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藝術
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登島傾聽裂隙的迴聲,22組跨域創作者3大策展開啟對話
by JU豬編-更新
Photo / 綠島人權藝術季
本屆國家人權博物館「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以「傾聽裂隙的迴聲(Listening to the Overtones of Fissures)」為題,由東海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蔡明君擔任總策展人、獨立策展人陳韋綸、蔡秉儒協同策劃,以「傾聽裂隙的迴聲」為題,藉由「傾聽」這個看似被動、柔軟的姿態,試圖接收個體所歷經政治、經濟與體制的不同遭遇。
延伸閱讀
展覽主視覺在政治受難者歐陽文攝影中「傾聽裂隙的迴聲」!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當代藝術雙年展「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的主視覺,在新銳設計師黃靖懿操刀下,以政治受難者歐陽文所拍攝的〈林投樹與船〉為靈感啟發,呈現1950年代政治受難者於新生訓導處展現的強韌生命力,以充滿療癒感的藍綠色呼應綠島的自然環境,也承繼人權之路上前輩的精神而持續前進。
而身為畫家的歐陽文前輩過往曾遭逢白色恐怖案件入獄,在綠島擔任視察長官的貼身攝影,並藉機拍下綠島各處的風土民情,其中〈林投樹與船〉以海蝕岩柱三峰岩為拍攝對象,該處更是受難者打石勞動之處,被譽為「永遠的紀念碑」。本次藝術季亦將重現11件「人文」與「地景」兩系列的影像,至今仍佇立於海岸線上的礁岩,對比早已迥異於當年的生活,引發綠島今昔變化的省思。 文化部長史哲相信透過藝術的轉譯,將白色恐怖的歷史傳承給下一代,是臺灣社會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為此,史哲肯定綠島人權藝術季立足於人權地景,以共學、共創的方式讓沉重的記憶重生,進入到新世代的生命經驗當中。
三大主題共築!22組藝術家、17件全新創作為人權藝術傳遞當代意義
經驗後留下的傷口,就像一道道將人們隔開的「裂隙」「迴聲」來自於裂隙中不斷發生、傳遞的聲音,面對複雜的歷史,當代藝術如何站在歷史的借鏡,藉由觀察、認識與發現重新詮釋與轉化,讓人權藝術季的本質與脈絡在重述外,擴展至觀眾對於藝術的凝視以及人權議題的重視。
策展團隊期許能在人權議題上建立多元而扎實的觀察外,兩年一次的策展期,邀請更多駐地與在地合作,展現出區域性的文化能量。因而在梳理脈絡下,自2022年開始歷經一年規劃,組織學術顧問團,開設共學講座、工作坊,踏查、拜訪前輩與後代,與相關人士共同發展和創作,規劃三大主軸:「穿梭歷史的縫隙」「今日與回望」「過去的島嶼,當代的困境」,邀請到22組國內外藝術家,內容涵蓋多元,包含攝影作品、錄像裝置、聲音創作、文件紀錄等形式,總計有多達17件的全新創作與共創內容。藝術季兼也邀請了波蘭、越南、菲律賓等亦曾被殖民或威權壓迫的國際藝術家,透過交流更能相互理解彼此的歷史處境。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認為,藝術季邀請政治受難者前輩們一同參與,感到既溫馨又沉重,因為受難者的故事被遺忘、被塵封的速度很快,而藝術季的年輕藝術家們以當代的角度揭開臺灣的不堪過去,期許更多年輕人藉此記住每一個歷史的傷口,並從中反省。亦有感而發表示,每年到人權館雖看到步履日漸蹣跚的前輩們,但不變的是他們依然抬頭挺胸,期望受難者故事不僅被家人記住,也被臺灣社會共同記憶。
藝術季總策展人蔡明君介紹藝術季主題「傾聽裂隙的迴聲」,藉由「傾聽」這個看似被動、柔軟的姿態,試圖接收個體所歷經政治與體制的不同遭遇,而經驗後留下的傷口,就像一道道將人們隔開的「裂隙」;「迴聲」則來自於裂隙中不斷發生、傳遞的聲音。藝術季以「穿梭歷史的縫隙」「今日與回望」「過去的島嶼,當代的困境」三大子題22組作品橫跨裝置藝術、攝影作品、錄像裝置、聲音創作、文件紀錄等多元形式,其中包括波蘭藝術家咖容琳娜.布瑞秋拉、菲律賓藝術家利羅伊.紐、越南藝術家阮芬林、香港藝術家勞麗麗、韓國藝術家鄭庾陞等國際藝術家參展。
