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藝術

Art Talk|知性與童心之間,霍剛的形色奏鳴曲:「抽象畫看不懂怎麼辦?我比作人際關係的過程。」

造訪霍剛家中,除了相得益彰的畫作與藝術品,整齊堆放的大量畫冊、書籍與畫具,還有一些神奇的小玩意──黑膠唱片紙籤被當作圓型的畫布,有畫家彩繪的手筆;外頭買回來的幾何圖形月曆,由他貼上一枚白色圓點,竟畫龍點睛般生成個人風格。今年將滿93歲的藝術家,處處透露著嘗試的童心,與看見繪畫本質的慧眼。

編輯&採訪撰文/涂千曼 圖片提供/采泥藝術 CHINI Gallery

Art Talk|知性與童心之間,霍剛的形色奏鳴曲:「抽象畫看不懂怎麼辦?我比作人際關係的過程。」

曾經有人問過我,抽象畫看不懂怎麼辦?我比作人際關係,從不認識到認識有一個過程。──霍剛

成長於戰爭與離散的年代,17歲的少年告別家人,在混亂未知的世局中隨學校渡海來臺。選擇人生方向時,他以自己天生喜愛的畫畫為職志,19歲師從李仲生,學習國際藝術觀念,後來與同畫室其他七位友人,共組臺灣戰後代表性的現代藝術團體「東方畫會」。

為了更寬廣的可能,32歲的畫家突破萬難出國,從此在異鄉米蘭長居50年,約莫十年前才回臺定居。如同拓荒者般,霍剛不僅以破釜沉舟的方式闖盪世界,也在精神領域一步步開展視野,走出屬於自己的創作道路。《美麗佳人》這一期(2025年二月號)特別採訪霍剛,聊聊他跨時代的人生與藝術所見。

抽象 2022-009|91 x 72.5 cm|油彩、畫布|2022|采泥藝術提供
抽象 2022-009|91 x 72.5 cm|油彩、畫布|2022|采泥藝術提供


您希望您的創作帶給觀眾什麼?或期待觀眾以什麼狀態欣賞您的作品?

霍剛:帶來一種寧靜。當然也有藝術是給人家痛苦的感覺。我是唯美主義者,想要給人很明朗、清晰、舒暢、愉快的感覺。

抽象2023-017|100x100cm(x8)|油彩、畫布|2023|采泥藝術提供
抽象2023-017|100x100cm(x8)|油彩、畫布|2023|采泥藝術提供

抽象2023-020|100x200cm|油彩、畫布|2023|采泥藝術提供
抽象2023-020|100x200cm|油彩、畫布|2023|采泥藝術提供


請與讀者們分享您的創作與音樂的聯繫?

霍剛:音樂跟繪畫有很密切的關係,一個是空間藝術,一個是時間藝術。康丁斯基說繪畫是視覺的音樂,我也有很大的同感。拍子、調子、旋律,這是音樂的語言;形、線、色、光、影、點、線、面等等,這是繪畫的語言。弦樂部、管樂部、打擊樂部合起來很美。畫畫怎麼組合變化,我心裡就像作曲家一樣,這個地方要輕或重一點,用繪畫語言來表現。假如聽〈綠島小夜曲〉就畫一個島,那是插圖,和那個沒關係。我是直接用感受來表現真正的內容。

抽象 2023-009|80x100 cm |油彩、畫布|2023|采泥藝術提供
抽象 2023-009|80x100 cm |油彩、畫布|2023|采泥藝術提供


您曾描述意象的神祕性:「表現我自己的情緒與心理感受,是一個屬於我的世界。」而您的油畫往往用色乾淨,意象愈趨簡約的節制感。請問理性與感性,如何影響您的創作?

霍剛:上個世紀藝術界風行抽象,人家說二十世紀的繪畫是知性的繪畫。知性就是要知道,不知道當然不容易欣賞。曾經有人問過我,抽象畫看不懂怎麼辦?其實你看人也一樣。陌生的時候他對你是抽象的;後來有人介紹了他,他就變成半抽象了;等到你跟他很熟了,那是具象的嘛。我比作人際關係,從不認識到認識有一個過程。

抽象 2019-015|200x100 cm(x4) |油彩、畫布|2019|采泥藝術提供
抽象 2019-015|200x100 cm(x4) |油彩、畫布|2019|采泥藝術提供

三角形是尖銳的,圓形是柔和的。你說它什麼意思?它本身的意思就這樣,看了它有這個感覺。假如把顏色加深、塗滿,或擺在不同的位置,那感覺又不一樣了。義大利畫家莫迪尼亞利把頸子畫長了,他覺得很美。中國的佛像有的眼睛睜得很大,有的半睜半閉,有的閉起來。你要各種嘗試,然後取你所需。

