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美體健康

腰痠背痛別輕忽,骨質疏鬆會致命!「這年齡」是關鍵~7大原因女性易骨鬆 3招預防可延緩13年

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指出,全球約有2億的婦女患有骨質疏鬆症狀,且女性更年期後骨質流失加速,每3名就有1人因骨質疏鬆症而骨折。國內65歲以上女性,高達半數都有骨質疏鬆症狀的問題,50歲停經後就更要特別留意原因。

採訪撰文/郭享勳 Edit/Rice Photo/pixabay.com、unsplash.com

腰痠背痛別輕忽,骨質疏鬆會致命!「這年齡」是關鍵~7大原因女性易骨鬆 3招預防可延緩13年


諮詢專家/台灣楓城骨科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學院骨科教授暨台大醫院骨科部主任楊榮森

骨質疏鬆症有「無聲無息的沉默殺手」之稱。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骨質疏鬆症是全身性骨骼代謝異常疾病,導致骨質流失及骨密度下降;經年累月後,使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中空疏鬆的孔隙,造成骨骼結構變得脆弱。

65歲以上婦女 每2人有1人骨鬆

根據國健署「2015-201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國內50歲以上民眾,女性骨質疏鬆症者比例高於男性。換算之下,相當於65歲以上婦女,每2人有1人罹患骨質疏鬆症。

7大原因 女性容易罹患骨鬆

根據文獻統計,65歲以上老年人,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比率為16%,其中高達80%是女性。

1.停經

人體的骨質密度在20~30歲達到最高峰,隨著年齡逐漸增加,每年骨質流失0.3~0.5%尤其女性天生骨質密度比男性低;而女性停經後,因為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動情激素無法抑制鈣質流失,小腸吸收鈣質能力降低,骨質就會加速大量流失。一般來說,50歲停經後骨質流失加速,每年減少1~3%,更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

另外,例如:罹患卵巢囊腫、巧克力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癌患及子宮內膜癌者,可能需要切除卵巢;或是卵巢早衰的病患,骨質疏鬆的發生率較一般婦女高,也比較嚴重。

2.骨鬆、骨折家族史

遺傳是骨質疏鬆症重要因子之一,尤其是來自母系的遺傳基因。根據文獻統計,如果父母都有骨鬆病史,子女罹患骨鬆的機率是一般人4倍;若是父母僅有一方有骨鬆病史者,子女患骨鬆機會則比常人多出2倍,且可追溯到祖父母輩。另外,身材體格特別矮小、BMI小於18的女性,罹患骨鬆的機率也比較高。

3.其他疾病

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免疫疾病的病患,由於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而發炎性細胞激素上升,容易引起骨頭的蝕骨細胞活性增加,造成直接骨質流失、骨密度下降;加上長期使用類固醇治療的副作用,更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及骨折,且多數病患為年輕女性。另外,糖尿病 甲狀腺、副甲狀腺疾病患,也比較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

4.鈣質攝取不足

根據國民營養調查顯示,19~64歲國人,有高達81~97%以上鈣質攝取不足,男女平均鈣質攝取量分別為611mg及563mg,僅達建議量的50~70%,成人每日鈣攝取量應為1000mg。

正常情況下,人體會從骨骼中吸取鈣質,維持正常血鈣濃度,當血鈣濃度到達一定數值,多餘的鈣質儲存於骨骼,如果血鈣濃度太低時,骨骼釋出鈣質立即補充。當鈣質攝取不足時,蝕骨細胞會促進骨骼分解,釋放鈣質進入血液以維持血鈣穩定;長久下來,骨鈣會逐漸流失,最終導致骨質疏鬆症、骨折。

5.補充鈣質中斷

一項調查發現,35%國人沒有補鈣習慣,而每4名習慣補鈣者中,僅有1人持續補充時間不到半年。研究發現,40歲以上族群補鈣2年後中斷補鈣,20個月後骨質密度會回到初始狀態。

