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熱門話題
《Go Green For Life》Power Summit #潮環保雲端論壇:以永續生活風格引領綠色低碳新浪潮,掀起最潮未來主張
by Hask-更新
text:Patty Huang photo:張之馨

數位與永續並行:picupi挑品重新定義消費價值
picupi挑品的創辦人張倞菱Jean,過去曾是時尚雜誌總編輯。因意識到時尚產業對環境與資源造成的消耗,於是在2016年創立picupi挑品,希望以更有意識的方式推動永續時尚。Jean也提到,傳統的時尚產業往往依賴線性經濟,造成了大量的浪費和污染。為了改善現況,picupi挑品不僅引入「循環時尚」概念,更推出「穿上改變」計畫,從選材到設計,每一個環節都考慮如何延長產品生命、降低浪費。2020年開始,更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從物流與包裝等細節著手,實踐減碳行動。
Jean 也分享,picupi挑品近期推出的貝殼鈣循環清潔劑系列,是將來自花蓮漁場的回收黃金蜆轉化為有效清潔成分,並以100%消費後再生塑料與再生紙、大豆油墨取代傳統包裝,力求每個細節都做到環保。
她也提到,目前對於美妝行業而言,永續與數位化並行是目前最大的挑戰。透過科技,picupi挑品讓消費者了解每件商品背後的故事,引導大家朝向更負責任的消費模式。「我們希望讓數位化不只是銷售的工具,更是溝通價值的管道。」
把剩食變高訂:Tasteme 創造良食新價值
Tasteme創辦人葉柏軍帶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我們想要的是什麼樣的未來?」隨著全球人口的增加,糧食浪費問題也越來越嚴重。他指出,全球每年約有13億噸食物被浪費,然而實際利用率卻僅占了約三分之二。台灣更是亞洲人均食物浪費最高的國家,每人每年浪費160公斤食物,遠超過亞洲平均水準。
「我們太習慣將剩食當成廚餘,這是舊有的思維。」葉柏軍說道。為了改變這樣的觀念,讓大眾知道「剩食不等於廢棄物,而是尚未被發掘的新價值。」 Tasteme 也提出「良食」概念,重新定義那些即期、外觀瑕疵、或庫存過剩但仍可食用的食材。並透過 APP 平台,整合這些資源,媒合品牌與消費者,讓這些食物以五折以下的價格重新被看見,既不浪費錢,也不浪費地球資源。
不僅如此,Tasteme 更在今年四月啟動「永續社區大使計畫」,邀請 45 歲以上族群參與糧食永續的實踐。「他們或許不知道『永續』是什麼,但他們知道食物不能浪費。」也希望能藉由他們的參與,推動社區教育,讓永續真正落地。正如葉柏軍所說:「當浪費被放在對的位置上,它就不再是浪費,而是另一種品味。」
從劇場出發:國家兩廳院實踐藝術永續的可能
談到劇場與社會及永續的連結,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從一場硬體整修談起。自2016年開始,兩廳院便著手提升各項設施,包含劇場內的輪椅席增加、空間動線優化、無障礙設施升級,這些改變不只是空間上的更新,更是對觀眾定義的重新思考。
有了這樣的理念變化,也讓兩廳院於2018年起,開始推出針對不同身心特質觀眾的友善場次, 包括感官高敏感觀眾設計的「輕鬆自在場」、為視障者加入口述影像的演出。不僅如此,兩廳院也邀請身心障礙者站上舞台演出,以藝術實踐「我們都是不一樣的人,卻可以在同一個場域裡發生連結」。
在環境永續方面,兩廳院也不落人後,不只升級空調、導入節能設備,更將消耗最大量紙資源的宣傳單、節目單、票券等全面數位化。同時也鼓勵觀眾搭乘捷運到劇場看表演,並贈送點數及優惠,將綠色行動融入觀演體驗。劉怡汝說:「我們不只是做環保,而是想讓劇場回應這個時代,成為一個可以被所有人共享的地方。」
美麗與永續共行:L’Oréal 的企業轉型之路
