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專訪2024新點子實驗場!生活的懷疑論者《隙》王甯,在微裂中找到生命的出口

也許我們都曾好奇生活是否僅止於此,透過適度的鬆綁與突圍,才能發掘自我的真實潛力。劉奕伶和王甯兩位女性舞蹈家分別就自身的經驗,於國家兩廳院主辦2024新點子實驗場創作《Turn Out》和《隙》兩齣新作,帶大家看見破格的可能性。

編輯/陳佑瑄 採訪撰文/林佳蕙 攝影/登曼波Manbo Key 造型/Yvonne Tsai 化妝&髮型/Stella Chiu

專訪2024新點子實驗場!生活的懷疑論者《隙》王甯,在微裂中找到生命的出口

JUST IN XX周裕穎X Paul Chiang 江賢二《牧神的午後》系列洋裝
JUST IN XX周裕穎X Paul Chiang 江賢二《牧神的午後》系列洋裝

JUST IN XX周裕穎X Paul Chiang 江賢二《牧神的午後》系列洋裝
JUST IN XX周裕穎X Paul Chiang 江賢二《牧神的午後》系列洋裝

JUST IN XX周裕穎X Paul Chiang 江賢二《牧神的午後》系列洋裝
JUST IN XX周裕穎X Paul Chiang 江賢二《牧神的午後》系列洋裝

我們希望尋求人生的轉變時,是否得以大破大立的崩解之勢,才能找到新的道路?面對這一次「新點子實驗劇場」的年度主題「破」,王甯予以回應的作品《隙》,以自身的經驗為出發創作,讓我們看見了微裂中的可能性。他在節目的介紹文字中寫道:「我想問的是,我們有沒有辦法,在深刻理解我們生存著的,這個複雜且難以改變的社會結構後,找出一絲可能的縫隙;在「隙」的空間裡,從個人到集體,穿越、顛覆、自在、嬉戲,持續探索與這個世界共處的方式。」

JUST IN XX周裕穎X Paul Chiang 江賢二《牧神的午後》系列洋裝
JUST IN XX周裕穎X Paul Chiang 江賢二《牧神的午後》系列洋裝

過早承受的舞台凝視

訪談中,經常重述問題並一邊進行思考的王甯,細細咀嚼著每個字詞的意義,似乎沒有打算放過任何一個可能讓思考產生撞擊的瞬間。他談起近期參與《性別惑亂》的讀書會,在一群陌生的人群中聽著彼此的困惑,那樣真誠且充滿思想交流的時分,讓自己感到無比快樂,而這本書也是去年當他感覺面臨撞牆期時的一帖解藥,由此觸發了這次部分的創作,「那時候我好像要試圖找到一個可以擺放自己的新世界,但這本書裡提到沒有真正的烏托邦,所以我們不是去創造或找到安放自己的新位置,而是得在這個世界裡找到可以游移的空間。」

JUST IN XX周裕穎X Paul Chiang 江賢二《牧神的午後》系列洋裝
JUST IN XX周裕穎X Paul Chiang 江賢二《牧神的午後》系列洋裝

自析帶著野性,從小習舞的他身處在一群女性表演者之間,從很早以前便意識到群體框架所帶來的局限,「小時候所處的環境裡,舞蹈和表演幾乎被畫上等號,我們學會各種舞蹈風格的目的,似乎只是為了受大家的凝視。腿踢得高不高,身材好不好過速地太被在意,加上女性的身份,總要承受審視,常讓我覺得這個性別是不是有原罪?」別人的眼光變得過分重要,限制了自己的身體、性別和各種面向表達的可能性,他發現在這樣的狀況下,很難發展自我,他說:「我覺得舞蹈這件事情應該回到身體的體察,著重任何內在的感受、情緒,或是與別人的交流,至於要不要成為舞蹈表演者,那是後面才需要思考的事。」

JUST IN XX周裕穎X Paul Chiang 江賢二《牧神的午後》系列洋裝
JUST IN XX周裕穎X Paul Chiang 江賢二《牧神的午後》系列洋裝

