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慢食品飲專家周郁華,啤酒精釀台灣文化風味,傳授餐酒搭配小撇步

台灣少見的慢食品飲專家,透過餐酒搭配,將早已內化的慢食生活哲學分享給大家,釀出在地文化風味,也釀成了一個屬於她的精彩故事。

採訪撰文/黃馨慧 攝影/蔡孝如

慢食品飲專家周郁華,啤酒精釀台灣文化風味,傳授餐酒搭配小撇步

「慢食」並非顧名思義的緩慢進食,而是為了對抗速食店入侵傳統悠久的義大利文化,在當地衍生出的社會運動,講究「Good」,農產品與食物的品質、職人傳統經典的手藝、美味;「Clean」,土地的潔淨,包含支持有機、多元的永續農法與農業,減少對土地剝削,與自然和平共處;「Fair」,對生產者的公平交易。消費者選擇「好食」,自然影響到生產者、土地和環境,食物、生產者和食用者的價值都被在乎,尊重生產食物的土地和人,最後也尊重到自己。

▲周郁華是台灣少見的慢食品飲專家。(攝影/蔡孝如)
▲周郁華是台灣少見的慢食品飲專家。(攝影/蔡孝如)

慢食生涯的開端

周郁華是 Certified Cicerone® 認證的啤酒侍酒師、美國啤酒評審認證協會(BJCP)啤酒評審,也擁有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高級課程 WSET Level 3認證,同時擅長啤酒、烈酒與葡萄酒,是台灣少見的慢食品飲專家。


就學時期在亞都麗緻打工,酒類開啟她對餐飲的興趣,畢業後在飯店工作一段時間,2014年決定赴歐洲進修,「大多數人聽到要進修餐飲,可能都會想到廚藝學校或是餐飲管理,但這兩個領域都不是我想發展的方向」,經朋友推薦,她首度聽到人稱「慢食大學」的美食科技大學(UNISG),被完全聚焦在飲食、食物的課程吸引。


周郁華笑著形容上課的生活「整個都很 Shock」,只因發現飲食領域原來如此寬廣遼闊,從品嘗、科學分析、農法,到食物的設計、攝影、寫作等無一不包,課程內也包含在歐洲各地參訪,行程從田野到海邊、鄉村到城市都有,主修「高品質產品(High Quality Products)」的她,會從物產的生長環境,一路參觀到如何被做成可食用的優質產品。


外出參訪會帶回當地優質食材,放學就到附近的店家買食材烹調,週末特地騎自行車到小農市集採購,在地不同農家生產的起司、肉品、蔬果都可任君挑選,同學也會分享自製的康普茶、有機麵粉發酵的麵包等,身為唯一一個台灣人,會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彼此分享家鄉菜和飲食文化,「慢食的宗旨是第一堂課,不過只會上一次,大家平常不會特別談論有機、小農、Farm to Table,就是自然落實到生活中。我沒想過回台灣要推廣慢食,那就變成我的生活哲學跟型態」。

▲慢食精神早已內化在周郁華心中。(攝影/蔡孝如)
▲慢食精神早已內化在周郁華心中。(攝影/蔡孝如)

從餐酒實踐慢食

浸淫在慢食生活中,周郁華回到接觸餐飲的起點,酒類於她而言,越鑽研越醇厚芳香,「酒類很吸引我的一點是,它跟文化有密切相關性,尤其啤酒一直都存在庶民的生活中,各地穀物、烘焙程度、是否添加啤酒花、各地的酵母,就會產生獨特的地方風格,每一種都有它的故事。」


當時歐美已掀起精釀啤酒風潮,但台灣幾無相關資訊,在課程上得知後,引起她高度興趣,更到倫敦的精釀酒廠實習,隨後考取證照。「精釀啤酒一開始雖講究在地精釀,材料可能是從外地取得,後來轉變成使用在地材料,比如台灣水果、茶葉、香料等,並承載像節氣這樣的各地不同文化,用來說出在地的故事」。


葡萄酒也有類似轉變,過往葡萄酒使用的葡萄品種偏單一,釀的種類也有限,近年則出現很多使用當地原生葡萄品種釀造的小農葡萄酒,「酒有多精彩,世界就有多精彩。生態和文化的多元性也是慢食的一部分,尊重土地、自然,就能做出高品質的東西」。

▲餐酒搭配,提升食物的風味和人之間的情感溫度。(攝影/蔡孝如)
▲餐酒搭配,提升食物的風味和人之間的情感溫度。(攝影/蔡孝如)

餐酒撞擊文化風味

台人過往較少有餐酒搭配的飲食習慣,「大家會吃飯,再續攤喝酒,但現在很多餐酒館都有設計酒單,也有不同價位的選擇。吃東西、喝酒都是為了享受風味,和大家相聚時,有酒類作為潤滑劑,食物的風味和人之間的情感溫度都一起提升」,她返台後一直致力推廣餐酒搭配,將小吃、台菜、泰菜等不同佳餚搭酒,她也發現台人對於餐酒搭配接受度逐漸變高。


周郁華建議,若想自行餐酒搭配,當酒是主角,想陪襯酒的風味時,辣的、甜的、鮮味太重的下酒菜比較容易踩雷,建議以原味洋芋片、堅果,或新鮮、味道柔和的起司等單純的食材做搭配;像陳年切達起司的話,就比較適合搭配黑啤酒這類厚實或濃郁的酒款。由於人的原始本能味覺偏好油跟甜,若想讓酒變好喝順口,先品嘗像醃橄欖這類鹹或酸的食材,或是搭配像 Salami 這種富含油脂的食物,就能讓酒喝起來變甜潤,提升它的風味。

▲周郁華推薦可用Salami佐酒。(攝影/蔡孝如)
▲周郁華推薦可用Salami佐酒。(攝影/蔡孝如)

▲周郁華曾推出長濱印象和馬祖藍眼淚兩款在地啤酒。(攝影/蔡孝如)
▲周郁華曾推出長濱印象和馬祖藍眼淚兩款在地啤酒。(攝影/蔡孝如)

以啤酒傳遞意志

除了以餐酒搭配實踐慢食精神外,她也做了特別的計劃,像她的「遊牧酒吧」曾推出精釀啤酒「長濱印象」,用飛魚乾、小米椒、刺蔥等材料致敬阿美族的飲食文化,另一款「馬祖藍眼淚」倒在杯中似藍眼淚閃耀發亮,入口卻是馬祖涼茶的氣息,承載意志與文化,讓爽口的啤酒也有悠長深遠的滋味。


她的下一步打算將概念擺進餐酒館「溫度小館」,將推薦的酒款搭配小點一起陳列在店內,像特製的「酒盜」紅酒 Salami、琴酒小熊軟糖和白蘭地巧克力,在酒與食的緩慢撞擊中,享用各地與在地的文化風味,同時也是對於土地、環境、多元性、生產者們和食客們的支持與尊重,「我並不是為了多崇高的理想、要說服誰,這就是我很自然的選擇,它已經成為我的生活方式」,周郁華爽朗的笑著說。

▲周郁華將在店內擺放推薦的酒款搭配小點。(攝影/蔡孝如)
▲周郁華將在店內擺放推薦的酒款搭配小點。(攝影/蔡孝如)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