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Gender/司婕希&王喬纕—我們的愛情,我們的好麵包 「當有溫度的人,做有熱度的事 」

火傘高張的午後,將車駛進位於臺南市安南區的安豐六街,遠遠便看到「女子麥面包」赭紅色偌大的店面招牌。司婕希與王喬纕兩位店主,遠遠便對著我們熱情地打招呼。店內夥伴正忙著把上午現做,這會兒還熱騰騰的麵包上架就定位,揭開一天營業的序幕。

撰文採訪/廖崇捷 攝影/Rafael Wu 編輯助理/曾冠樺

Gender/司婕希&王喬纕—我們的愛情,我們的好麵包 「當有溫度的人,做有熱度的事 」

司婕希(右)&王喬纕(左)是臺灣第一對登記的妻妻
司婕希(右)&王喬纕(左)是臺灣第一對登記的妻妻

雖然店址位於一般住宅區內,方圓幾里內也不乏麵包、蛋糕烘焙類型的老店,但好品質藉著街坊的口耳相傳,每日都有秒殺的超人氣品項,開店不過半小時,「不好意思,鹹蛋奶酥賣完了。」站在攤位前的夥伴,充滿歉意地對專程到來的顧客說著。而「好吃」不是這對可愛妻妻的終極目標,他們更想做的是有系統的技術以及經營教學,司婕希說:「我和喬纕,是商人與職人的相遇,他執行技術面,我則是想辦法把他的商品賣出去。」王喬纕開班授課,至今也有不少徒弟已經獨當一面,擁有自己的烘焙事業。

司婕希&王喬纕愛情與麵包兼得
司婕希&王喬纕愛情與麵包兼得

認識20幾天便決定交往,同婚通過成為全台第一對登記的女女伴侶,七年前,他們帶著2,000元回到司婕希臺南老家創業,現在他們不但擁有兩間「女子麥面包」,大女兒八月初迎來周歲,二女兒正在王喬纕的肚子裡逐漸成形,四口之家的溫馨模樣,可以想像。愛情與麵包,這道人生的大哉問,同齡人可能還在為此苦惱,在他們身上看到的是,以上皆是的完美正解。

「女子麥面包」安豐總店
「女子麥面包」安豐總店

為愛癡狂,築夢踏實

「好麵包」寫作「女子麥面包」組合字體看來極具巧思,充滿深刻內涵,除了以女性作為團隊的起家基礎,也如麵糰得到了最完整的發酵,最後成品用手指撥開,Q 彈鬆軟的具象化,深得饕客們喜愛。做「好麵包」,一直是王喬纕的夢想,他說:「我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30歲前很清楚知道自己想要創業,擁有自己的麵包店,是我的夢想。很幸遇地,和婕希在工作的咖啡店認識,他理解我的想法,也很支持我。過去我從來沒有離開過台北,但最後我們決定一起回到他的家鄉臺南創業。」為愛癡狂的結果只有兩個,其中一個是傷痕累累、失敗收場,另一個就是眼前的幸福進行式。走上麵包店的四樓,過去是兩人的起居室,打開門迎面而來的是從過往到現在,兩人生活點滴的照片牆,「我就是要結婚!」五個字,寫在眾多相框裡,特別醒目。

司婕希&王喬纕起居室一隅
司婕希&王喬纕起居室一隅

築夢也需要踏實,不是本科班出身的王喬纕,自費學烘焙,為了賺取材料費,便把每日練習的麵包,擺在大舅的門口賣,小生意漸入佳境外,王也順利考取乙級證照,順其自然地麵包手藝越來越純熟外,也養起了忠實顧客,司婕希說:「原本擺攤做麵包都是霸佔我哥哥的廚房與家門口,但生意做起來了,就得找一個適合的地方,借了頭期款,就把現在這個四層樓的店面買了下來,這裡成了我們的起家厝,一轉眼也七年了。」

司婕希&王喬纕一同工作一起成長
司婕希&王喬纕一同工作一起成長

滿腔熱血,真實試煉

大約下午1點多,儘管麵包已經全數出爐,但還是能感受到大型烤箱的餘溫,可見在大量製作的當下,包含溫度、負重等等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耐受的身體成為了必要條件,要能製作出一個「好麵包」,每一個關卡都是試煉。王喬纕說:「要能請到有經驗的女性麵包師,相對來說是比較難的。很多抱著滿腔熱血來應試的年輕人,幾乎九成都熬不過三個月,一箱奶油25公斤,麵粉一袋也將進要22至25公斤。現實與夢想終究是有落差的,很多人一開始來面試的時候,無論是講自己的經歷,又或是在網路上看到我們創業的故事,講一講都淚流滿面,我也跟著他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但如果沒有熬過現場的痛苦,最終一切都只是泡沫而已。」看著總員工編號已經來到70左右,但實際留下的,只有區區六人,其中僅有一位忠實地跟著他們五年之久。

團隊正在製作中秋節訂單
團隊正在製作中秋節訂單

在麵包口味上,符合市場需求以及特殊性,是司婕希十分看重的經營理念,他解釋:「比較資深的三位夥伴,每個禮拜輪流做一種新口味,我們會把 Sample 送給 VIP 試吃,反應好的話,我們就會視情況上架販售。」那反應不好的呢?王喬纕接著說:「在臺南這些年,最喜歡聽到的就是臺南人說實話,這和我在臺北生活的經驗很不一樣,很多人說臺北人冷漠,但我覺得那是基於不要多管閒事的禮貌。雖然臺南人看似好像很雞婆,但是他們是真心希望你能更好,有種愛之深責之切的感覺,我覺得非常溫暖,這樣才知道哪裡需要去改進。」

「女子麥面包」麵包陳列
「女子麥面包」麵包陳列

滿分溫度,滿分生活

如果要給現在生活打分數,司婕希給的是有妻有子萬事足的滿分十分,而王喬纕則是還有正在追逐某些事物的八分,缺少的那兩分是什麼?王喬纕說:「因為原生家庭的關係,一直以來我都比較缺乏安全感。我不想安於現狀,年輕的我還能拼,想為了兩個孩子賺更多錢,讓他們能夠有好的生活。但同時我也想好好感謝我的老婆,從小到大我都覺得自己沒有家,但是認識婕希後,這些年來我們一起經歷了所有的好與壞,我很感謝他給我一個家,包含有個愛我的婆婆、大舅以及大嫂。」司婕希接著說:「如果沒有遇見喬纕,如果我們沒有結婚,沒有孩子,沒有共同努力的事業,我可能就很隨便地把這一生過完,我想謝謝他讓我的人生變得豐富。身邊的朋友都說,幹嘛那麼累,兩人生活不好嗎?還要飄洋過海去生小孩,還生兩個,不累嗎?但我則認為自己很享受其中,人生有喬纕和兩個孩子,真的很滿足。」

司婕希&王喬纕為幸福生活打拼
司婕希&王喬纕為幸福生活打拼

「當有溫度的人,做有熱度的事」是王喬纕的人生座右銘,這句話放在他們倆身上,一點都不難理解,而司婕希則說:「先做該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一路走來,把該做的事逐漸做完,想做的天倫之樂,已經在眼前十分清晰。

司婕希&王喬纕兩人感情十分融洽
司婕希&王喬纕兩人感情十分融洽

走過七個年頭,他們依舊無話不談,拍照時互相吐槽也互相替對方整理頭髮面容,讓人戴起墨鏡並非頭頂上的太陽,而是閃到不行的愛情。讓人十分堅信,他們的故事,他們的「好麵包」,將成為臺灣 LGBTQ+ 最佳模範,持續流傳下去。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