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青農們的田園交響曲|照顧作物本身就很快樂,冠冠:「務農像健身,想像中的完美不一定是最好的目標。」

「青年務農」是一種潮流?大自然與作物,有什麼魅力?從農的理想與挑戰是什麼?本期企劃直擊北中南現場,邀請不同背景與風格的四位年輕農夫:林奕辰、冠冠、許湘宜、羅鈞瀚,分享他們的故事,看見人與土地的關係。

統籌&採訪撰文/涂千曼 攝影/Weslie Wei

青農們的田園交響曲|照顧作物本身就很快樂,冠冠:「務農像健身,想像中的完美不一定是最好的目標。」

時不時出沒在知名美食旅遊 YouTuber 內內頻道的「農夫特集」,並入選拍攝西螺《猛農民曆》,來自雲林莿桐的青農冠冠,以帥農夫的形象在網路社群上收穫一眾粉絲。2023年,冠冠推出小農品牌「植日生 Farmer on Duty」,希望站在農業第一線直接與大眾溝通迷思,並慢慢從傳統菜商收購轉型,栽植更多他想推薦給大家的作物。

攝影/Weslie Wei
攝影/Weslie Wei

 「務農帶來生活化的感想,就像健身。想像中的完美不一定是最好的目標。」──冠冠


從小對植物充滿感情,大自然教他接納存在

農村長大的冠冠,很早就發覺自己喜歡種花花草草。小時候他幻想可以與植物說話,甚至在植物狀態不好時還會同理而難過。爺爺奶奶種田時他也跟著幫忙,從作物的欣欣向榮中得到成就感。

為了鑽研如何照顧作物,他進到農學院就讀植物病理,研究所畢業後直接回雲林成為返鄉青農。「我們不整地,不消耗土壤的有機質,蚯蚓得以存在,也不需要翻土,植物就可以生長起來。」相較於前行世代,年輕人更嚮往減少農藥使用。「阿公的年代殺蟲劑效果很好,追求田裡一隻蟲都沒有,到現在卻產生抗藥性而沒有效果。愈想把害蟲趕盡殺絕,反而讓害蟲愈來愈強大,還殺光了害蟲的天敵。」

攝影/Weslie Wei
攝影/Weslie Wei

然而農田現場依然充滿挑戰,冠冠會再尋覓新的資訊與可能性。「像小黃瓜的大魔王是薊馬。號稱有效的非農藥資材,包括樟腦油、柑橘精油,通通沒轍。後來我在日本網站上發現照射紅光可以減少薊馬入侵,再配合引入薊馬的天敵幫忙捕食,終於能維持小黃瓜的產量與品質。」

「以前覺得只要努力什麼都做到最好,一定能種得很漂亮。可是實際回來這幾年,發現很多時候還是看天吃飯。像這陣子寒流來,小黃瓜產量只剩下晴天的兩三成。雖然當初學校會教導要多施鉀肥、鎂肥促進光合作用,作用也很有限。」

務農帶來生活化的感想,就像健身。想像中的完美不一定是最好的目標。「一開始我也幻想自己可以練得像巨巨那麼壯,但不是一直努力就有效果。我的天花板就在這裡,放鬆知道自己有在努力就好。因為太辛苦可能難以維持,接受現在的自己就可以了。」

攝影/Weslie Wei
攝影/Weslie Wei

 

維持種植的初心,將美味的小眾蔬果帶給大家

冠冠說:「現在短影音很紅,我想趁機來宣傳一些想讓社會大眾知道的事情。例如市場喜歡大又漂亮的外觀,很多好吃的品種就被埋沒了,這樣很可惜。」

他也希望讓大眾對農業有更多的了解。「像我最近拍攝了蚜蟲的天敵──瓢蟲的 reels,讓大家知道用魔法來對付魔法,以蟲治蟲,也可以種出漂亮的作物。」名稱叫作「瓢剋」的瓶罐裡放的不是農藥,而是活生生的瓢蟲,一天據說可以吃下五十隻蚜蟲。

他還想拍攝一些農業的小迷思,像是臺灣菜價與先天環境的關係。「天氣熱本身就會影響植物生長,臺灣高溫多濕的環境又有利病蟲害繁殖,一不小心就會減產。只有在氣候剛剛好的三、四月,才容易有便宜的菜價。」

攝影/Weslie Wei
攝影/Weslie Wei

至今冠冠仍懷抱與小時候一樣的初心,種出漂亮盛產的蔬果就很開心。「因為要讓它順利健康長大真的很不容易。雖然我已經種了四五年,技術比以前成熟了,可是沒辦法保證每次都能整治成功。」

「現在受限於栽培面積有限,也受限於拍賣市場或盤商願意收購,比較流通於市面的品種。因為我真的太喜歡種東西,有很多蔬果都想種種看。以後想透過自產自銷的方式,壯大『植日生』的品牌,帶給大家更多健康又好吃的蔬果。像是韓國櫛瓜、洋香瓜和小番茄等,現在都只能種在盆栽,或是寄生在小黃瓜園裡,希望未來有專屬它們的溫網室。」

攝影/Weslie Wei
攝影/Weslie Wei


──2025年四月號《美麗佳人》Special Report,〈農夫是夢想,照顧作物本身就很快樂──冠冠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