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確診足跡進超市賣場!疫情爆發搶購超危險 學者曝真實原因
by Yves Huang-更新
圖 / 李明璁提供、汪正翔攝影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近日在台灣擴大,政府祭出相關措施,要民眾盡可能待在家中減少外出,疫情較嚴重的雙北地區,路上幾乎不見人影,但民眾心情慌亂,湧進超市、賣場搶購、「爆買」民生物資,造成另類的「群聚」,這樣的行為被許多人開酸「從眾」、「湊熱鬧」、「恐慌」,甚至被抨擊影響防疫,但搶購物資的行為背後,或許有不同的理由。
為誰而買?犧牲自己只為「守護家人」
任教於台北藝術大學的學者李明璁撰寫《同理搶購心情,暫停風險行為》一文,從社會人文的角度對搶購物資進行剖析與觀察。他發現,「新聞並沒有報導現在有什麼東西供給不足、大家要趕快去搶以免沒得吃沒得用;同樣的,大家也都很清楚現在群聚的感染風險有多高」,在沒有供需失衡、理性也知道不該人擠人的關鍵時刻,傳統經濟學的供需概念和理性選擇理論可能無法完全解釋這種矛盾行為。
李明璁引用英國人類學家丹尼爾米勒(Daniel Miller)在23年前的著作《採買的理論》(A Theory of Shopping)說明,研究者長期參與倫敦10多個家庭日常與節日的採購足跡,並和他們深入訪談,研究結果顯示,人們的採購行為多數時候並非基於供需法則或是理性選擇,也不是因為個人慾望還是出於恐慌,米勒的結論是:「採買行為其實是一種親密社會關係的體現,涉及關愛與照顧的運作。採買,相當程度是一種帶有犧牲感的儀式(sacrificial ritual)。」也就是說,「『為誰而買』,經常才是關鍵」。
李明璁觀察近日的搶購行為,也發現大家知道就算疫情延燒,也沒有缺貨的問題,搶購的人通常大包小包提的都是一家子的食物用品,如果細究採購的民眾為什麼甘冒風險全副武裝採買,理由也可能是,「幫家裡補充一些東西比較有安全感」、「家人可能有需要」、「我們家我代表來買,其他人就不用來這裡了」等。
不搶購才能真正「守護自己和家人」
事實上搶購者並不是出於恐慌、湊熱鬧、跟風,在疫情一再延燒的狀態下,「人們最要守護的不只是自己還有家人」,為了達到守護家人的目標,採購的人即便同樣懼怕被傳染,同樣擔憂外出採購會將自己暴露在病毒中,但都會有種使命感,希望自己透過「犧牲感的儀式」換來一家溫飽與安全。
李明璁表示,他不是要為這種搶購的行為賦予正當性,而是希望大家都能「同理」這樣的心情,他也提醒,這種「不得不去買些什麼」的想法與行為,是感性大過理性的,這種時候的「犧牲」反而可能帶來高風險,而且疫情蔓延時的「犧牲」可能不只是譬喻而已,「保護家人的前提就是保護自己,大家就先別再擠去賣場了吧」!
本文由李明璁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