我的創作也漸漸從具象轉換到抽象,從抒情抽象轉換到幾何抽象,從感性轉換到理性。我不否認感性,因為人都有感情,有時候興趣來了我也畫一些草稿。但造型、構成都是理性的,我漸漸比較喜歡這些東西,知道怎麼根據自己的性格去發展。


如果將您的創作分為「台北至米蘭初期」(1950-1970年代)、「書法符號與型態發展」(1980-1990年代)、「融合時期」(2000年代至今),從最初的超現實風格,到義大利轉向「冷抽象」的「幾何」表現,不同階段的趨動力為何?

霍剛:畫有兩種,一種是具象的,一種是抽象的。抽象畫又有分感性的「熱抽象」、理性的「冷抽象」。我從感性慢慢轉換到理性。因為感性是衝動的,我想要慢慢建立一種結構,考慮怎麼樣構成造型、色彩,到最後完全是理性的。

我早期是很富於幻想、做白日夢的感覺,畫很多奇異的畫,把不同時間、空間的東西同時串聯在一起來表現。到義大利後,看到很多這類作品,但跟我也不同了。我從超現實,轉到抽象的超現實以後,把超現實的部分脫離,變成象徵的暗示;以後又脫離象徵,進入到第三個時期,純粹的抽象。

霍剛早期超現實風格作品|Untitled|45x52 cm|油彩、畫布|1961|采泥藝術提供
霍剛早期超現實風格作品|Untitled|45x52 cm|油彩、畫布|1961|采泥藝術提供

我們畫畫不像辦公一樣,這個時期畫什麼,然後下個禮拜畫什麼,沒有那麼機械規定。所以三個階段不會那麼絕對,有時候又回到從前。我們去參觀畫廊、畫展,或者參考書籍、各方面的媒體,總會遇到一些藝術家的創作,可以比較看看他們有什麼特點──理性有哪些畫家?感性有哪些畫家?你喜歡哪些畫家?為什麼喜歡?然後吸取他們的經驗,來作為自己的養分。隨時間與學習,不斷地成長。

Senza titolo|50x60 cm|油彩、畫布|1970|采泥藝術提供
Senza titolo|50x60 cm|油彩、畫布|1970|采泥藝術提供


可以與我們聊聊您喜歡的藝術家與畫派嗎?如果有機會與一位藝術家對談,您的選擇是?

霍剛:最初我喜歡一些超現實畫家,像達利、米羅、Max Ernst、瑪格麗特。到後來我比較喜歡抽象的像阿爾伯斯、Ben Nicholson、馬列維奇、蒙德里安、康丁斯基,這些很重要的藝術家。尤其是塞尚、梵谷、高更以後的東西我都很喜歡。我比較喜歡二十世紀現代主義的東西,印象派以前的東西我不大喜歡。

Ben Nicholson 是很具代表性的英國抽象畫家,書上寫他是「造型詩人」。他早期畫靜物,畫抽象,那時候我還沒有出生。後來他回去畫具象,然後又是抽象,反反覆覆。我畫抽象大概是1960年代,已經知道這些,但他在英國,我不認識。1982年他就過世了。我想假如有機會能夠跟他交談,那就挺好的。

抽象 2015-031|130x97cm| 油彩、畫布|2015|采泥藝術提供
抽象 2015-031|130x97cm| 油彩、畫布|2015|采泥藝術提供
十五之二|130x97 cm|油彩、畫布|2015|采泥藝術提供
十五之二|130x97 cm|油彩、畫布|2015|采泥藝術提供


當年出國不易,您在歐洲與不同文化的人們交遊,有哪些難忘的回憶嗎?

霍剛:我在歐洲遇到一些畫家,都是美術史上有地位的。例如 Fontana(義大利空間派大師),有一些簡單的交流。林飛龍(海外華人超現實畫家)也見過本人。還有卡拉(Carlo Carrà),是義大利未來派的形而上畫家,我因為語言有限沒有親自跟他多講話.他還幫我簽了名。在歐洲遇到好的壞的都有。我記得他們無論什麼人大都喜歡畫。賣起司的、賣雞蛋的,店鋪裡都掛了畫。可能買不了名畫,也買版畫。什麼事情解決不了,義大利人會說有的是時間,教你安心,慢慢習慣。而把畫畫這件事做好是最重要的。

Untitled|50x40 cm|油彩、畫布|1970|采泥藝術提供
Untitled|50x40 cm|油彩、畫布|1970|采泥藝術提供
 

您曾提及:「許多成名藝術家往往受到兒童繪畫的滋養,讓我對這個環節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興趣。」您選擇就讀臺北師範學校,從事兒童美術教育,在義大利也曾教孩子畫畫。請問您如何看待童心,與現代繪畫本質的關係?