日前在開幕典禮邀請臺東回響樂團以弦樂五重奏演出白色恐怖歷史相關的樂曲,包含戰前臺灣流行音樂經典〈雨夜花〉,在威權的年代曾遭查禁,意識型態而累積多版本的歌詞,召喚出不同的情感與意象,此次並成為參展作品〈這麼多年過去,〉主角;〈Danny Boy〉〈千風之歌〉是受難者在綠島獄中思念親友時經常傳唱的歌曲;〈明朗俱樂部〉則是音樂家雷光夏記述外祖父受難的創作;開幕音樂會最後,政治受難者、家屬及與會者一同合唱經典歌曲〈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象徵敞開壓抑的心胸、共同迎向五彩春光的未來,令人動容。
三大亮點!涵括多位藝術獎得主、國內外藝術視角下的文化能量、藝術共創與現地製作
本屆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藝術陣容堅強,22組跨媒材、類型與國界的藝術家,共同以白恐歷史、當代人權與綠島在地為創作議題,將展出包含15件全新創作。其中有7位藝術家曾榮獲各項殊榮,包含59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蔡崇隆、19屆國家文藝獎得主吳瑪悧、第3屆金音獎最佳民謠單曲王榆鈞,以及榮獲各年臺北美術獎的藝術家劉紀彤、羅懿君、張紋瑄、郭俞平等人。
策展團隊與藝術家選擇看似被動、柔軟的「傾聽」姿態,試圖容納個體所歷經政治、經濟與體制的不同遭遇。國家人權博物館自籌備期以來,舉辦多場共學行程,多次與受難者交流、訪談,成為團隊扎實的創作基礎。面對白色恐怖時期複雜的歷史及遺址,當代藝術創作與策展的任務並非講述歷史事實,而是透過藝術家的觀點、媒材及創作思路,再現對歷史題材的觀察、認識與發現,並藉由創作轉化、詮釋,重新開闢出一個觀眾得以接近的路徑。
本次藝術季將以台東富岡漁港為起點,循著在新生訓導處擔任攝影師的陳孟和前輩在漁船上所拍攝下的綠島全景,開啟藝術季的旅程。藝術家劉紀彤〈後來的人寄出的風景〉便是以陳孟和前輩綠島全景為始,加上1990年代前輩多次回到綠島拍下同一地點、2010年幾張循著當年的照片重新拍攝;2023年的今天,以文字回應這些同一地點不同樣貌的風景,三個世代的人,透過這些風景照連結了起來。
觀眾在登島後,可先至綠島遊客中心,隨著藝術家蔡郁柔+吳克威的聲音、影像裝置〈火燒島旅遊指南〉,足跡踏遍綠島的十個景點,重訪火燒島聚落,讓我們重新認識這座島嶼,除了監獄之外的過往,並進一步思考人們的生活與日常是如何受政治與經濟所轉變與塑形。
除此之外的20組創作,將集中於白色恐怖綠島園區的綠洲山莊與新生訓導處展出,更凸顯出在前期與政治受難者前輩與家屬共學、共創活動後,以藝術轉化與詮釋白色恐怖歷史中的感性面。
第19屆國家文藝獎得主、關注藝術與公共領域的關係的藝術家吳瑪悧以新作〈我是高草〉,回應白色恐怖帶給我們的人權省思。透過這位思想單純的少女在監禁期間寫下既求生又求死的分裂自白,思考在威權體制下人的價值。
吳瑪悧以白恐受難者高草為例,運用圖像輸出、燈箱與絹印,將作品呈現在八卦樓參區的廊道及左後側兩間禁閉室,邀請觀眾理解和反思在白色恐怖年代裡,人的處境。
在2022年榮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蔡崇隆則與妻子阮金紅、聲音創作者史旻玠共同合作的作品〈歷史的裂縫—移工在綠島〉,以複合媒材裝置,含物件、聲音、影像、現地裝置等,創作出在60年代的白色恐怖監牢空間,建構一位東南亞廠工及一位看護的勞動/休息場景,在歷史建築的隱密角落裡,含容涵蓋國家發展、人權承諾、工廠勞動、工安新聞等各種現實又紛雜的矛盾異音,也隱喻著過往在綠島關押的人們。
音樂藝術家王榆鈞更登島駐地帶來全新作品〈行方不明〉,以期擅長的聲音採集與文學,從歌曲出發,透過音樂元素連結這段時光中各種情感的碎片,包含說話、歌唱與島嶼上各種記憶,結合出詩性與音樂獨特的創作脈絡。他也特邀單簧管樂手共同演出,藉以回應受難前輩在過往監禁時光中,僅能透過小型管樂團的組成來抒發心情。這段創作過程,他以受難前輩家屬的訪談為線索,開啟了一段段與時代譜出的思念之曲,利用不同的人事物,如綠島著名的燕子洞、與綠島在地居民合作的歌唱工作坊,並將受難前輩槍決前照片的某種精神性與家屬對於受難前輩的思念,譜寫入詞曲創作中。將其所收集前輩唱的歌曲與回憶、家屬的心情與思念、槍決的照片、燕子洞的聲響等在這段時光中各種情感的碎片,在「會客室」交織出一片聽得到卻看不見的思念之海。
白色恐怖歷史中對於執行者的討論或研究少之又少,因此劇場設計背景的測不準工作室在發展作品〈疊代〉的過程中,邀請了執行者後代及執行者後來成為受難者的後代,透過對話建構出一組桌遊,也期待觀眾透過參與遊戲,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我們的每一個決定如何影響並建構未來。
本屆藝術季最年輕的參展者澎科萌與母親藝術家蔡宛璇,則是在這段近一年的藝術共學、共創歷程中扮演「觀察者」的角色,在〈十一歲的手記〉作品裡,藉由兒童的視角重新認識、思考白色恐怖,發現在成人充滿定見的世界裡忽略的事情。
