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有些事物,消失了就沒有了。花蓮193縣道,守護一條靜好的小路

走在193線道,靜靜的路上總有湛藍的海相伴,北段有翠綠的防風林,往南會邂逅蓊鬱的山和一望無際的田野。進行中的道路拓寬案,會讓這裡的未來變成什麼模樣?

採訪撰文/林侑青 攝影/林靜 @ 大樹影像 資料整理/曉珠 特別感謝/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

有些事物,消失了就沒有了。花蓮193縣道,守護一條靜好的小路

你回家的路上,也有一條有雲有樹的美好小徑嗎?還是會經過一處洋溢生命力的喧鬧市場?當你抬頭,會看見一大片純淨的藍天嗎?追求經濟開發的路上,似乎有許多事物無聲地消逝犧牲。這算是必要之惡嗎?或許,我們能一同想像出其他的選項與解答。



生活在193

老神在在的大榕樹下,居民三三兩兩如花蓮的雲霧聚了又散,有的來樹下吃了早餐再去工作,有的專程來閒聊納涼,一邊包檳榔,邊處理撿拾的蝸牛。遠方,吳老阿伯緩緩牽著老牛,如同過去四十年來的每一天,一起犁一些田,種一些菜。午後,父親和兒子帶著釣具,穿過密林走到觀光客並不知曉的海灘。名叫「小小」卻頗有份量的豬仔,和狗友們做夥逛大街,牠們的主人是來此和太魯閣族老師學製作弓箭的美國人。靜靜的,慢慢的,是這條小路的日常。

從新城鄉三棧到七星潭的0至7公里,是193線道的北段。一輩子住在這裡的阿粉阿姑說,以前兩旁是滿滿的防風林,「林子是我們的冰箱,什麼都有,最多是蝸牛,連北埔的人都跑來撿。」從日本時代便留下來的2613號及2618號保安林,數十年來守護著沿海聚落不受風雨侵擾,不僅照顧了附近生活的人,也涵養了蛇鼠青蛙、烏鴉貓頭鷹,遊隼和大冠鷲等一百多種生物。

細密的木麻黃林和叢叢招搖的林投,阻擋了鹹鹹的海風;謙卑再謙卑的馬鞍藤匍匐在地,和雙花蟛蜞菊、草海桐等同伴堅守海景第一排,默默守護沙灘。近十年來,歷經海棠、龍王、蘇迪勒等強烈風災,防風林有八成嚴重受損,在林務局努力下緩慢復育。

拓寬是唯一解嗎?

早在1999年,便傳出拓寬線道193的計畫,只是因無經費暫緩實施。「開馬路」似乎是政府振興後山經濟唯一的解答。2015年,縣府重提「193線道拓寬案」,向中央爭取了七億,理由是為了紓解蘇花改通車後預期湧入花蓮的大量車流,計畫拓寬以符合用路民眾安全。拓寬案北起新城鄉南至吉安鄉,分為北段(0-7K)、中段美崙(9K到16.5K)、南段南濱到光華(16.5K到21.7K)三部分,計畫將原6至8米、禁行甲類大客車的193線道,一舉拓寬為20至30米寬道路。一旦開路,北段原屬林務局列管的保安林就得解編,計畫中受影響的林地面積高達4公頃。計畫還沒通過,已有地主自行砍伐雜木林改種高經濟價值樹種,坐等徵收賠償。

支持開發的多為地方官員與民意代表,他們所持的論點大抵是:「在地人管在地事,不是花蓮人的人想怎樣」;「先顧肚子再顧佛祖,肚子都沒飽,再多環境生態影響根本不必考慮」;「過去開了好幾次說明會,沒有聽見地方上任何反對聲音。花蓮如果沒有交通發展就沒有建設,沒有建設就沒有人潮,沒有人潮就什麼都沒有。」

老家在193加灣聚落的劉維茵道出沉默的原因,「有些人就住在國有地上,地隨時可能被收回來,變得更不敢講話,反正一直以來政府怎麼做我們就怎麼過。花蓮人的性格不太可能去抗爭,尤其是老人家,就像颱風來了,地震來了,也都是默默承受。」

洄瀾的未來有我有你

「其實大家根本不知道這件事,我們做的工作是曝光這些消息,先讓大家知道發生了甚麼,再來說贊成或反對。」由於地球公民基金會和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等公民團體的揭露與持續追蹤,193拓寬議題引起各界重視熱議,反彈的聲浪完全出乎縣府意料。

關心議題的鄉親和學生組成了「幸福193聯盟」,辦活動,發傳單,試圖激起更多人參與公共事務;地方的爸爸發起「三十米就是這麼寬」馬路快閃行動,利用 Pokémon Go 熱潮灑花吸引人群,拿著海報一字排開讓大家實際感受拓寬的影響;花蓮中學的教師帶領學生以193線道為題做科展;花蓮媳婦王玉萍與「寫寫字採編學堂」的成員走訪北段一戶戶採集故事,編集《海那邊的193》。默默的,慢慢的,花蓮人開始用自己的方式發聲。數度官民攻防後,七月審查會議宣布拓寬案通過,南段因有改善淹水等需求可正式發包動工,唯北段「國土保安林地不應開發」。

交通不便阻礙了經濟發展,導致人口外流,這是後山的辛酸,也興許是種祝福。在台北工作多年的劉維茵近年決定返鄉,在老家田地種下一片樟樹林,「我覺得花蓮的年輕人慢慢回來了,這群三、四十歲的人很不一樣,敢出去敢回來,努力做我們能做的事。」或許,關於這座標榜「悠然慢活」城市的發展,不再只能有單一的想像與可能。


>>【特別報導】再見小林:我們牽手,一起找回家的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