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飲食永續/鍾馥如創辦食物分享地圖!送到需求者手上 多餘食物不浪費

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統計,2022年受飢餓所苦的人口高達8.74億人,但全世界每年丟棄9.31億噸的食物,台灣一年就浪費384萬噸食物,若放進廚餘桶,足以堆起13,500座101大樓!鍾馥如以地圖顯示可捐贈與可領取食物的單位,讓原本可能被丟棄的食物不被浪費,最終抵達需要者的手上,也延續對人與環境的關懷與溫暖。

採訪撰文/黃馨慧 圖片提供/eFOOOD、新北市政府

飲食永續/鍾馥如創辦食物分享地圖!送到需求者手上 多餘食物不浪費

還可食用的食物能捐到哪?需要食物到哪取用?這兩個問題,只要在「食物分享地圖」輸入縣市與區域,就能找到當地食物銀行與愛心店家所在。建立這份地圖的是易福社會企業創辦人鍾馥如,她在一場活動中發現,由於報名者與實到人數有落差,為了不浪費多出來的數十份餐點,志工們用盡所有管道找尋適合的社福單位接收,也讓她開始思考過多的食物與缺乏食物者之間合適的聯繫管道,在資訊相關行業服務多年的她,遂決定以數位地圖連結兩者。

地圖連結付出者與需求者

「我們很難直接接觸到需要幫助的家戶,通常都是社工、非營利組織等最清楚,每個組織都有自己的地圖,只是沒有被整合起來」,秉持這個想法,她透過公開資料的收集,一筆一筆建立起這份地圖,「只要食物不被浪費、被善用,就是好的去處」。


起初與食物銀行合作,讓多餘的食品能送往有需要的單位,2021年三級疫情警戒期間,台灣的飢餓議題浮上檯面,「那時一般人都在講,『還沒染疫就先餓死』,弱勢的情況自然更嚴重。我真的很感謝花旗銀行,在那個時間點支持我們的愛心待用餐存摺,還找來有影響力的網紅、政治人物幫忙宣傳,也很感謝民眾捐款支持,透過社福單位讓有需求的人能享用餐點」。隨後馥如更無償與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合作,弱勢民眾會拿到政府發放、印著QR Code的餐券,只要掃碼就能透過食物分享地圖,知道附近哪邊有愛心店家可領取待用餐,愛心店家回收餐券後會再向政府請款。

盼成為食物分享世界地圖

有次收到一批短效期咖啡豆的捐贈,「庇護工場的飛行少年在努力學習想考咖啡師證照,咖啡豆就能讓他們練習,大家可能會覺得,咖啡豆對弱勢家戶派不上用場,但任何食品都會有最佳去處」。馥如原是普通上班族,辭職後以公司販售惜食商品支付地圖營運所需費用,數度險些無法支撐,「曾想過是不是回去上班繼續養這張地圖,但每次關鍵時刻,都有像花旗銀行、雙北政府這樣的合作,似乎在告訴我要繼續下去」,去年他們也確定接受民眾捐款,購買短效期商品捐贈給有需求的單位,由於該類商品售價相對較低,同樣的金額能買到更多商品,就能照顧更多人。


食物分享地圖起初建構時,便是朝著多語系的世界地圖目標邁進,近期的目標是先建構起像日本、馬來西亞等亞洲地圖,「未來希望能跟國際救災組織做資訊串連,可加入國際的災難點、飢餓點,讓大家知道資源還能送到什麼地方去,不僅減少食物資源浪費,也可以讓真正有需求的人獲得幫助」。

循環好食的意義?

食物分享零距離,分享食物能同時分享關懷與關心。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