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藝術
跟著《畫師們》體驗400年前流行的藝術風尚|12年研究揭密!奇美博物館特展開幕搶先看
by Melody TU-更新
採訪&整理撰文/Melody TU;官方圖片由奇美博物館提供

400年前,台灣隨著大航海時代興盛的貿易,與世界連結。於此同時,在荷蘭生活的人們,與藝術的關係也因為貿易發生了改變。
荷蘭正式國名「尼德蘭」(Nederland,低地),在當時還是地區性的概念,約泛指今日比利時、荷蘭、盧森堡與法國北部一帶。16、17世紀的尼德蘭因貿易發達、經濟繁榮,帶動中產階級興起,藝術不再是皇室貴族的專利,家家戶戶都有賞畫、買畫的需求,造就供不應求的藝術市場,許多人也紛紛投入畫師行列。如同現今的職人一般,畫師們不但追求美學表現,也須考量市場需求與商業利益,進而形成我們所看到多樣且充滿彈性模式的畫作。
台南奇美博物館全新特展《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10/26將盛大登場。歷經12年的研究,精選近60幅奇美珍藏畫作,結合科學檢測與藝術史研究,帶大家穿越時空走入藝術爆炸的驚人年代,揭開畫師們的創作祕密。特展共分為四大單元,循序漸進探索尼德蘭的繪畫世界。
那是個什麼樣的年代?大航海貿易的富饒盛況
第一個展區「那是個什麼樣的年代?」從地理環境與政治局勢切入,介紹16、17世紀尼德蘭的社會背景與藝術發展。展覽入口處以古今地圖對照,讓觀眾一目了然近代早期的「尼德蘭」指的並非「荷蘭」單一國家,而是涵蓋今日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與法國北部等地。接著以帆船與海為前導意象,指出大航海時代迎接前所未有的繁盛。本單元展出〈世界向阿波羅致敬〉、〈全家福〉等畫作,從中可感受當年豐盈富饒的輝煌榮景。

單元一「那是個什麼樣的年代?」,以帆船與海為意象,指出大航海時代帶來當地的繁盛。

如何成為一個專業畫師?從公會學徒熬成師傅 SOP大公開
單元二「如何成為一個專業畫師?」,公開當時藝術家加入公會的SOP訓練模式與工作坊的運作,認識畫師們的職人之路。展區將一幅描繪工作坊的畫作製成數位動畫,呈現學徒、畫工與師傅的分工與養成。為了追求產量,當時的工作坊就已發展出許多高效生產的技巧,這裡將介紹其中相當關鍵的「轉移草稿」技法,包括描圖法、印花粉轉印法、分格法等,讓大家了解畫師們如何兼顧效率與品質,完成精美作品。此外,分享當年畫作交易情況,例如當街賣畫、以書店結合畫廊的複合經營策略等,了解其市場的運作模式。



奇美博物館珍藏展《畫師們》,(仿)彼特.庫克.范.艾爾斯特作品〈東方三賢士的朝聖〉,這種三聯畫的製作相當有趣,中央的圖像皆會先量產,可依顧客的需求或其他考量選擇兩側的圖像進行組裝。


Melody TU 採訪拍攝。16世紀法蘭德斯畫家史特雷特繪製〈油畫的創造〉,試圖呈現15世紀大師范.艾克的工作情景,也是當時尼德蘭畫師工作室的最佳寫照。

讓畫框成為窗框,多元豐富的題材一窺 400 年前尼德蘭日常
單元三「有哪些作品主題?」展現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多元豐富」的重要特色。此區陳列奇美豐富的藏品,包含風俗、靜物、風景、肖像、歷史寓意等主題。有趣的是,這些作品經常「畫中有話」,添加蘊含神性與警世意涵的元素,使畫作擁有更多值得玩味的細節,例如〈廚房一景〉畫作,農家小孩將豬的膀胱當作氣球吹著玩,看似天真,實則暗喻人生如氣球快速膨脹、但也轉瞬即逝的虛幻;另一幅〈象徵人世虛空的靜物畫〉,描繪絲綢、金質燭台與奢華酒壺散落於骷髏頭骨周圍,警世勿過度追求物質享受,引人深思。

