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跨越時代的光譜,葛萊美獎父女檔蕭青陽、蕭君恬,自在徜徉音樂世界

採訪這天,我們造訪蕭青陽「大俠」位於公園旁的工作室。一進門,不絕於耳的音樂如MV背景那般在空間各個角落流竄,迎面而來是整排整齊而繁密的音樂牆,黑膠、CD與音樂卡帶,連各種媒體播放器也一應俱全,像是來到了一間品味非凡的私人唱片行,豐富的層次又像是音樂博物館,絕對足以讓喜歡音樂的同好之人沉浸其中,幾天幾夜流連忘返。

編輯/Jasmine Lin 採訪撰文/張卉君 圖片提供/蕭青陽工作室、TEDx策展人張敏訓、細胞錄製影像

跨越時代的光譜,葛萊美獎父女檔蕭青陽、蕭君恬,自在徜徉音樂世界

主人蕭青陽與同為設計師的女兒蕭君恬甫獲2023年葛萊美最佳唱片包裝獎,父女檔攜手以「淡蘭古道三部曲」專輯設計,再一次讓台灣設計師與音樂打動國際舞台,因此被暱稱為「台灣國寶」的蕭青陽卻連連大笑擺手道:「太恐怖了!三十多歲有一點厲害就被叫大師,五十歲了就被稱做國寶,所以我才說叫我大俠不要叫大師。」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如同「大俠」的稱號一般,蕭青陽身上淘氣與俠氣並存,與女兒蕭君恬的互動像夥伴也像好朋友,眼中帶著疼愛卻沒有長輩的架子,對其他往來的朋友也總是親切活潑,蕭青陽說自己的工作需要有年輕的心態,與女兒恬恬的相處及合作,恰恰能帶給他不忘初心的提醒,在音樂的產業裡即便到了五十歲、六十歲,也要記得二十歲時對新鮮世界的悸動。

切換生活片段的音樂魔法

談起與音樂的初相見,蕭青陽的眼中仍閃動著童年時的好奇。「從小家裡開麵包店,家裡的麵包師傅收音機放的音樂可以轉台,轉到不同頻率的時候,就好像會到不同的場景,讓我充滿好奇那個主持人到底是在什麼場地播了這樣的音樂?他的環境是怎麼樣?但只靠一台收音機很難知道,就更讓我充滿好奇。」小小收音機如同神奇的潘朵拉盒子,不同頻道的旋律在切換之間,也調動了空間的氣氛,人們帶著主觀的經驗和心情選播著音樂,就像為生活的片段設定氣氛、功能調性,這些抽象的影響,卻可以透過音樂來作切換。蕭青陽的生活、工作和思考都大量地與音樂連結在一起,居住的空間和工作的空間裡對音樂的運用也十分飽滿,有時透過他選播的音樂就能感染此刻的心情。

音樂變成是一個可以使用的效果,生活中的效果器,但我覺得很多人忽略了這個使用模式。

對於同一個空間裡的家人們或工作夥伴會不會產生影響?蕭君恬笑著說比起音樂,自己更容易受到音樂裡「特殊材質的聲音」吸引,她買的黑膠多半像堆疊起來不同質感的聲效,例如菌絲的聲音、一些昆蟲走路的聲音,常常自己戴著耳機,在工作室裡聽得很入迷。「她常不理我,戴上耳機就聽她的,然後我就更好奇,原來我這些音樂對她無效,反而讓她更積極想要去聽自己的。」蕭大俠語帶幽怨地開玩笑,對於女兒自己滋長出來的音樂世界,他其實十分激賞。父女倆對於音樂的喜好各有所愛,但也會互相分享,兩人的相處像師徒也像朋友,像父女也像同行,音樂的光譜因為彼此的疊加延伸出不同年代的縱深,不斷地相互擴充。

音樂光譜跨越世代穿透時空

蕭青陽認為人的年齡是有限的,但音樂卻能跨越世代、穿梭時空,將他帶回過去尚未出生的世界;而不同年紀的音樂愛好者像是彼此的觸媒一樣,透過上一代人分享珍藏的音樂,打開了回憶箱,瞬間往前推進了二十年的音樂旅程;也可能偶然與年輕世代的孩子分享音樂,氣味相投之下成了忘年之交。「對恬恬來說是一個爸爸在聽音樂,其實我是一個縮小的孩子在聽那個年代的音樂。」蕭青陽簡短而生動的比喻,便將世代之間透過音樂,在文化、世界歷史、時代精神等各個層面如何傳承、相互理解的輪廓示現出來。

