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IONSHIP愛情慾望

相親,也是邂逅愛情的一種方式

與其一股腦地盲目抵制相親,不如儘早瞭解相親過程中心理變化的幾個階段,更加客觀地去看待相親。
相親,也是邂逅愛情的一種方式

在這篇文章的一開始,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中國古代的情人節有幾個?肯定有很多人會想—農曆七月初七,七夕節不就是中國的情人節嗎?怎麼還問有幾個?在此呢,我就要給大家小小地普及一下歷史文化知識。在古代,儘管飽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習俗影響,但能夠讓青年男女專享的情人節卻不少,一般來說有三個:元宵、上巳、七夕。元宵、七夕自不必贅言,但上巳到底是個什麼節日?其實,上巳就是農曆三月初三,也就是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大會的日子。

古時候,在上巳這一天,平日深藏閨閣的女子們紛紛出遊,她們在河畔嬉戲、賞花踏青,如杜甫在〈麗人行〉中所言:「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而青年男子們也分坐在河的兩岸,在上游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杯飲酒,以〈蘭亭集序〉中所說的「流觴曲水」的方式吸引意中人。如果雙方互有好感,則一起漫步,並以芍藥定情。這種古代相親的景象,就是現在想起來也覺得十分浪漫,充滿詩情畫意。

 

回憶性感,現實淒慘。現如今,各種相親節目異常火爆,各種相親活動受到高度追捧,都說明在這個男愁婚、女愁嫁的時代,相親做為一種無奈卻又直接的戀愛形式,已逐漸被大多數「單身狗」所接受。那麼,相親中的男女到底是怎樣的心理?相親不成功的原因是什麼?怎樣才能從相親走到相愛呢?

 

相親失敗,可能是你心態不對

通常,人們去相親,不是因為難違父母之命,難辭親友好意,就是因為年紀增長,難堪心理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會出現情緒急躁、目的性很強、欲速則不達的不良效果。

德國心理學家曾做過實驗,在給細小的縫衣針穿線時,你越是全神貫注地努力,線越不容易穿入。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為「目的顫抖」或是「穿針心理」,指的是人都有這樣一個弱點:當對某件事情過於重視的時候,心理就會緊張,而一緊張,往往就會出現心跳加速、精力分散、動作失調等不良反應,也就是說人的目的性越強,反而越不容易成功。

另外,還有一部分人認為相親是一種落後的相識方式,在產生感情之前就急於瞭解對方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生活狀況等,沒有情調,也太過勢利。因此,大多數年輕人在被「撮合」去相親時,會抱著排斥的心理對相親對象挑三揀四,不願深交。這樣做不僅浪費了彼此的時間和精力,還進一步滋生了對談戀愛的抵觸情緒,陷入了「找不到─不去找」的惡性循環。

 

有一位三十多歲還單身的女學員就曾特別苦惱地向我抱怨:「玲瓏姐,我討厭相親,我的愛情不應該是這樣。相親讓我感覺自己像是貨物,被人挑來挑去,太沒尊嚴了。兩個成年人,為了有目的的談戀愛而湊在一起,講一些言不由衷的話,簡直太沒有意思了。這讓好不容易打破傳統觀念、追求婚戀自由的我,瞬間又有了一種被迫接受婚姻的感覺,我真是心有不甘。」

看到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與其一股腦地盲目抵制相親,不如儘早瞭解相親過程中心理變化的幾個階段,更加客觀地去看待相親。正在經歷或準備相親的女孩子們,從心理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本能抗拒。認為相親太封建,侵犯了愛情在自己心中的神聖地位。

第二階段:勉強接受。迫於各種壓力,屈服於事實,一開始相親時會感覺低於預期,並在沮喪中不斷地調整自己。

第三階段:越挫越勇。在多次相親失敗的打擊下,開始變得焦慮,凡是有與自己條件大致相當的,幾乎來者不拒。

第四階段:淡定自若。接受了相親也是獲得愛情的一種形式,心理進入平靜狀態,泰然對待相親。

如果女人們能瞭解相親的心理變化四階段,是不是可以改變心態,更理智地去面對相親呢?

 

本文節錄:《掰掰戀愛腦》一書,時報出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玲瓏姐

中國教育學碩士,中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曾就職於世界前五百強外企和985高校。

現為中國戀愛成長學會專家合夥人、明星諮詢師,中國喜馬拉雅FM《愛的心智修煉》專欄作家。

擁有五年情感諮詢經驗,對兩性情感、戀愛心理學有深入研究。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