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藝術

黑白與彩色的情感轉折,徠卡相機《An Archive Of All Things Relevant》攝影展

台北徠卡之家畫廊即日起至9月9日展出 Peter Liao 《An Archive Of All Things Relevant》攝影展,呈現26張以徠卡 M11 Monochrom 與 M6 相機拍攝的系列作品。

圖片提供/徠卡相機

黑白與彩色的情感轉折,徠卡相機《An Archive Of All Things Relevant》攝影展

「建築跟攝影是創作者的語言。一種傳遞訊息的媒介,雖然建築物不會說話,但可以透過建築的設計語彙去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與歷史,並傳承設計者的意志。」-- 攝影師 Peter Liao 

1913年,「徠卡之父」Oskar Barnack(奧斯卡.巴納克)以35mm電影底片拍攝,是世界上第一台35mm相機;到了1914年,「Ur-Leicas」相機隨之誕生,這也是徠卡相機的創世之作,展現更為精巧的 Leica 35 毫米電影膠片工程相機。

1970 年代日本大阪萬國博覽會的象徵建築-太陽之塔,代表著日本帝國在泡沫經濟之前的繁榮盛況,而今輝煌的年代已經時過境遷。圖片來源:徠卡相機。
1970 年代日本大阪萬國博覽會的象徵建築-太陽之塔,代表著日本帝國在泡沫經濟之前的繁榮盛況,而今輝煌的年代已經時過境遷。圖片來源:徠卡相機。

彼得建築冷知識

來自台灣的攝影師與建築設計師的 Peter Liao 旅居米蘭,從高中時期初次接觸攝影並透過相機記錄與分類生活,大學時期身為設計系的學生,閱讀相機的角度也從功能實用性,進階到解讀相機的工業設計層面,慢慢從了解相機品牌的歷史沿革、傳奇攝影師所使用的相機到讓蒐集相機成為自身的興趣。

Peter 談到在自身的社群平台 Instagram 彙整了一系列「彼得建築冷知識」的攝影作品契機,是從發現談論建築時往往因為艱澀生硬的知識而讓大眾望之卻步,然而建築物對於人類來說是最龐大、昂貴且相處時間最長的實體物件,而人們卻時常對建築一無所知,實屬可惜。

「攝影是一種佔便宜的行為」,不需要親眼看見建築本身,透過照片就能知道該建築物的大致樣貌,而「彼得建築冷知識」也是透過文字為大眾翻譯建築語彙,讓這些故事和影像成為進入攝影、建築、設計的橋樑。

Arne Jacobsen's Petrol Station。圖片來源:徠卡相機。
Arne Jacobsen's Petrol Station。圖片來源:徠卡相機。

《An Archive Of All Things Relevant》攝影特展

本次的攝影展主題以「檔案」為發想,Peter 提到所有舊時代有其價值的資訊都會被歸檔,而檔案的存在也象徵著新舊的拉扯,有人認為基於創新的概念,檔案只是邁向新未來的絆腳石;而有些人則認為透過能夠將檔案了解到的背景知識將成為創新的基石。而身為「老物件控」的 Peter 在本次展覽作品中以選擇具有時代性的建築、地景、光影、人之影像作為「檔案」希望能呈現與這些檔案相關的資訊、故事、自身的狀態與想法。

Peter 以老診所的紙本病歷櫃為例,透過歸檔能夠從萬張病歷表中抽出一份檔案,並足以解釋病人的醫療史。如同一棟房子、一座建築也是這城市、地區中被歸納的檔案之一,而影像是記錄這些檔案真實的線索,利用影像打開這份檔案就能從中窺探背後的歷史背景、文化意義。希望觀眾可以透過展覽作品,作為了解建築、時代背景或攝影師自身的引子,而所有展覽作品更多的相關系列照也都能在 Peter 的網站中找到。

Cimitero Di San Cataldo。圖片來源:徠卡相機。
Cimitero Di San Cataldo。圖片來源:徠卡相機。

當攝影從記錄到職志

以黑白、彩色呈現,黑白作品理性客觀地呈現了建築象徵的政治背景、歷史意義、文化變遷;彩色作品感性細膩地展現了 Peter 拍攝當下的心境、內心的獨白。本次展覽的彩色照片皆以徠卡 M6 所拍攝,而展覽所展出的黑白影像作品使用徠卡 M11 Monochrom 相機,黑與白交織出各種層次的灰階,帶來非比尋常的畫質和豐富的細節呈現。如同本次展覽主題,這些影像與建築都是記錄真實的檔案,描述出建築所代表的時空背景與時代意義的象徵。

Prague。圖片來源:拉卡相機。
Prague。圖片來源:拉卡相機。
 

Gallaratese Quarter。圖片來源:徠卡相機。
Gallaratese Quarter。圖片來源:徠卡相機。

Peter Liao 《An Archive Of All Things Relevant》》攝影特展 

展覽地點:徠卡臺北畫廊(臺北市青田街6巷3號)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2024年9月9日 (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