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旅行

來去長濱走走吧!「台東長濱商圈改造計畫」讓藝術帶你徜徉海洋的懷抱

當藝術帶著自己豐富獨有的色彩走進蘊含人文歷史的場域,會激起怎樣的浪花?台東縣長濱鄉決定率先踏出這一步,除了著手將長濱商圈內的傳統商家重整規劃外,更邀請台灣在地藝術家一同前往長濱鄉挖掘更多的藝術可能性。透過一連串的「長濱商圈改造計畫」,不僅重新美化街區,更透過裝置藝術凸顯商家獨有特色與傳統風情。受邀的六位藝術家巧妙融合不同介質和想法,在各自作品中展現專屬台東長濱鄉的創造力。透過大自然的潮汐作用 匯聚岸上生命力
來去長濱走走吧!「台東長濱商圈改造計畫」讓藝術帶你徜徉海洋的懷抱

透過大自然的潮汐作用 匯聚岸上生命力

「長濱商圈改造計畫」結合東部天然環境特色,將海岸邊的大自然現象-潮汐作用,融入整體主題。以「潮間帶」為核心概念,透過四層波浪的波動,分別代表了長濱鄉的「自然、文化、產業、生活」等四面向;在主視覺上,則將長濱鄉得天獨厚的山海意象代入視覺概念中,以藍、綠兩色作為整體主色調。而海浪的每一層波動則代表了每一次海浪向岸上的拍打,緩緩向岸上凝聚不同生命力與故事,為這座島嶼帶來更多可能性。

長濱商圈
長濱商圈

用色彩與創意渲染東部 長濱商圈蛻變「街道美術館」

如何在距離僅1100公尺左右的長濱街區上展示藝術品與地方特色,成為商圈改造的一大考驗。在地人文結合傳統店家,以「街道美術館」作為發想概念,藝術家與規劃團隊帶給民眾長濱商圈新生機。透過呼應核心概念「潮間帶」,將浪花退去的潮地作為天然水族箱的意象,儼然匯集了多元面貌與人文特色,透過藝術家的藝術裝置創作,帶給每一位來訪的旅人不一樣的長濱。

長濱主視覺
長濱主視覺

鬼頭刀的洄游 為長濱鄉注入新鮮活力

長濱鄉的漁業因黑潮經過而興盛發達,其中以產值最高的洄游魚種「鬼頭刀」最為盛名。沿岸居民因價格廉美,常將鬼頭刀作為贈禮首選,鬼頭刀進而成為居民間聯絡感情的道地家鄉味。藝術家賴冠仲便以鬼頭刀的外型與特徵作為設計概念,將鬼頭刀身上的「藍、黃、綠」色彩與「東部海岸」、「金黃稻浪」和「長濱鄉的金剛山」完美融合,透過造型網排列方式置掛於屋簷高處。抬頭看便能發現,鬼頭刀的頭部朝向長濱街區,尾巴則對向大海,營造出魚類洄游意象,並藉此自然現象傳達希望年輕人回到長濱鄉,將新血注入並活絡長濱。

洄游
洄游

沿著台11線上的海菜 是這片大海的給予

沿著台東台11線一路往下,便會發現沿岸一代居住的是海岸阿美族群。每當進入冬季時節,潮間帶上的礁石便會開始生長出當季特有的海菜,而部落裡的婦女族人「海女」,便會趁著退潮時至採集潮間帶上的海藻,將大自然給予的禮物轉化成一道道美味的料理。藝術家拉飛邵馬透過創作,體現海洋島國的族民與海浪之間的共存性。其雕塑作品「拾海」便呼應了他的創作理念,希望能以此傳達對於海女與海洋之間的感謝之情。

作品 拾海
作品 拾海

長濱街區的日常意象 藉藝術之手注入新生命

作為在地居民和遊客之間的主要幹道,每一天的長濱街區都充滿了各式生活意象,從日常生活大小事、探訪長濱人文特色乃至品嚐美食,所有之於生活的形式都在這條街道上的各角落上演。而團隊也將街道藝術館的核心概念導入藝術家的作品,最大化利用街道間的閒置空間,美化街區的同時為長濱商圈賦予新生命。

四座牆與無數雙手 交織出海洋溫柔的長濱意象

藝術家何彥霖觀察到長濱大街南北入口上的牆面,外觀早已斑駁不堪,希望透過美化改造,將其打造為在地人與外來遊客的打卡地點。透過彩繪牆面的方式,何彥霖選定四座場域的牆面作為長濱碎片和潮間帶的四種分層,將作品「±」的雙手比喻為浪潮、海草、漁夫的雙手,傳達長濱人與海洋之間的溫柔羈絆。而長濱商圈老街上的四件作品,便構成潮間帶的正與負。

何彥霖 正負
何彥霖 正負

報廢機具裡想說的故事 在這一刻活得重生的機會

位於長濱大街北端的商家,外觀為年代已久的屋瓦片古厝。藝術家尼誕.達給伐歷則看重其獨有的磚造建築懷舊感,將長時間堆積的報廢機具與零件導入創作場域,將古厝換上新意象。擅長鋼雕創作的他,透過冰冷堅硬的鋼材,在極具歷史訊息的古厝上詮釋出另種柔情的意象與大自然的脈動。透過重組廢棄農機具的零件原料,這樣的創作訴說著華麗轉身後的故事,所有人又一同在潮間帶中相遇了。

潮間帶的放映室.相聚
潮間帶的放映室.相聚

親訪一趟 來感受你不曾見過的長濱新氣息

裝置藝術創作、新穎想法碰撞,交織出的浪花濺在長濱鄉的每一處,為長濱商圈帶來新的可能性與多樣氣息,但永遠不變的仍是與大自然間的默契和海洋的脈動連結。ReadyGo誠摯邀請您一同踏上東部的旅途,背上行囊親自走訪一趟長濱,感受長濱新生命的可能性。

【 原文於此,本文由ReadyGo提供,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