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終止兒童暴力】李詠嫻,孩子你要知道
by 派脆克-更新
家中老大 Ryder,2018年小學5年級,這陣子熱衷於音樂編曲以及學習如何當一名 DJ ,立志以後要當一名高人氣的 Youtuber ,而妹妹 Makayla 最近則剛過9歲生日,對於世界充滿好奇的她,總想著如何去讓這個世界更美好,加入女童軍行善、愛護地球不遺餘力。「但是我經常會告訴孩子們,就算你們每天都過得開心,有爸爸媽媽的陪伴覺得很幸福,但是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跟我們一樣的,還有多人過著不開心的生活,孩子你們要知道,這些幸福是得來不易的。」詠嫻語重心長地說著。
和孩子一起成長
「從小在美國長大,很多人都會誤以為我小時候家庭教育會比較開放,但其實我老爸腦袋裡滿滿的都是傳統華人思想,打啊罵啊都是很稀鬆平常的事。」青春期的賀爾蒙總是讓人情緒躁動,17、8歲的詠嫻也沒讓爸媽少擔心過,像是翹課或是把車子撞壞諸如此類的傻事,想當然爾,換來一陣打罵甚至是禁足,也是家常便飯。
詠嫻說:「以前總會想說,等我有小孩之後才不要當這種暴力型的父母,我一定要很有耐心地去面對孩子,不過那些真的都只是幻想,等他們開始鬧脾氣搞叛逆的時候,我老爸那套管教模式,又從我身上跑出來了。」上一代言行舉止的淺移默化,無可避免的造就了我們的今日行為模式,那是最直接的反射動作,「所以每當我覺得真的不行了,下一秒真的準備要出手的時候,我就會想起教育專家的話,告訴孩子,我們都需要一些空間,等我們都冷靜下來的時候,我們再來談。」
這些從書上學到的方法,當然並不一定適合套用在每個孩子身上,詠嫻補充道:「像是哥哥的性格比較安分守己,會乖乖地按著大人的安排去走,而妹妹的吃軟不吃硬的性格,硬碰硬的結果只會兩敗俱傷。」Ryder 有時候也會對詠嫻的處理方式發牢騷,在同樣一件事情上面,為什麼會有差別待遇?「這點也是我自己一直在努力的事情,我不希望在他們的童年中留下任何不好的陰影,影響到他們將來面對人事物的方式,我也一直在找那個平衡點,孩子在成長,我們做父母的也要一起成長,因為他們在不同的階段會遇到的問題不同,我們陪著他們一起面對,一起解決。」
從不同角度看世界
科技生活帶來的衝擊,讓現代人不出門就能知天下事,但潛在的危險也隨之而來,「現在孩子和我們生活的那個年代不同,我們那時候單純多了,哪有什麼3C產品可以讓我們殺時間,假日我們都是騎著腳踏車往外跑,而現在孩子們會告訴我,攤在沙發上玩遊戲上網,就是他們最好的放鬆,你要他們不用這些東西,反而是在扼殺他們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權力。」
詠嫻接著說:「每天打開手機或是電腦,上面幾萬則訊息在流動,要完全避免那些暴力的訊息,說實話是完全不可能的,我們做父母的,就要用一些正面的觀念,去引導他們面對這類資訊的觀點,舉個例子來說,如果看到哪裡有小朋友因為戰亂而往生的,我們就會告訴他們為什麼會有這些戰亂,而這些人民正在遭遇什麼樣的困難,從更廣的角度去切入,讓他們去了解他們成長時代正在發生的事情。現在的小朋友都很聰明,即使新聞報導的內容或標題總是要辛辣一點才能吸引目光,但讓他們了解到背後更深一層的意義後,他們反而會更有悲天憫人的胸懷,去珍惜自己現在的生活。要讓他們知道,不能單從表面去看一件事情,要去深入事情的根,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而且暴力手段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反而會讓事情更糟糕。」
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2018年1月份,一家人剛好在舊金山,碰上了「女權大遊行」(Women's March 2018),詠嫻和艾力克斯也帶著孩子們走上街頭,讓他們體驗這樣的社會運動,「從小時候我就鼓勵我的孩子,特別是 Makayla ,因為妳是女生,所以可能在一些事情上面會吃虧,但只要是屬於妳的權利,絕對不能被侵犯,不是說要以暴制暴,而是當你受到不平等對待的時候,你要有勇氣去替自己發聲,因為當爸媽不在身邊的時候,妳必需要懂得保護自己,然後用你們的力量去讓這個世界更圓滿、更美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