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熱門話題

2023小寒吃什麼?快吃臘八粥滋補 古人流行超特別倒數日曆抗冬?

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於2023年1月5日到來,因為非常接近農曆十二月八日,不少人都會在這天吃臘八粥抗寒養生,古人也會在這段時間用「九九消寒圖」這種特殊的方式倒數冬季,迎接新春到來。

圖/翻攝自Pixabay作者12019;北京故宮博物院微博;維基百科作者bfishadow from Beijing, China、Gloumetcadao

2023小寒吃什麼?快吃臘八粥滋補 古人流行超特別倒數日曆抗冬?

2023年1月5日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到了這個時間點,也差不多是所謂的「三九」(與夏季的「三伏」相對應),也就是冬至後第三個「九天」,意即冬至後第十九天至第二十七天,一般認為到了「大寒」都已稍微回暖,「小寒」、「三九」反而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於是古人提倡在小寒這天進補養生,認為在這天好好滋養的話,隔年就不容易有病痛。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作者12019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作者12019

小寒吃什麼?臘八粥!

農曆十二月是「臘月」,加上天氣寒冷,需要食補養生,因此會在農曆臘月八日前後吃「臘八粥」。臘八粥又叫「佛粥」,由於這天相傳是釋迦牟尼佛的成道日,為了紀念此事,佛教寺院會在這天熬粥分送,依各地口味有鹹有甜,因材料不同而有五味粥、七寶粥、八寶粥等。


清代時,從皇宮到民間都會按習俗食用臘八粥,皇帝、皇后會賞賜臘八粥給前朝和后宮,民間也會互相餽贈臘八粥,不少富戶更會在這天特地送粥給窮苦人家,意味著分享福氣。


羊肉、雞肉等溫補肉品,也是小寒時大家會選擇的食補;南京人會選擇吃「菜飯」,也就是加入鹹肉、香腸、火腿、南京板鴨等肉丁,以及蔬菜一起翻炒的飯;廣州人則是會在小寒的早晨食用糯米飯補中益氣,但為了好消化,會以適當比例混合白米,再以炒過的臘肉或臘腸、花生等材料拌飯吃。

▲不少人都會在小寒這段時間吃臘八粥。(圖 / 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bfishadow from Beijing, China)
▲不少人都會在小寒這段時間吃臘八粥。(圖 / 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bfishadow from Beijing, China)

▲廣東人則會在這段時間吃糯米飯。(圖 / 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Gloumetcadao)
▲廣東人則會在這段時間吃糯米飯。(圖 / 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Gloumetcadao)

小寒習俗

古代防寒抗冷條件欠佳,容易造成疾病或死亡,加上晝短夜長,不少古人都畏懼冬季的力量,甚至認為可能是上天降災懲罰,為了度過這段日子,古代人發明了「九九消寒圖」,以此為消遣,因為九是傳統觀念中最大、最多、最長久的極盛數字,「九九」更是大上加大、再大也不過的數字,大家相信從冬至後過九九八十一天,就能迎來春天。


九九消寒圖可以理解為一種倒數計時日曆,倒數冬季結束、春季到來。有許多不同樣式,最基礎的是雙勾描紅書法,也就是只有外框的字,需要自行對它填上筆劃,由九個字組成一句有意義的句子,每個字都是九劃,常見的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春前庭柏風送香盈室」等,都是寫著對春天的期待,從冬至開始每一天寫一劃,每一個九天都會完成一個字,不少人還會依當天天氣而寫上不同顏色的筆劃,因此一個字可能不只一種顏色,整幅字會呈現五彩繽紛的熱鬧樣貌,很有過節的氛圍,等到9個字都寫完了,八十一天也就過去了。


九九消寒圖也有圖畫版的,最經典像是染梅跟畫圓,染梅版就是在紙上畫一支梅花,上面有九朵梅花,每朵梅花有九枚花瓣(實際上應是五枚花瓣),每天畫一瓣,九天過去就畫好一朵梅花;畫圓也是類似,將紙劃為九格,每格上有九個小圈圈,每一格都代表一個九天,待圖案都完成,寒冷冬日也將過,可以迎接春天到來。

▲▼九九消寒圖是古代人們的倒數日曆。(圖 / 翻攝自北京故宮博物院微博)
▲▼九九消寒圖是古代人們的倒數日曆。(圖 / 翻攝自北京故宮博物院微博)

小寒禁忌

小寒天冷,雖說不建議過度運動,但還是需要適度活動筋骨,並且注意保暖,冬令進補難免大魚大肉,也需注意營養均衡,多攝取蔬菜水果,食補養生也需注意不能盲目進補,中醫裡談到體虛進補,可約略分為四種,氣虛須補氣、血虛須補血、陰虛須補陰、陽虛則要補陽,每種體質能夠食用的藥方不同,建議還是詢問中醫師,以免胡亂食用反而傷身。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