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藝術

臺灣爵士樂早已不同凡響:劉怡汝X謝明諺X許郁瑛

由兩廳院所舉辦的藝術節之中,兩廳院夏日爵士具有最久遠的歷史,多年來已對本地的音樂發展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透過今年的節目規劃,我們將深切感受到臺灣爵士的獨有魅力。

編輯執行/胡庭箴 採訪撰文/林佳蕙 攝影/Kris Kang 場地協力/風景書店

臺灣爵士樂早已不同凡響:劉怡汝X謝明諺X許郁瑛

在日常的生活中播送一首爵士樂,是一種愜意享受;而於明媚的季節氣氛,聆聽一段爵士的現場演奏,則是這夏日島嶼不可或缺的生活情趣。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觀察已有超過20年歷史的「兩廳院夏日爵士」一路發展,已可見這項活動對臺灣音樂造成的深遠影響。他和多年來同於此領域深耕的夥伴、同時也擔任本屆玉山文教基金會輕鬆自在場《臺味爵醒》和2024台新銀行兩廳院夏日爵士戶外派對音樂顧問的謝明諺 ,以及將在由兩廳院夏日爵士節慶樂團呈現的艾靈頓公爵逝世50週年紀念場次《親愛的艾靈頓》中演出的鋼琴家許郁瑛並肩而談,三人都特有感觸。

獨有特色的臺灣爵士樂

「臺灣爵士樂的發展和其他藝術種類的發展模式很類似,我們向西方取經,後來我們的音樂家覺得不滿足、觀眾胃口也不一樣,慢慢發展出自己的形式,而我們平常已經慢慢讓臺灣文化融入現在定義的爵士文化之中。」劉怡汝每一年都會參與兩廳院夏日爵士,在近年的演出中,他越來越感受到兩者交融的趣味與精彩。遇上疫情而無法邀請國外團體的那一年,他更發現本地爵士樂不但已茁壯,包括上臺的氣勢、演奏內容和觀眾反應,不僅絲毫不遜色還自有特色,他大受感動地說:「臺灣爵士雖根源於西方,卻已大量混搭本地文化和氣質,在這樣的音樂節裡,我們不是在跟別人比技巧,這個樂種在臺灣獲得了另一種活著的樣子。」

本著如此的文化自信,這一屆活動特別規劃《臺味爵醒》音樂場次,核心內容便是以本地音樂為主,邀請從小就聽著臺語歌長大的蘇聖育改編〈思慕的人〉〈港都夜雨〉〈阮若打開心內的窗〉等大家耳熟能詳的老歌。謝明諺解釋二、三〇年代最流行的音樂就是爵士樂,不少臺灣老歌受到爵士樂的影響,他說:「許多歌曲的作曲家,本身就是爵士音樂家,受爵士樂的訓練、用爵士樂的方法創作,即便是聽起來像演歌的音樂,也都可能受此影響。當我們要做自己的音樂時,不免會想到你的根是什麼?你從哪裡來?」音樂節中的再詮釋,不僅帶來聆聽的新鮮感,也帶著大家回望一段音樂史。

致敬一代宗師艾靈頓

除了深探臺灣爵士 DNA,主辦方也延續每屆都會為大家介紹一位音樂大師或類型的傳統。今年以「親愛的艾靈頓」為題,製作了向艾靈頓公爵致敬的專場,劉怡汝說:「文化藝術不會斷根,如果我們不去回顧過往來時路,我們很難真正理解、學習欣賞現在,我們所帶來的不只是娛樂性的音樂,也想讓大家了解過去如何造就了爵士樂的風貌,而臺灣音樂家又將如何詮釋。」

談及今年的演出,許郁瑛說:「艾靈頓公爵是爵士鋼琴家和作曲家的一代宗師,他的音樂對我個人的創作和音樂理解有很深遠的影響。他的大樂隊編曲非常迷人,他需要了解所有的樂器,並對和聲有精準的掌握度,而我們這一次可以聽到從前的曲子又如何被麥可・摩斯曼改編。」他指出這次的曲目中有一首由麥可・摩斯曼獲葛萊美獎提名的〈Afro-Cuban Jazz Suite For Ellington〉,當年是由他的老師演出,這次他終於有機會上臺再現同樣的編曲,讓他特別興奮;除此之外,他也將特別呈現以艾靈頓公爵樂曲為靈感的新作。而曾為兩廳院爵士音樂工作坊學員的楊又臻,亦在屢獲包括 BMI 查理帕克爵士作曲首獎在內的多項獎項肯定後,再次回到這個孵育夢想的初始地,獻出相關新作。由此不但為聽眾帶來不一樣的欣賞面向,也展現了音樂節專注孵育世代新力的真實成果。

迎向世界的聆聽趨勢

劉怡汝表示兩廳院在規劃每一年度的表演時,都幾經深思,不但希望能將爵士多元的面貌呈現在觀眾的面前,也要讓大家感受當今趨勢。延續著這樣的思考,除了前述的精彩場次,今年也規劃了現代大師阿圖爾・奧法里爾和泰倫斯・布藍查的專場,前者將帶來具有濃濃拉丁風情的演出,後者的音樂則將弦樂四重奏融入電子樂器的編制,也是難能少見的組合,他說:「觀眾值得在這裡看到不同文化的相互較勁和幫襯,那是非常爵士的精神,我們在選節目的時候,也希望是站在世界的浪頭上,讓觀眾不只是回味歷史上的某一個時間點,而是和全世界的人同步!」

音符中的精彩難以一言而盡,今年的節目豐富多元,又是一場不容錯過的聽覺盛宴,配合著夏日晚風,想必又能為今年夏天留下深刻的回憶。

2024兩廳院夏日爵士

活動時間|08.10-08.31
活動地點|國家戲劇院
更多資訊|2024兩廳院夏日爵士 OPENTIX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