我想體會一個人跳舞的孤獨

為了尋求突破,並期待找到屬於自己的舞蹈語彙,王甯一度非常抗拒科班訓練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跡,「有一段時期,我想要完全刪去那些部分,例如我會有意識地避免那些會讓人聯想到特定符號的手勢,希望自己的舞蹈變得很物理、中性且日常,那些不太像傳統舞蹈的走、跑、跳動作慢慢附著在我身上。」

JUST IN XX周裕穎X Paul Chiang 江賢二《牧神的午後》系列洋裝
JUST IN XX周裕穎X Paul Chiang 江賢二《牧神的午後》系列洋裝

除此之外,他也受到法國舞蹈家瑪蒂德.莫尼葉和哲學家尚─路克.南希對談集《疊韻》一書中對於獨舞描述的影響,開始採取這樣的形式探索自己的可能性,「書裡描述了在在獨舞的狀態裡,怎麼面對那樣的孤獨,以及怎麼看待自己的身體,這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第一步。」過去五年,他在這樣的探索中獨舞逐漸找出了一條自己的道路,而這一次的《隙》則有如近年的集思之作,有了逐年累積出的深度與廣度,他語氣堅定地說:「以前我還是比較在想『這個舞者』應該要怎麼動,在這些演出的場域中,這個舞者是沒有名字的,好像得是一個很中性的身體,但現在『王甯』的名字出現了,我像是去找到或是重新認識了王甯這個人。」於是,這樣的他在《隙》中產生了質變。

JUST IN XX周裕穎X Paul Chiang 江賢二《牧神的午後》系列洋裝
JUST IN XX周裕穎X Paul Chiang 江賢二《牧神的午後》系列洋裝

找到名為王甯的舞者

「如果我們想尋求自由,會不會刻意切斷自己的曾經、夢想前往無邊無界世界的狀態,也使得自己被想要隱蔽過去的執念所控?」在這樣的反思中,他逐漸把過去在學校習得的舞蹈元素又找了回來。但這樣的回歸並非無分別地全然再現,他將這些片段,靈活地融入這些年他於不同領域如戲劇、馬戲或視覺藝術合作中所發展出各種的身體表達方式中,從《隙》中自由地穿梭於自己的過去和當下之間,「我稱那是舞蹈幽靈,它都一直在自己的身體裡,我可以隨心所欲地把這份檔案調出來玩一玩,對我來說這就是一種自由。而重新擁抱自己的過去,並不意指遵循一條固定路線,我們永遠都處在流動的狀態之中。」

立體波浪拼接洋裝,Bottega Veneta
立體波浪拼接洋裝,Bottega Veneta

立體波浪拼接洋裝,Bottega Veneta
立體波浪拼接洋裝,Bottega Veneta

JUST IN XX周裕穎X Paul Chiang 江賢二《牧神的午後》系列洋裝
JUST IN XX周裕穎X Paul Chiang 江賢二《牧神的午後》系列洋裝

走過這一段面對自我的路途,他已覺得可以結束堅持獨舞,邁向下一個階段,開始與其他舞者一起工作,他抱持著期待說:「雖然我可以很快理解我的身體,我也好奇當我把自己的想像溝通給另一人,而對方終究與我不同,會不會因為理解上的誤差、一些不在我預期中的事情,反而有些新的可能性,讓我得到反饋?」在不同的界線推移中,已變得更為矯健的他,應能比過去更快速地看到可讓他自在穿梭的縫隙,而對於不同處於變動中的自己,他也和我們同樣好奇下一個階段的王甯又會成為什麼模樣。

JUST IN XX周裕穎X Paul Chiang 江賢二《牧神的午後》系列洋裝
JUST IN XX周裕穎X Paul Chiang 江賢二《牧神的午後》系列洋裝

JUST IN XX周裕穎X Paul Chiang 江賢二《牧神的午後》系列洋裝
JUST IN XX周裕穎X Paul Chiang 江賢二《牧神的午後》系列洋裝

JUST IN XX周裕穎X Paul Chiang 江賢二《牧神的午後》系列洋裝
JUST IN XX周裕穎X Paul Chiang 江賢二《牧神的午後》系列洋裝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