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獨家專訪|巴黎聖母院禮拜椅設計師 Ionna Vautrin: 「設計是回應問題的解答」

一陣爽朗笑聲打破了小鎮的寧靜,法國設計師 Ionna Vautrin 從大門小跑步出來,熱情邀請我們走入他的住所。這棟兩層樓的建築藏在巷弄轉角處,簡潔的形式以木製牆面和繽紛色系點綴,如同設計師本人的氣質,溫暖而平易近人。

編輯/陳純純 採訪撰文/Charlie Lee 攝影/Leeting Wong

獨家專訪|巴黎聖母院禮拜椅設計師 Ionna Vautrin: 「設計是回應問題的解答」

設計是各種藝術的集大成

在巴黎住了二十年,Ionna 於去年暑假揮別了都市瘋狂的步調,帶著他的英國短毛貓,搬回這個靠海的小鎮。六歲時,母親帶他去小鎮上的陶藝工作室學習,讓 Ionna 對手作物件萌生了熱愛。除了每週三小時的捏陶時光,他也喜歡下廚,但在相較保守的90年代,藝術家或廚師的職涯選項相對不穩定,因此 Ionna 高中畢業後選擇進入工業設計領域,既可以學習藝術、製作物件,同時也能與人有連結,為人們的生活注入便利,是當時他考量各種利弊後的最佳選擇。

設計師 Ionna Vautrin 的工作區。
設計師 Ionna Vautrin 的工作區。

「我熱愛各種貼近生活的小物件!過去許多年,我都專注在小型設計上,像是茶壺、花瓶、裝飾物件等。如今漸漸地,有人開始委託我設計家具這類大型物件,也有越來越多品牌開始對我的設計有信心……我想自己也還在成長,不斷地突破我的設計泡泡(笑)。」如同許多設計師,Ionna 的靈感經常來自展覽、書籍,以及其他設計師和建築師的作品等。他笑著分享,自己會這麼喜歡設計的原因,是因為在設計過程中,同時也在做很多不同的事,諸如畫草圖、製作模型、研究設計或者是與客戶溝通等。「設計之餘,我也喜歡畫插畫、製作物件、辦展覽⋯⋯我喜歡去接觸不同的事物—(對我來說)這絕對不是一份無聊的工作。」

Ionna 設計的餐桌,以及他的貓孩。
Ionna 設計的餐桌,以及他的貓孩。

延伸閱讀



不只是一把椅子那麼簡單

設計其實是為了社會而生,反映著建築、文化與歷史脈絡,同時也是回應問題的解答。

從生活物品轉移到家具設計,其中一部分的契機來自他今年的新作—「巴黎聖母院的禮拜椅」。Ionna 表示,當初接到邀請時,心底其實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資格勝任。「儘管我的父母擁有宗教背景,但我們從來都不是那種很嚴格的信徒。因此當初被邀請參與提案時,我並不認為自己有權利加入評選,因為我並非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Ionna 表示:「但後來我理解到,設計其實是為了社會而生,反映著建築、文化與歷史脈絡,同時也是回應問題的解答。」

浴火重生後的巴黎聖母院。(翻攝自 Ionna Vautrin 個人官網)
浴火重生後的巴黎聖母院。(翻攝自 Ionna Vautrin 個人官網)

巴黎聖母院並非直接邀請設計師,而是透過不同設計團隊提案,進行各種評估和洽談後才確認合作。Ionna 與另一組團隊順利進入最終評選,提出了非常兩極的設計。另一組團隊的提案專注在天主教文化保守莊嚴的風格,設計方正、稜角,風格較為傳統,而他則選擇聚焦物件與空間的關係。

巴黎聖母院禮拜椅。
巴黎聖母院禮拜椅。

這張不簡單的禮拜椅攜手法國家具公司 Bosc,以橡木實木製成,呼應過去聖母院被稱作「森林」的屋頂橡木結構。座椅面以些微弧度支撐背部與臀部,增加舒適性,而比起傳統座椅更低的椅背高度,則是為了讓人們在跪地祈禱時,手肘能更輕鬆地撐在前方椅背上。此外,椅背的管狀設計和圓弧邊角,致敬了聖母院建築的圓柱和拱形設計,也讓視覺上格外通透,就算擺放了一千多張椅子,氛圍依舊不壓迫。

我和 Ionna 一起蹲在地上觀察,他接著說:「你看這個椅腳的銅件,我們討論很久,因為除了重量及預算,還有安全考量。若有大型事故需要疏散,上千張椅子不能因為慌亂的人群擠壓而散落,需要緊固讓動線保持暢通。而每張椅子大約六公斤,讓院方人員因應不同場合去調整、搬運,而不造成太大負擔。」



空間是設計與生活的積累

因為這把禮拜椅,Ionna 笑說現在有很多椅子的設計需求,讓原本專注在生活小物的他受寵若驚。「生活小物是那種可愛、你會想隨時攜帶的家飾品,貼近生活且溫暖,可以賦予更鮮明的個性。但大型的物件,相對來說更注重使用週期,還要能與空間相互共鳴,趣味成分就會比較少。」他與我解釋兩者的不同,並分享自己的觀察。「我熱愛有機的線條,就像為工業設計而生的雕塑作品一樣,同時當然也要思考產品的永續性。作為設計師,你無法總是照著自己的意思去創作,但現在累積了一點名聲後,我可以選擇與在地廠商合作,或是去發掘擁有工匠技術的職人等,諸如聖母院的禮拜椅。」

 Zoo 熊貓娃娃。
Zoo 熊貓娃娃。
Samala 裝飾物件跟 Bec 巨嘴鳥雕塑。
Samala 裝飾物件跟 Bec 巨嘴鳥雕塑。

坐在餐桌前與 Ionna 聊著,我好奇地問他,平常工作日程長怎樣?「你可以看到,我的家就是我的辦公室,也因為我都自己一人工作,沒有什麼私人和辦公空間——我同時在工作室,也在餐廳,在書房,也在廚房。」他笑說,自己不介意把所有空間混在一起,因為這是他的習慣,也是讓他感到最自在、最能享受空間的方式。接著他放下手中的茶杯,指向走廊後面的房間,說道:「這間房間現在一團糟,我還沒空整理,但之後我想把它改造成陶藝工作室!」談到設計與手作,Ionna 總是藏不住熱情。

設計師 Ionna Vautrin 的廚房,整齊有序,透過開放式收納讓空間顯得輕盈通透。
設計師 Ionna Vautrin 的廚房,整齊有序,透過開放式收納讓空間顯得輕盈通透。

訪問尾聲,我似乎看到了過去那個在陶藝工作室捏陶的小女孩。他摸了摸在窗邊曬太陽的貓咪,笑著說:「我想應該會很不錯!下次等你們再來訪,記得要來參觀喔!」

空間展現出主人對於設計品味的講究,同時又保持著居家的舒適感。
空間展現出主人對於設計品味的講究,同時又保持著居家的舒適感。



Ionna Vautrin

1979 年出生於法國,畢業於南特大西洋設計學院(L’École de design Nantes Atlantique)。擅長將幾何與有機形態相結合,創造出兼具趣味性與實用性的設計,為空間注入溫暖與創意。曾於 Camper、SOWDEN 和 Bouroullec 等國際品牌工作,並在2011年創立個人工作室。其代表作包括 Foscarini 的 Binic 燈、SNCF TGV 高速列車桌燈。近期則有為巴黎聖母院設計禮拜椅,展現他在文化與生活設計中的深厚見解,不僅富有詩意也具有親和力。

IG @ionnavautrin

www.ionnavautrin.com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