奇美博物館珍藏展《畫師們》,呈現尼德蘭繪畫市場的多元題材,楊・彼特・布魯赫爾的靜物畫作品〈花卉靜物〉。反映當時歐洲種植花卉、擺設昂貴花束的風潮,畫面看似寫實,但卻集合不同時節的花卉,呈現出畫家或買家心中的理想美。


奇美博物館特展《畫師們》單元三「有哪些作品主題?」,展現多元豐富的尼德蘭繪畫。

我們看到的畫作是原貌嗎?科學檢測分析揭開背後祕密
單元四「會遇到哪些研究難題?」邀請大家重新看待流傳至今的畫作,在研究與賦予定義時會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並深入淺出介紹博物館如何採用科學檢測研究作品。本區藉由大量科學檢測圖像與作品的對照,揭開畫作底下隱藏的祕密,例如看似完整的〈果實環串中的聖露西〉,其實是由兩幅作品拼接組成;〈裝扮為牧羊女的女子肖像〉竟然曾經「換臉」?經由大面積X射線螢光光譜分析掃描技術,一起見證畫作修改的痕跡。還有更多精采的分析和有趣的發現,值得到現場親自探索。


走入畫作當主角,也通過手作理解一幅畫的誕生
為了讓大家更輕鬆吸收知識,了解展覽內容,《畫師們》特別規劃6大互動體驗區穿插於各單元中。「轉移構圖」技法體驗區,能依據簡單的格子線條模仿描繪,領會畫師們如何利用「分格法」來「複製」畫作,了解工作坊提高效率的祕訣。特別的「繪畫材料與繪畫步驟」體驗區,可近距離觀察畫作的基底材、打底層、底稿、底色、顏料層等,還能親手觸摸每一層材料的不同質感。


「木卡榫體驗區」可以了解大型畫作如何用數片木板組合而成,並且直接動手操作看起來「天衣無縫」的卡榫裝置。「木紋觀察體驗區」提供放大鏡,讓參觀者審視木材年輪,感受研究人員如何運用木紋分析判斷畫材的年代和產地。
「風俗與靜物」自拍區,則能走入畫作、變身主角,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專屬作品。「光學體驗區」指引民眾走進約三公尺長的光學長廊,觀看光譜的變化,另外透過燈箱互動展示,端詳紅外線、紫外光、X光等不同光線的檢測特點,了解科學檢測的方法。


化身學徒!限量主題工作坊將登場
配合《畫師們》特展,奇美博物館規劃一系列學習活動,讓參與者化身學徒,體驗昔時學徒的工作坊日常,例如繪畫材料的準備與製作、構圖轉移技術的訓練等,課程包括大地色顏料製作、柳條炭筆製作、印花粉轉印法、複寫轉印法等,每場名額有限,售完為止。此外,展覽周邊商品亦十分適合珍藏,包括獨家設計的展覽專書、明信片、資料夾等,以及荷蘭文創品牌多款商品,輕鬆將藝術融入生活中。
奇美博物館表示,《畫師們》是奇美歷時12年的研究成果,亦是「臺南400」的壓軸大展,本展分享的不只是畫作,還有尼德蘭繪畫的獨特時代背景,帶領大眾從藝術的角度,認識400年前世界彼端的文化,期待帶給大家一個更寬廣的藝術視野。
《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
展覽日期|2024.10.26-2025.8.31
展覽地點|奇美博物館 特展廳
全票400元、優惠票350元、雙展套票450元,於奇美博物館官網、Klook、KKday、ibon售票系統、易遊網、Trip.com等通路販售。詳情請上官網、線上購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