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教宗方濟各離世後下一任教宗怎麼選? 回顧「人民的教宗」傳奇事蹟&帶你了解梵蒂岡SOP流程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Franciscus, Pope Francis)於4月21日辭世,享年88歲。他在任時以進步的改革精神,和節儉、勤樸的形象廣受喜愛,被稱為「人民的教宗」。本篇除了帶你認識教宗方濟各,也讓你了解接下來梵蒂岡處理教宗逝世,以及遴選新教宗的流程!

text / Jhe-Syue Liu、photo/ getty

教宗方濟各離世後下一任教宗怎麼選? 回顧「人民的教宗」傳奇事蹟&帶你了解梵蒂岡SOP流程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Franciscus, Pope Francis)在羅馬時間4月21日,早上7點35分因病辭世,官方透露的原因為腦中風導致昏迷和心臟衰竭,正式結束從2013年3月就任以來逾12年的任期。享年88歲的方濟各,在任時以進步的改革精神,和節儉、勤樸的形象受到普遍教友和大眾喜愛,《時代》雜誌更在方濟各初上任時就將他選入年度風雲人物,評價他為「人民的教宗」。


教宗離世了然後呢?梵蒂岡SOP是這樣!

每任教宗離世,天主教會都有一套制定成俗的流程,來因應教會面臨的巨大變動,方濟各的逝世也不例外。

一、羅馬教廷的總務樞機(The Camerlengo)會進行正式的死亡昭告,對著教宗遺體輕喚三次受洗名字之後,才正式宣告教宗回歸主懷。

二、總務樞機會在樞機主教的見證下,破壞教宗所配戴的漁人權戒,這枚戒指是教宗用來印封官方文件的印戒,代表著教宗的至高權力。

三、梵蒂岡這時才會正式對外公開宣布,並且進行搖鐘、降旗等昭告大眾的哀悼儀式。

四、接著梵蒂岡正式進入九日哀悼期,教宗遺容將在聖伯多祿大殿接受瞻仰。

五、教宗下葬之後,在教宗逝世15-20天內,樞機主教們會齊聚羅馬進行秘密會議(Conclave),遴選下一任教宗,並在西斯汀教堂舉行投票。

六、助祭主教(The Cardinal Proto-Deacon)將在聖伯多祿大殿的陽台宣告天主教廷獲得新教宗,接著新任教宗將首度露面降福。



方濟各教宗生平

方濟各教宗本名Jorge Mario Bergoglio,出生於1936年12月17日,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方濟各是義大利移民家庭中的長子,下有四個手足,父親是會計師,母親則是家庭主婦。17歲時,方濟各偶然在教堂告解時獲得感召,決定奉生神職,成為一名神父。到了22歲,他正式加入耶穌會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神學院學習。

就任神職初期,方濟各主要投入當地神學院內的工作,他在80、90年代期間,先後完成神學博士論文,由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地區主教逐漸擢升為阿根廷東方禮教長區教長。直到2001年時,當時的前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任命方濟各為樞機主教,前往羅馬教廷並於聖羅伯白敏堂領銜司鐸。


首位拉美出身教宗

2013年,教宗本篤十六世辭職成為約600年來首位退位教宗,而後方濟各在秘密會議的投票中當選,也因此寫下了紀錄,成為第一位來自拉丁美洲,以及第一位出生於南半球的教宗。方濟各早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與貧困和弱勢社區共處,這些經歷影響了他對信仰與教會的看法,他在位期間以謙遜、務實聞名,關注貧窮、不平等以及環境保護等議題。同時,他也幫助羅馬教會從傳統的歐洲中心轉向全球南方,逐漸形塑更全球化、更貼近人民的形象。


狂熱足球迷

如同許多拉丁美洲出生的小孩,方濟各從兒童時期便十分熱衷足球,尤其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當地的足球俱樂部「聖羅倫素體育會」的死忠球迷,還曾經寫信給俱樂部表達自己的支持和喜愛。2014年,聖羅倫素贏得了隊史首座南美自由盃(Copa Libertadores)冠軍,全隊在奪冠後特別前往羅馬拜訪教宗方濟各,而方濟各也在梵蒂岡接見球隊、共享榮耀;聖羅倫素甚至將新建的體育場以「Pope Francis」作為命名。

2014年巴西世界盃時,方濟各在影片致詞中說到:「當我們在團隊中比賽時,我們必須先考慮集體利益,而不是個人的利益⋯⋯沒有人能夠獨自獲勝,無論是在球場上,還是在生活之中。」在佈道、演講時,方濟各也常將足球融入講詞中,這也讓他在世界球迷的眼中,成為接地氣、熱愛足球的同好。


支持LGBT群體、博愛弱勢邊緣社群

另一項教宗方濟各最為人稱道的,即是他以實際言行來關懷社會上的弱勢族群。2024年3月28日的聖週四,方濟各為12位監獄女囚進行例行「濯足禮」。濯足禮是效仿耶穌為信徒洗腳衍生的儀式,教宗會為教徒洗腳、親吻腳背,象徵寬恕和洗淨罪過,過去對象都以男性教徒為主,而這次的濯足禮是史上第一次有教宗為全女性施行;就任以來,方濟各也多次為身障者、穆斯林移民等等邊緣社群施行濯足禮。

在LGBT議題方面,方濟各也是進步精神代表,他曾說「如果同志向上帝尋求善意,我憑什麼批判呢?」也曾公開說:「我認為教會不只應該向冒犯過的同志社群道歉,也該向被剝削的女性、被勞動剝削的兒童道歉;教會必須為祝福過世界太多武器而尋求原諒。」即使因此引起爭議,方濟各依然將羅馬教廷引向反思與更博愛的現代精神,也因此成為最受同志社群認同的天主教領袖。


寓言中的「最後一位教宗」?

教宗方濟各離世之後,由12世紀開始流傳的教宗預言又重新受到矚目,根據預言,方濟各是末日審判前的最後一位教宗。這個預言起源於西元1139年,預言家及愛爾蘭大主教聖馬拉奇(MalachyO'Morgair)目睹異象,看到未來112為教宗的形象以及末日審判的來臨,將其記錄下來後交給當時的羅馬教宗。在聖馬拉奇的預言中,世界將在接下來112為教宗之後迎來末日審判,而方濟各正是預言後的第112位。預言將第112位教宗稱為「Petrus Romanus」(羅馬人伯多祿),而方濟各出身義大利裔正好能被視為羅馬人,而方濟各的名號來自聖人「聖方濟各」,其全名Francesco di Pietro di Bernardone中的Pietro是Petrus的同義名。當然,關於此預言的真實性與準確度都無法應證、眾說紛紜,僅是為教宗方濟各留下的傳奇增添神祕色彩,如果要悼念這位宗教領袖,更好的方式無疑是關注並紀念其博愛、進步的當代精神。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