換句話說,原本有補鈣習慣者中斷補鈣時,會因為血鈣濃度需求,從骨頭釋出大量鈣質到血液中維持平衡,造成骨密度急速下降;而長期反覆補鈣又中斷,會加速骨骼中鈣質的代謝,骨質密度下降速度高於沒有補鈣習慣的人。

6.缺少運動習慣

根據國健署「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結果發現,60歲以上罹患骨質疏鬆症的女性,高達近4成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研究顯示,運動會影響骨骼正常代謝功能,有規律運動者的骨質流失較少、骨質存量較高;且戶外運動時,陽光能使體內合成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

7.吸菸飲酒習慣

吸菸及飲酒都是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破壞骨骼結構,導致骨骼代謝異常,造成骨質密度減少。研究顯示,吸菸者比未吸菸者,每年骨質流失多0.2%;而有飲酒習慣者,引起骨質疏鬆症併發骨折的機率,高出一般人的2~3倍。

腰痠背痛要留意 骨質疏鬆也會致命

國外研究發現,骨質疏鬆是造成健康餘命縮短的第2名。骨質疏鬆症早期大多沒有明顯的症狀,最常主訴的問題就是全身痠痛、腰痠背痛,尤其是停經後要特別注意。

如何自我判斷是否有骨鬆?

骨質疏鬆症病患可能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等外觀變化,如果後腦與牆壁距離逾3公分,以及褲腰與肋骨溝距離小於2公分,就是可能是骨質疏鬆的徵兆。

一旦發生骨質疏鬆,代表骨骼無法再負擔全身的重量,當不小心外力碰撞、跌倒,甚至彎腰、拿重物,就可能造成骨折。臨床上,最常發生骨折的部位為脊椎骨、大腿骨(股骨)、手腕骨,其中又以髖關節骨折最為致命。

根據中華民國骨鬆症學會最新統計,國內髖關節骨折發生率是亞洲第一,有「骨折王國」之稱,去年就有近4萬5000人發生,且2成病患可能在一年內死亡。

骨折中以髖關節骨折最為嚴重,不但會影響生活品質,更可能造成死亡。根據文獻統計顯示,40%以上的髖關節骨折病患,必須依賴他人生活;25%在一年內無法行走;甚至10~25%的病患因長期臥床,可能會在一年內死亡。

延伸閱讀

高風險族群 應定期骨鬆檢查

診斷骨質疏鬆症需要接受骨鬆檢查,以專業的骨質密度測定儀「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評估骨質密度及骨折風險,建議65歲以上婦女及曾經發生骨折者,定期進行骨密度追蹤檢查。

根據WHO的骨質疏鬆症診斷標準,以骨質密度T值(T-score)為評估,且T值的負數值越大,代表骨質疏鬆症越嚴重:

T值介於+1及-1間:代表骨質密度正常或骨質健康。
T值介於-1與-2.5之間:代表骨質密度低,骨質疏鬆症風險較高。
T值小於-2.5:代表罹患骨質疏鬆症,骨折風險較高。

3招預防骨鬆上身

根據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報告顯示,年輕時期多增加10%的骨密度,骨質疏鬆症可延緩13年發生。

1.攝取高鈣食物:如全穀、深色蔬菜、傳統豆腐、黑芝麻及小魚乾,以及鮮奶、優格、起司乳製品,而鈣片一天不要超過1500毫克。
2. 荷重運動:每星期3次、一次至少30分鐘的對抗地心引力的運動,可增加骨質密度及強健肌肉,如健走、慢跑、爬樓梯、重量訓練。
3.適度曬太陽:每天曬太陽10分鐘,就能幫助體內合成維生素D,促進小腸吸收鈣質,建議時間為每天上午10時前或下午2時後。

延伸閱讀


免責聲明:肌膚保養品使用後狀況會依個人使用方法及肌膚狀況而有所不同,並請配合正確使用方法。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