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青農們的田園交響曲|龜背芋與她們的產地,羅鈞瀚:「一切的開始,我們都得彎下腰低下頭,種下種子。」
by Melody TU-更新
統籌&採訪撰文/涂千曼 攝影/Weslie Wei

寬闊的屏東農地,幾隻狗狗歡快地穿梭在草葉間,一派恣意的景象。農地主人的小屋裡擺著具有生活感的電視與沙發。四周設計布置一幅幅潮流掛畫、哥吉拉等眾多公仔,時而出現龜背芋圖樣與各式盆栽,彷彿宮崎駿動畫裡機械、怪獸與自然兼具的氣氛,屬於硬漢的務實與浪漫。這裡是「龜背芋與她們的產地」。
「 一切的開始,我們都得彎下腰低下頭,種下種子。」──羅鈞瀚
從零開始做中學,分享為紀錄一路的熱情
白手起家的羅鈞瀚,至今經營龜背芋事業已經八年,許多人對他的印象都是慷慨分享知識的「龜老闆」。COVID-19疫情期間,全世界人們被關在房裡,只能以網路向外串聯,植物作為可以進入家屋的綠意,在國際間需求量大增。這對正在創業的羅鈞瀚而言,無疑是個轉機。「那時 Facebook 粉絲專頁成長速度很快,我偶爾會開開直播,跟大家分享相關資訊。包括我在他們身上學到什麼,今天有什麼種不好的疑難雜症,都可以幫他們解決問題。」
最初,沒有任何的務農經驗的他,遇見了土地承租的機會。他認真拜訪附近農民,評估通路與人力而選擇種植龜背芋,從零開始打造這座農場。「成功案例讓很多人有美夢,誤以為這件事是容易的。」羅鈞瀚說,他更想告訴有心以農創業的青年們,要了解相關法規,成為「農民」才有申請資源挹注的可能。
種植方面,他自己上網查找資料,卻發現農地上發生的事,跟這些文章所寫非常不同。「我這輩子沒有那麼認真學習過東西,能體會想學習的心碰壁的感覺。」因此他非常願意將自己親身獲得的正確資訊,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過去幾年我以圖片或影片持續分享我對龜背芋了解的一切,讓很多人看見、學習,甚至自己解決問題,是我感覺這輩子做過最有意義的事。」
面對愈來愈加速的網路社群時代,羅鈞瀚認為:「你可以選擇順應大家的步調,求快求短,或許比較有機會。當然你也可以遵循自己的步調,慢慢紀錄著,等待被看見。」而他選擇的是後者。「現在人們會隨著流行左右自己想要的東西。無論推廣什麼,都需要很多的努力與堅持。與推廣的成效相比,持續紀錄所做的一切更重要。」他不求馬上有回應,做了多少努力與貢獻,社群留下的紀錄就像作品集一樣,熱情終會有人看見。
穩定的切葉市場,虛心的務農態度
「一切的開始,我們都得彎下腰低下頭,種下種子。」從種子開始培育龜背芋的羅鈞瀚,分享他與自然環境及氣候共處的心得。「整個世界的氣候變遷非常難預測。屏東這裡真的很熱,今年冬天反而是正常寒冷。龜背芋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低溫,生長會緩慢下來。它們不會死亡,但緩慢到最後會停止生長。我們這一兩個月就遇到這樣的狀況。」
停止生長,就可能影響龜背芋一整年的產量,要如何面對呢?他說:「低溫就是低溫。你可以加裝五千顆燈幫作物加熱,或可以花費資金去蓋溫室。但我覺得那些選擇的出發點都是因為想要抗衡自然。人類喜歡用一套規矩或方法去看待事物。今天面對的是大自然,所以我只能放寬心。我們要用比較自然的心態去面對一切會發生的事,只要做好原本應該要做的功課,其他的自然發生就好。人類要謙虛,向自然持續學習與尊重。」
「切葉切花的市場相對單純,它不像蔬果有很多人去種植,行情比較固定。」羅鈞瀚說明。目前「龜背芋與她們的產地」已從充滿挑戰的草創期,步入相對穩定的階段,他很清楚想做的事情可以如何進行。未來羅鈞瀚希望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卻也在每日太陽下山,工作結束之後,拿張椅子坐在農場裡的任一位置看著這座農場發呆時,浮現滿足感。
──2025年四月號《美麗佳人》Special Report,〈龜背芋硬漢的務實與浪漫──羅鈞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