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我是書蟲,我驕傲│Readmoo讀墨電子書Angela,「讓閱讀成為生命中的亮點。」
by 派脆克-更新
採訪撰文╱李郁淳 攝影╱Weslie Wei
Angela,Readmoo讀墨電子書專案經理
曾幾何時,大眾交通工具的通勤客的手上開始多了電子書,不管你用的是Amazon的Kindle、國產品牌讀墨Readmoo、樂天的Kobo,它輕便、不傷眼,一次可塞進幾百本書檔的容量設計,讓人大呼終於可以不必煩惱家裡的書該怎麼收納。不過還無法適應這新閱讀介面的人則說,電子書少了紙本的溫度,也看不見版面編排的設計細節。比起稱之為書,它更像3C產品,但不管你是哪一派,電子閱讀器已悄悄進駐一部分人的生活裡。
在讀墨產品行銷部門擔任產品經理的Angela,很早就決定想從事跟書相關的產業。大學唸中文系,畢業先到出版業工作,後來看到讀墨在做推廣閱讀,覺得或許有發展潛力,便踏進電子書的世界。「一開始從紙本跳到電子書有些不適應,買了書,卻感受不到它的重量,的確很不習慣。但現在覺得這是不需要切割太清楚的兩件事。我習慣看電子書,但碰到喜歡的紙書,還是會收藏。」Angela說。
遇到興趣相投的一群人
儘管書的形式改變,閱讀的核心精神依舊不便。如果你加入臉書上讀墨線上討論區社團,會訝於裡頭熱絡的交流。每逢「閱讀馬拉松」等活動舉行,成員們莫不卯起來讀書累積時數,以便累積點數購買更多書。「我們讀者都是重度書迷,大家都說家裡實在放不下書,所以轉向電子書。這些社員就像第一次追星,遇到同好非常興奮。樂於分享書單,也愛寫各式各樣推坑文。」長期蹲在社團觀察的Angela說。電子書除了輕便,也可依自己喜好調整字體大小、在黑暗中亮燈閱讀、在上面畫線註記,多了格式與操作上的彈性。
Angela從小愛看書,從童書、橋樑書(給青少年時期讀者看的書,減少圖的比例、字體縮小等),看到歐美翻譯小說、日本作家。「和書相比,電影是很具體的東西,你會記得喜愛電影裡的情節場景台詞。但書不一樣,文字會留在你心裡反覆咀嚼,成為一個又一個的點,當你人生遇到問題時回來看那些點,燈會一一亮起,最後串成一條光線。」Angela打了很美的比喻。
好比她高中時讀不懂《挪威的森林》,甚至不耐,但隨年紀增長又看了了次,漸漸就懂了。「它成為存在腦海裡一件有意義的事,在你需要時跳出來成為內在的力量。」
只要被讀過的東西,都會化能某種推進或支撐你前行的力量,那麼不管你讀的是紙本或電子閱讀器,文字都會一視同仁地撫慰你、陪伴你。又或是,幫你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書友,或一份實現理想的工作。至少對Angela來說,能在上班時一邊閱讀,同時推廣閱讀,那片被串起來的燈海看上去非常美麗。
對書有什麼偏執?
以前我不愛摺書、畫線,現在覺得書就是要有看過的痕跡,受損也沒關係。這些對我來說都是好的、有歷史的痕跡。
如果要去荒島生活一年,會帶哪本書?
《禁咒師》,是台灣作家蝴蝶寫的科幻小說,我國中時期在租書店找到,很喜歡變追完整套。他以道士為主角,講台灣風俗的故事。我記得以前讀書不開心挫折很重時,就會一直翻看。
書單推薦
井筒賴子《佳佳的妹妹不見了》(英文漢聲,2011)
很多童書對我影響很大,這本書由林明子插畫,小時候看了也跟著一起著急,想把妹妹找回來。這是很能培養想像力的故事。
湯本香樹實《夏之庭》(玉山社,1999)
這是給國小到國中小孩看的橋樑書,講三個小男生放暑假,和附近獨居老爺爺成為好友。他們各自家裡有狀況,並在跟老爺爺相處過程中學會接受人生的失去。
以前讀這本書讓我學到,只要經歷過的事情就會成為養分跟勇氣,讓你繼續面對未來。
傑洛姆·大衛·沙林傑《麥田捕手》(麥田,2007)
讀的時候,對於作者想逃離現況、世界很爛、大人很糟糕卻沒有勇氣逃離,都很有共感。長大後再回去讀,發現他的閒晃並非沒有意義。以前我希望有麥田捕手能接住我,現在我希望自己可以化成捕手,有能力去接住別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