如何在追求美麗的同時實踐永續?台灣萊雅永續長陳家祥分享,從2009年起集團便啟動永續轉型,從產品設計、原料取得、製造到回收,每個環節都全面導入永續思維,並設定2030年達成各項永續KPI、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在2024年 L’Oréal 更連續第九年獲得國際碳揭露平台 CDP「氣候變化、水資源與森林保護」三項 A 級評價,也證明了集團與旗下品牌一直以來對永續的努力成果。
在2022年台灣萊雅就已實現100%使用再生電力,領先全球。水資源方面集團則透過全球工廠導入水循環系統,因考量到該如何與消費者一起節約用水,更推出多款免沖洗產品,也和髮廊配合使用節水科技減少用水,產品設計上更以可追溯、無森林破壞原則為基準,讓每個據點都為在地生態帶來正向影響。
L’Oréal 也不忘讓消費者參與永續行動。不僅使用回收塑膠或生物基材料、紙管設計、美妝補充包,台灣萊雅也積極在台灣推動「愛再生」美妝空瓶回收計劃,邀請消費者一同加入永續生活的行列。最後陳家祥強調,美麗與永續不再是二選一,而是可以同時並行的選擇。
減塑趨勢下的美感與永續,綠色包裝新設計
萊雅集團預計2030年前,要將所有塑膠包裝改為回收再生塑膠,並推行減量(Reduce)、替代(Replace)和可回收(Recycle)設計。近年推出的美妝補充包系列就是為了鼓勵消費者重複使用原瓶,台灣萊雅永續長陳家祥也表示這樣既環保又能省錢。
picupi挑品則強調簡約設計,不使用瓶身印刷和收縮膜,改為裸瓶與可回收紙外盒。創辦人 Jean 也分享,他們的目標是讓回收過程更有效,並推出無金屬彈簧的塑料噴槍,減少拆解難度。她強調,永續設計雖不簡單,但只要用心,總能找到方法減少污染。
從劇場到即期品,延長「生命週期」就是永續關鍵字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分享,劇場產業長年面臨「演完即丟」的問題,也造成大量浪費。因此,兩廳院自2021年開始便在自製節目中實施「道具回收再利用」,也將道具設計為「可折疊、可攜帶、能重複演出」的形式,讓作品能走得更遠、演得更久。
而Tasteme創辦人葉柏軍也試圖扭轉「過期等於浪費」的刻板印象,開始與品牌合作,媒合即期品給需要的消費者,讓「快過期」的商品也能找到新出路。無論是舞台道具還是冰箱裡的三明治,延長使用壽命,就是永續的起點。
永續從改變習慣開始,讓行動變得更簡單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指出,改變習慣是永續推動中最難的一步,舊有的行為模式通常很難被改變。但她相信,只要提供簡單有效的解法,就能激發大眾的行動。以電子票為例,雖然電子票更環保也更有效率,但因為習慣問題,目前OPENTIX售票依舊只有33%的觀眾使用。
picupi挑品創辦人 Jean 也提出,改變習慣是推動永續的關鍵。應該從從改變消費者的行為做起,提倡「買得更好」而非「不要買」,例如挑品的衣櫃2:8法則,鼓勵消費者選擇經典且耐穿的單品,減少浪費。在產業層面,她強調「設計即永續」,透過使用再生材質與易拆解設計,能延長產品使用壽命,減少資源浪費。
如今永續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理想,而是每個人都能實踐的行動。從 L’Oréal、Tasteme、picupi挑品到國家兩廳院等品牌和機構的努力,見證了從小處著手的力量。無論是減少浪費、創新設計,還是更改消費習慣,這些微小的改變都會為地球帶來正向影響。
邀請大家!從今天起一起為地球做一件小事。讓永續不再是一個遙遠的目標,而是我們每一天的生活方式,為我們的未來、為地球帶來更多的希望與美好。
更多潮環保行動,請上:美麗佳人潮環保網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