霍剛:有的人性格比較理性,有的人比較活潑,有的人不耐煩、性子很急,要看這個人的特質是什麼。小孩也是這樣。

有時候我規定他們今天只能選兩個顏色,一個深一個淺,其他不能用。或者今天只用鉛筆。或者我在黑板上畫四個圓圈,要四個人上來,在這個圓圈裡畫些什麼。有人畫一個輪子,有人畫一個鐘,有人畫一個太陽。還有別的嗎?這樣去思考。

也要看學生的年齡。大概十歲以下或十幾歲出頭,要給小孩充分的自由。因為你限制他,他就有包袱。好比小孩畫一個房子裡,他媽媽正在做事。如果跟他說不對,這個牆應該擋住他媽媽,他就畫不出來了。所以成人可以學兒童,兒童不能先被成人說。

大人繪畫可以學小孩,還可以學原始人。大自然什麼都有,藝術家直接取用他喜歡的質感。有時候我在 YouTube 看那些土人的藝術非常好,美得不得了。

抽象2023-028|200x100cm|油彩、畫布|2023|采泥藝術提供
抽象2023-028|200x100cm|油彩、畫布|2023|采泥藝術提供
抽象 2023-029|200x100 cm|油彩、畫布|2023|采泥藝術提供
抽象 2023-029|200x100 cm|油彩、畫布|2023|采泥藝術提供


您說過:「我總想,作為一位畫家,人生很短,一定要過有意義的人生。當一個人能夠把人做好了,也一定能把事做好。」可以與我們分享您繪畫與處事的人生信念嗎?2014年返台至今,您的生活大致是什麼模樣?

霍剛:人生總要選一個路子,我選了天生喜歡的畫畫。做事是問心無愧,寧可悔了做,絕不做了悔──我不要盲目衝動行事,寧可考慮後不做;三思後認定這事情有意義,做下去就絕不後悔。

現在年紀大了,要顧家、顧身體,各方面都要照顧。年輕的時候不在乎,一個人闖蕩江湖,想出去看看國外到底搞什麼鬼。曉得他們搞什麼鬼了,回來自己搞自己的。目前的生活,我覺得很愉快。

抽象2024-023|90x71 cm|油彩、畫布|2024|采泥藝術提供
抽象2024-023|90x71 cm|油彩、畫布|2024|采泥藝術提供


請給有志於繪畫創作的年輕朋友們一些建議。

霍剛:多看、多想、多學習、多體驗。為什麼要多看?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學習的時候,你要親自去試,畫很多的畫。只學習不去體驗,只是紙上談兵。感覺體驗的真實性,要經常去嘗試、琢磨。

什麼叫真實性?跟你的人、你的血液、你的思想都有關係,形成一個現象。這就是創造。人跟人之間,我們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在繪畫上要發展,一定要瞭解繪畫的元素。繪畫是可視的,是視覺的東西,有點、線、面、光、影等等。點的延伸就是線,線圈起來就是面。去研究大點、小點,厚的,薄的,輕的,重的。線有粗的、細的,有揉起來的,有飄的,也有都一樣的。等於你做菜,有的鹽多一點,有的少一點,有的要加醋。為什麼不加?它出來的東西不一樣。你有經驗了,這個東西就好了。

根據這些,再加上你內心的感受,每個人的發展不一樣。

抽象2024-010|80x100cm|油彩、畫布|2024|采泥藝術提供
抽象2024-010|80x100cm|油彩、畫布|2024|采泥藝術提供


Art Talk|藝術家簡介

霍剛,華人幾何抽象藝術先鋒。1932年出生中國南京,1949年來臺,1956年與李仲生門下友人創立「東方畫會」,致力於推動「臺灣現代藝術運動」。1964 年移居義大利米蘭。2014 年返臺定居。他早期創作傾向超現實主義,也開始幾何圖形的表現;至米蘭時確立幾何抽象的個人風格,專注探究繪畫的本質。作品融合西方藝術概念與東方書法、金石印刻等元素,運行「減法」,達成簡單卻又不簡單的美學。

藝術家霍剛|采泥藝術提供
藝術家霍剛|采泥藝術提供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