音樂像大海一樣。我們常聽到、接觸到都是冰山的一角,但如果喜歡的話,在裡面自在地游泳,會發現它很多、很龐大。

同為葛萊美大會委員的君恬,難掩興奮地談起和爸爸一起到洛杉磯葛萊美總部評選入圍作品的經驗:「到現場時很開心,每個評審都是很頂尖的美國設計師,從大家評審時就能觀察得出來,例如這位在看的是設計的細節、那位看的是包裝的技巧,每個人觀察切入點都不太一樣。」除了有機會近身與各國頂尖的業界前輩學習,對於有機會飽覽所有入圍作品的實體專輯,蕭君恬說:「以前只會看得到入圍的五件專輯會長怎樣,可是現在有報名的專輯都可以看得到實體,以前只看得到網路上的照片,現在可以真的打開看,原來連轉角都做得這麼精緻。」像是受邀評鑑一桌滿漢全席那樣的雀躍,蕭氏父女難掩對於音樂和設計的熱愛:「評選那天,我們兩個是最後離開的,還意猶未盡。」蕭君恬回想起來忍不住哈哈大笑。

從葛萊美得獎者到評審檯

從屢次獲得葛萊美獎的台灣設計師「參賽者」的角色,到受邀成為獎項的評審,為大眾提出該產業的年度總結,蕭青陽如同先驅者,在葛萊美建立起華人社群脈絡,讓國際看見台灣音樂、設計深植的文化底蘊、潛力與創意。對於身份的轉變,蕭青陽也有著自覺:「當你看得夠多、夠廣,不斷展現出自身鑑賞力的時候,其實大會也會提出觀察,覺得你不能一直在裡面當競賽者,應該協助大會做更多的事情。」身為過來人,蕭青陽有意識地帶著女兒和工作室的年輕設計師,鼓勵他們把握機會在更年輕的時候去開拓視野,累積和國際間頂尖工作者互動的經驗,是一種難得的享受,不要等到五、六十歲才去做,一但有機會讓年輕人提早進場學習、觀摩,一起工作,就是最好的傳承。

作為台灣當代剛展露頭角的新銳設計師,蕭君恬並沒有辜負從父親身上傳遞過來的這份幸運。對於聲音材質特別敏銳的她,善於掌握物件細微的動態,透過AI數位媒材翻轉傳統的平面視角,轉化抽象的概念呈現立體的、連貫性且不斷堆疊、衍生的瞬變圖像,在視覺與聲音之間相互連動呼應,跳脫出常態之外的表現手法,創造融合視覺美學與哲學思辨的藝術作品。「我想做聲音的視覺藝術家,不僅是設計師,聲音像VJ我也做。」蕭君恬看似年輕,對於聲音與影像的設計創作卻有嫻熟的處理能力,創作能量十分豐沛。

傳者到承者,蕭君恬操刀設計「傳承之書」

本身也是文具喜好者的蕭君恬,今年在TEDxXinyi策展人Dawn的邀請之下,親自操刀設計由義大利百年歷史筆記本Moleskine贊助、TEDxXinyi 2024年度大會限定的四款「傳承之書」,分別以上屆四位TEDxXinyi講者倡議的主題和金句延伸,包含「傳承之味」、「傳承之境」、以及「航海日誌」。蕭君恬以AI生成數位影像,花了三天的時間堆疊出連續的畫面,延展出遠超過平面紙本載體的立體概念:「數位是我更為熟練的方式,所以我想事情的時候會同時設想畫面呈現在各種媒材上的樣子,可能是專輯、筆記本,也可能是紐約市廣場的一個超大螢幕上,不會特別去定義或限制。」

今年因擔任TEDxXinyi傳承之書設計師的蕭君恬,也受到TED提出的「IDEA CHANGE EVERTHING」概念所打動,「小小的創作就可以改變任何人,創意可以改變世界。當每個人都行動起來的時候,即便是生活中細微的設計,也能播散開來,為別人帶來溫暖,所以不要小看自己,每個人都在發光。」君恬堅定地回應。適逢TED40週年、TEDxXinyi 4週年,曾經四度站上TED舞台的蕭青陽十分肯定TED 持續推動ideas worth spreading的初衷,他表示:「把每年TED舞台上提出的新觀念、新的議題,放在身上作為一年之中思考的養分,很重要。」蕭青陽認為近年整個世界都在更新,數位科技及AI技術的進步正開創全新的世界面貌,進化速度飛躍,人們要隨時要更新自己,接收未來的新時代來臨的準備,以活在當下的語彙來表現此前這個世界的美學。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