臺北美術獎得主羅懿君、張紋瑄、郭俞平三位年輕當代藝術家同樣地皆提出新作,如郭俞平將織品、雕塑、重製的檔案等進行編組,敘寫了一篇又一篇的視覺故事,並邀請觀眾走入其中閱讀;羅懿君以潛水活動探索紀念園區前:象鼻岩(鬼門關)、將軍岩、三峰岩一帶的礁岩海岸,並將現成物結合島上拾得的素材,製作個人潛水裝備,提取海平面下色彩斑斕的珊瑚礁岩與洞穴、潮汐的起落、海底的暗湧的身體經驗,呈現過去因政治迫害而禁錮於此地的自由靈魂與精神抵抗,也透過一個以海洋投射的鏡像世界。
張紋瑄則是開啟長期計畫,以檔案攝影與藝術影像的不同類型,思考同一物件在個人生命經驗與客觀敘事的差異。
透過藝術的再詮釋與共創形式則是本屆藝術季中不可忽視的重點之一,例如劉紀彤將1950年代協助新生訓導處攝影部的陳孟和前輩在1962年為《綠島誌》登島所拍攝的綠島全景以及在2010年後來的人循著此影像再翻拍的作品結合,以文字並印製成明信片讓來此的民眾可從綠島寄回明信片,試圖以各種訊息與故事的傳遞來開展對話。
本屆綠島人權藝術季將邀請5位國際藝術家的參與,其中越南藝術家阮芬林(NGUYEN Phuong Linh)與菲律賓藝術家利羅伊.紐(Leeroy NEW)皆以駐地於綠島的方式,體驗在地生活,發展全新創作。前者在去年年底登島,並獨自待了三個星期,這段時間她參訪白色恐怖紀念園區、去居民買菜的地方購物、觀察島上的動物、感受大海的力量,深刻地思考自然與人和環境,以及生與死的課題。4月初再次登島,拍攝作品〈紀念碑、遊樂場和島嶼〉,在充滿超現實、魔幻甚至帶點幽默的影片中,不同階段的生命狀態,人與人之間親密的關係與情感,透過串連深入地下的人權紀念碑、學校中的運動場、綠島的自然地景三個場景,讓我們思索每一個人作為一個個體,在這座小島上的經驗與遭遇。
來自菲律賓但有著超過二分之一漢人血統的的利羅伊.紐對於南島語族所連結的島嶼有著濃厚的興趣。在知道了綠島的移民、宗教、漁業以及受難者前輩們被關在美軍登陸艦LST底艙中被送往綠島的經驗後,他以菲律賓與臺灣在相似現代化進程中共同經驗的前殖民與殖民歷史出發,進行全新創作〈描籠涯與描籠涯船〉(船/村莊)。利用其創作中常見的竹子為主要材料,加上綠島當地的海廢浮球,並與臺東縣綠島鄉公館國民小學的童子軍社團學員共同創作,於4月進行三場工作坊。結合公館國民小學的特色的海洋教育,在藝術家的帶領下將隨手可得的回收寶特瓶化為學生想像中海底生物。這些在學生巧手下創造的海洋生物將攀爬在利羅伊.紐所創造出的7艘從今日回看過去、既是船又是乘載生活與生命的居所,透過造型與材料,檢視我們如何與環境、文化、歷史連結。
「傾聽裂隙的迴聲」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自即日起至9月17日,為期四個月的展期中,進入第四屆,以藝術扎根綠島在地,邀請大眾透過傾聽來自不同身份、背景與立場的聲音,找尋可讓彼此互相認識與對話的頻率,希望能讓大眾更瞭解存在於白色恐怖歷史之中及其外,尚未被大眾接觸到的多重視角。策展團隊與藝術家也將以不同類型的工作坊與導覽活動,帶領觀眾更進一步了解作品;更多藝術家動態及藝術季資訊請鎖定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官網及臉書。
【傾聽裂隙的迴聲!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展覽資訊
時間:2023年5月17日至9月17日
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臺東縣綠島鄉公館村將軍岩20號)
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官網 https://gihraf.nhrm.gov.tw/
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GIHRAF
【參展藝術家完整名單】 Candy Bird、王榆鈞、阮金紅(越南)+蔡崇隆+史旻玠、阮芬林(Phuong Linh Nguyen,越南)、利羅伊.紐(Leeroy New,菲律賓)、吳瑪悧、咖容琳娜.布瑞秋拉(Karolina Breguła,波蘭)張卉欣、張恩滿、張紋瑄、郭俞平、陳孟和+後來的人們+劉紀彤、陳曉朋、測不準工作室、勞麗麗(香港)、鄭庾陞 (Yooseung Jung,韓國)蔡宛潔、蔡宛璇+澎科萌、蔡郁柔+吳克威、歐陽文、鄧兆旻、羅懿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