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情緒的表情XD|喜怒哀樂,我全都要!許淨淳:「很多時候,越難過的事,後來講起來反而越好笑!」
by Lynn HSU-更新
企劃/廖崇捷 統籌/涂千曼 採訪撰文/許家菱 攝影/Weslie Wei 化妝、髮型/Stella Chiu 影音/許家菱 梳化助理/Cheng yun Chuang
![情緒的表情XD|喜怒哀樂,我全都要!許淨淳:「很多時候,越難過的事,後來講起來反而越好笑!」](https://im.marieclaire.com.tw/s1200c675h100b0/assets/mc/202502/67AC4E97C0C931739345559.png)
「長頸鹿!」——《聲林之王》比賽之後,路上的人也許不是喊許淨淳的名字,而是這麼叫他。當初會選擇在比賽舞台上扮成長頸鹿並非一時興起,靈感其實源自學生時代的綽號。「我跑步的時候脖子伸得很長,所以同學開始這樣叫我。」2018年上節目自彈自唱瞬間爆紅,私下生活確實有了轉變,淨淳倒是看得很開。從小就熱愛表演的他參加了很多社團和比賽,自然而然,學校裡就很多人認識他。「當時在路上和我打招呼的人越變越多。上了《聲林之王》後也是這樣,只差在範圍變大而已!」
只不過,有些人親自見到他時會感到意外:跟在電視上的精怪才女形象比起來,私下的他竟然滿「正常」的?「錄節目的當下其實很緊張,或是太嗨,後來自己回去看那時的影片,也覺得滿好笑的!」即使檯上檯下給人的感覺不一樣,他也不會被所謂「人設」綁住。「在不同場合,本來就會是不同樣子,每個人都是這樣啊。」
多年來,他透過線上直播和粉絲們保持互動,經常出現的都變成了老朋友。除了分享日常小確幸,偶爾情緒低落或不爽爆氣,他不會逕自把直播間當成樹洞發洩,而是像在知識+發問,真心求解。粉絲的回應常突破盲腸,使他茅塞頓開,世界又美麗了起來。苦水要吐,無解要問,低潮來時,他會採取積極。「我覺得人總要為自己的情緒找到出口。如果一直陷在某一種情緒裡,也太痛苦了。」
做音樂的幽默大師
無名小站、知識+、顏文字⋯⋯提及這些網路「老人」文化,淨淳都還記憶猶新。「我現在還是會用 XD,而且 D 還要打很多個,大小寫混用,就是要笑到分不出大小寫!」雖然好像會跟現世代產生代溝,但他不怕被說老,「反而就像 Y2K 復興一樣,很潮呀!」寫歌的時候,他也不諱在歌詞裡塞入當紅流行語,不僅接了地氣,也在音樂中劃下時代標記。先是以〈安捏母湯〉在節目上展現獨特幽默,後來又發現「偶都 OK」和「어떡해」(韓文:怎麼辦)發音很像,唱起來還押韻。諧音梗寫成歌,萬年不敗!
淨淳笑道,為了回應「淳款不足粉絲後援會」的死命敲碗,他募資做 EP,也寫了一首〈淳款不足〉獻給粉絲。「雖然粉絲們都跟我一樣『淳』款不足,但如此一來就可以互相鼓勵。希望他們都賺大錢,然後就有錢來看我的演唱會!」
原來不用那麼怕尷尬
身為 emoji 重度使用者,當然還是有不喜歡的表情符號。「我討厭看到微笑臉上掛一滴汗的那個『汗顏』表情,看起來超尷尬!」他坦言,過去曾經因為懼怕尷尬,擔心場子冷,總是會想盡辦法炒熱氣氛,拼命製造話題,填補群體中的沈默時刻。「但久了後發現好累喔。怕別人尷尬,反而把自己搞得更尷尬。」直到 MBTI 話題開始流行,一測之下,他才驚訝的發現,自己其實是 I 人!淨淳表示,「I」 這個分類像是一道曙光,讓他鬆了一口氣,也回頭檢視,確實,有些事情出於好意卻成了負擔,讓他不知不覺消耗很多能量。爾後,他終於學習放過自己,「我後來才發現,其實空間的留白也是種美感。」
心碎的時候就睡吧
快樂能量的製造者本身就一定是快樂的嗎?淨淳說道,其實難過的時候也真不少。雙子座的他,情緒總是在短時間內急速切換,先是開心,下一秒火爆,可能不久後憂鬱感就襲來。播放淨淳的 EP 《淳款不足》,有如坐上雲霄飛車,四首歌曲恍若出自四個截然不同的人格。他說,起初也猶豫著,這些迥異的元素兜在一塊,會不會使整張作品缺乏邏輯?「但這些都是我!」想了想,似乎沒有任何一個需要捨棄。
對淨淳來說,悲傷和快樂看似兩極,卻是緊密相連的兩種情緒。「很多時候,越難過的事,後來講起來反而越好笑!」內建自嘲哲學的他,遇上情緒難題,總有一番灑脫態度來回擊。當年首次在節目中唱起〈碎吧,睡吧〉,不只讓評審林宥嘉現場落淚,也感動了無數電視機前的觀眾。「因為我講話懶得捲舌,ㄙㄕ不分,所以發現這個好玩之處。原來『碎』跟『睡』可以連結在一起。」
像一首獻給大人的搖籃曲,淨淳溫暖的嗓音唱著「碎吧,碎吧/就讓它破碎吧/趁著傷口還沒有那麼大/睡吧,睡吧/就讓它沉睡吧/醒來之後就不要再牽掛」聽著聽著,竟不知不覺被說服。與其執著於未竟之事,不如去好好睡一覺,一覺醒來,又會是嶄新而閃亮的一天。
很多時候,越難過的事,後來講起來反而越好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