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美體健康
方基墨生前勇抗咽喉癌失聲!醫揭9大咽喉癌高風險族群 1徵兆恐是罹癌警訊
by 美麗佳人編輯部-更新
採訪撰文/郭岳潭 Edit/Rice Photo/Getty

專業諮詢/中山醫院天明細胞治療中心主任暨血液科主治醫師賴基銘
方基墨在2015年時,診斷出罹患喉癌,也因為氣管切開手術,加上化療的過程,使得方基墨的健康大不如前。後來,他透過人工智慧技術重建聲音,並推出個人紀錄片《VAL》,感動全球無數影迷,掀起一陣熱烈迴響。咽喉癌究竟為何找上門?術後是否一定會失聲?又有哪些方法可以預防?一起揭開咽喉癌的危險真相。
咽喉癌好發中年男性,發生率排名第17位
中山醫院天明細胞治療中心主任暨血液科主治醫師賴基銘指出,根據國民健康署2022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新診斷咽喉癌病例共計743人,其中男性704人,女性39人,男女發病比例約為18:1,顯示男性罹患咽喉癌的比例遠高於女性。
咽喉癌在所有癌症中不算高發生率,在台灣癌症發生率排名於男性為第17位、女性為第34位;死亡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18位、女性為第36位,當年死因為咽喉者共計244人。
這些壞習慣,當心咽喉癌上身
賴基銘表示,咽喉癌在耳鼻喉科領域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好發機率僅次於口腔癌、鼻咽癌、甲狀腺癌,好發於40至60歲族群,其中以男性為主,尤其是長期吸菸、飲酒的中年男性,是不可忽視的高風險族群。根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吸菸者罹患咽喉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6倍;而經常飲酒者的風險也高出2至5倍。
「長期吸菸和過量飲酒,是導致咽喉癌的主要原因。」賴基銘強調,香菸燃燒時產生的焦油和其他致癌物質會直接損害喉部黏膜,導致細胞異常增生,進而可能演變為癌症,酒精則會對喉部組織造成刺激和損傷,並與吸菸產生協同作用,顯著增加罹患咽喉癌的風險,如果同時又有嚼食檳榔的習慣,其致癌風險會大幅提高。
其他的咽喉癌危險因子,還有曾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疱疹病毒,或是工作環境長期暴露於特定化學物質的環境中,如環芳香碳氫化合物、甲醛、殺蟲劑、紡織、皮革纖維、鎳、鉻和石棉等,這些物質對喉部黏膜具有慢性刺激作用,可能導致細胞變異,增加咽喉癌的風險。
賴基銘提到,日常飲食缺乏蔬菜、水果,以及過量攝取鹽、紅肉和加工肉品,或是長期食用醃製食物,如鹹魚,可能與咽喉癌風險增加有關。另外,胃食道逆流可能導致胃酸逆流至喉部,對黏膜造成刺激,增加癌變風險。此外,不良的口腔衛生、牙齒問題和慢性口腔炎症,也可能與咽喉癌有關。
莫名聲音沙啞,逾2周要提高警覺
賴基銘說明,咽喉癌的症狀會隨著病程進展而變化,初期往往不明顯,容易與一般喉嚨不適混淆,早期最常見的表現是聲音沙啞或聲音改變,尤其是持續2星期以上,但並非由感冒或喉嚨發炎等呼吸道感染所引起,就應提高警覺有可能是腫瘤已影響聲帶活動,許多患者因此錯過了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
病程進展至中期後,隨著腫瘤擴大、侵犯周圍組織,症狀會變得明顯且多元,患者的聲音變得越來越低沉或沙啞聲音,還會伴隨喉嚨疼痛、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進食經常嗆到,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持續咳嗽、甚至咳血痰,呼吸也可能出現雜音或喘鳴。此外,若腫瘤轉移至頸部淋巴結,會摸到無痛性的腫塊。
到了晚期,症狀更加嚴重且影響生活品質,患者可能出現劇烈喉嚨疼痛,甚至疼痛延伸至耳朵,且腫瘤持續變大可能造成喉嚨狹窄,引發明顯的呼吸困難,甚至窒息,部分患者必須緊急進行氣切手術,才能維持呼吸道通暢,嚴重吞嚥障礙更可能導致營養不良,而體重急速下降。
咽喉癌可分為聲門癌、聲門上癌、聲門下癌,治療方式有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及合併治療。賴基銘表示,第1、2期咽喉癌以放射線治療或部分喉切除術為主,早期階段往往能達到根除效果,治癒率可達90~95%,透過喉顯微手術局部切除,可保留聲帶和喉部功能,對聲音影響較小。
第3、4期晚期咽喉癌,腫瘤已擴散則採取合併療法,除了針對喉部原發病灶進行全喉切除術,同時合併頸部淋巴轉移施行頸部淋巴結廓清術,並考慮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輔助,以提高手術或放療的效果。對於復發或轉移病患,也有標靶藥物、免疫藥物可使用,提高存活率。
咽喉癌一定會失聲?3方法重新開口說話
要注意的是,咽喉癌病患一旦接受全喉切除術,並進行氣管造口,即便仍可由口進食,依賴氣管造口呼吸及咳嗽;然而,手術不可避免帶來不同程度的發聲功能喪失,病患術後無法正常講話,造成生活品質受到重大衝擊。
針對術後失聲的問題,病患可透過語言復健重新開始說話,主要運用咽喉與食道肌肉黏膜的震動,來形成新的聲門發聲,像是學習食道語或利用人工發聲器發聲。
食道語是由語言治療師指導病患學習的發聲方式,病患需先將空氣嚥入食道,再藉由腹部施壓將空氣排出,當空氣通過下咽與食道交界處時,藉著該處肌肉與黏膜的震動,形成新的聲門進而產生聲音。
一般而言,學習食道語約3個月,即可發出簡短3字句,持續練習10個月後,多數病患可逐步恢復流利談話的能力;但仍有約一半的病患,因各種因素無法順利學成,此時則可考慮改用人工發聲器協助發聲。
至於無法適應人工發聲器的病患,目前也有其他重建聲音的方式,例如透過聲音顯微重建手術,將腸道或大腿皮瓣移植至喉部位置,重建新的食道和聲道結構,讓失去喉嚨的病人恢復講話的能力,進一步幫助重返原本的生活軌道。
延伸閱讀:
- 「蝙蝠俠」方基墨過世享壽65歲!曾罹患喉癌失聲、2022年《捍衛戰士》成遺作
- 徐若瑄驚傳罹患甲狀腺癌,甲狀腺疾病女性發生率高5~7倍!「這類」女性更要小心
- 江蕙抗癌9年、徐若瑄甲狀腺癌、方文琳食道癌、最近逝世的魚夫罹患肝癌…防癌飲食新風潮—「全食飲」飲食法,讓你健康與美味間不必抉擇、滿足所營養高標者的需求
免責聲明:肌膚保養品使用後狀況會依個人使用方法及肌膚狀況而有所不同,並請配合正確使用方法。