的西班牙大選、英國喬治六世登機加冕、1948年甘地遇刺前的最後身影及其葬禮,當然,還有本次展覽中的中國政權更迭紀實影像。
布列松也在1947年與其他友人成立了「馬格蘭通訊社」(Magnum Photos),成為世界知名的紀實攝影組織。1952年他的攝影專書《決定性瞬間》提出同名攝影理論,認為攝影是捕捉短暫、即時的一瞬,並涵蓋事件的精隨全貌。這個概念出版後大大地改變了攝影領域的思想,也被接下來的每個世代奉為圭臬。
布列松在中國
1948年12月3日布列松抵達北平,在接下來不足半月的日子裡,總共拍攝了26捲底片、超過900張的照片:茶館的耆者、紫禁城廣場的行人、販夫走卒都成為他鏡頭凝視的對象。這一系列照片隨後在《生活》雜誌1949年首刊號以〈北平的最後一眼〉為名刊登專題,在國際間廣為流傳。本次展覽也展出了當時的報導原件。
隨著人民解放軍逐步包圍,布列松離開了北平,而原本預計只待兩週的中國行,也從這時候開始延伸為長達十個月的亂世遊歷。12月15日他轉往上海,在那裡記錄下了因通膨而擠兌金圓券的人潮。他在上海安頓了五個月,看見了持續逃亡入城的難民,以及各種文化、階級並陳衝突的景象,形容:「苦難的味道成種的瀰漫在街道上,人們宛如在死亡中前行……」
此後,布列松又輾轉遊歷了杭州、南京、香港等地,才在1949年9月底,離開了正在進行著巨大質變的中國。
《布列松在中國》展覽看點
全數珍貴原件
囊括了布列松在中國的各種見聞紀錄,本次展覽受到法國布列松基金會的支持,由法國攝影史研究權威米謝勒費佐(Michel Frizot)與台灣策展人蘇盈龍共同策畫,根據時序與布列松的行旅足跡,以先後造訪取鏡的城市與遭遇的歷史事件設定各系列照片主題,透過影像順序鋪陳時代的動盪。最為難得的是,這些展出作品均是原版照片,布列松基金會遵照布列松遺志,不再沖洗複製,因此展品中不乏孤本原件,尤其珍貴。
台灣成為國際大展首站
策展人蘇盈龍補充強調:「本展最先在巴黎布列松基金會展出,由於這一批相片對臺灣歷史具有特殊意義,費佐教授與我特別針對北美館重新策劃展出內容。與巴黎展出相比,本次新增約40件的原版相片;首度展出電報、印樣、原版雜誌等檔案文件。此一歷史檔案在北美館展出,在數量及規模上均最為完整,並成為全球巡迴首站,後續將巡迴北京、米蘭等地。」
布列松二訪中國
展覽中還有另一部份展出,則是時空跳躍,近十年後,念念不忘中國的布列松再訪北京與上海時,所拍下的作品。時逢共產黨「大躍進」發起,布列松見到的中國已與十年前氛圍大大不同。在中共當局的安排陪同之下,布列松側拍了如建國慶祝遊行、學生參與挖建游泳池等畫面。這系列照片向國際展現了中國歷經政權更迭的不同面貌,引起國際關注。
面對劇變的時代,布列松鏡頭下掌握複雜的人物與社會情境,動盪不安,但畫面仍維持一貫的嚴謹構圖;系列紀實照片相互獨立,展現布列松著名的「反紀錄式」的攝影特色(anti-documentary style),冷靜而中性地捕捉歷史瞬間的人物形色。循著脈絡參照十年前的作品觀看,如同北美館館長林平所歸結:「布列松的報導攝影作品,凝視並捕捉上個世紀中國的轉變與遞嬗,亞洲近代歷史的發展線索於攝影畫面中隱然可見,展覽具有綴補臺灣文化脈絡的重要意義。」
「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1958」
Henri Cartier-Bresson: 1948-1949|1958
展期:2020.06.20-2020.11.01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三樓3A展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